老掌櫃的一聽,急忙用儲存人參的專用盒子裝了起來。

然後,老掌櫃舒了一口氣,叫大掌櫃去準備銀票,林妙又要求其中的3000兩直接要換成金子。

一個藥店,就算是府城第一大藥店,這麼多銀票也得籌集一下。

過了得有半個時辰,林妙都懷疑店家是不是心存歹意了,她怕有詐,一口茶都沒敢喝,老掌櫃似乎也明白她的顧慮,只稍微讓了讓,看她不喝就沒再強求,在她的千呼萬喚中,大掌櫃終於帶著金子和銀票回來了。

林妙一看還是大通錢莊的銀票,她把手裡原來的銀票拿出來仔細比對,看著應該沒問題,數了數,2800兩一分不少,又檢查金條,也是都有專用的“足金”印,原主沒有這方面的記憶,但她查過,古代的金條也是有“鋼印”的,一般含量也是99-90,她還用自已的大力把金條挨個折斷看了裡面,手感沒什麼問題,裡面沒有夾芯,才放心把300兩金子和銀票都放進包袱中,又放在手中的小籃子裡,順手收進空間。空間只有1立方米,她一直也不敢亂放東西,只有應急的幾個小物品。

大掌櫃和老掌櫃的看她那大力氣,金子都能輕易折斷,心裡說乖乖,怪不得一個女人敢一個人出來賣人參,不是一般人啊,所以,老話說的,敢行險事的獨身女子和小孩,都不能惹。

老掌櫃看她是個有本事的,也想交好她,就說道:“這位夫人,正常銀換金雖說是10兩換一兩,要是去鋪子兌換,是要100兩扣2兩費用的,我們就當交您個朋友,再有稀罕東西,都送這來,價格肯定給到你滿意。也不僅僅是藥材,稀罕的東西都行,咱東家人面廣,不會虧了你的。”

林妙不置可否的答應了一聲,道了聲以後有機會再來,就出了藥堂。

林妙一邊走,一邊觀察後面,看有沒有尾隨自已的。

看了會兒,沒有什麼發現,她就拐進了一家成衣鋪子,買了兩身衣服,換了行頭,又重新梳了髮型,把自已上次在縣城買的細銀簪子和一朵珠花插在顯眼位置,然後其它東西放在籃子裡,這才出了成衣鋪子。

其實她不知道,在她走後,藥店內的一番對話。

大掌櫃的不解地問老掌櫃:“叔,這後面這隻參,有什麼說頭嗎?我這看著,還是沒看懂啊。”

老掌櫃美滋滋地喝著茶:“你這小子,是不是覺得我給高了又不好說?”

大掌櫃的嘿嘿地笑:“叔,我這見識,哪裡敢在您面前胡亂質疑,這不是等那婦人走了,才來請教您嗎?”

老掌櫃露出得意的表情:“倒也不怪你沒眼力,只是你沒有經歷過啊。”

大掌櫃的急忙給老掌櫃的續上茶,聽他說下去:“這隻參,確實也就是150年左右,重量也沒比50多年那隻重多少,這人參啊,可不是按著年份不停長大的,但你看這隻參,它的外形與人形無異就不說了,你看看這光澤,像玉石一樣清透,參香中透著清甜,聞之讓人心神一振。雖說100多年的參,一般給價是2000-3000兩,但這只不一樣,這是吸了天地精華的參,我年輕的時候,有幸曾跟著主子見過一次這樣的參,那真是人只要有口氣,它就能給你吊著命的。太醫院還用這參救過一位皇子的命,後來,那進獻人參的人,也是升了二品官,就是當今的禮部尚書大人.....後來,剩下不多了,怕放久了失去藥效,那參被一個煉藥大家做成了救命的丹藥,每一顆丹藥都用蠟丸封著的。這就是咱們大禹朝神秘的保全丸,那可是千金也求不來一顆的,聖上要是賞下一顆,到誰家那都得當成傳家寶,你說這值不值5000兩?”

老掌櫃說著,聲音都帶著得意。

大掌櫃的忙點頭:“這麼說,咱這是撿著了?”

老掌櫃的冷哼一聲:“這人參,要是我沒看打眼,可不是幾千兩銀子能買的,那是萬金難求。你也別覺得我佔了那婦人的便宜,她這樣的身份,要不是遇上咱們這樣心善的,小兒捧金過市,有沒有命能留下都不知道,這可不止是銀錢的問題,它還可能是一場潑天的富貴。你趕緊去安排車馬,我要去都城,親自交給主子,你在這裡,估摸也待不久囉。”

大掌櫃的滿臉欣喜,看來自已馬上能去都城了。

林妙.......還好沒聽到。

要是她在這就得猜想:老掌櫃說的這人參,是不是那種低階靈藥?

她現在手裡有300兩金子,在古代,金銀比例是10,花金子和現代比不划算,她是不打算花的,銀票2800+400兩,現銀不到200兩,還有一些銅板。

林妙拐了幾個地方,沒有發現跟蹤的人,就在府城逛了起來,買了些縣城少見的東西,又備了些吃食,在沒人的地方存進空間。

中午找了個大的酒樓,要了個單間,安心地吃了頓飯,然後就從大通錢莊的幾家分店中,分開取出了3200兩銀子。

這大通錢莊和現代的銀行有點像,不同的地方都有分號,在府城就有4家分號,如果不分開取,那重量和體積可是太扎眼了,為了免去麻煩,林妙寧可多走幾個地方,反正她體力好,就當逛街了。

取完了銀子,全收到空間裡,林妙終於舒了一口氣。

好不容易來一次省城,她逛累了,找了一家比較大的酒樓,在大廳找了個角落的位置,點了三菜一湯,開始一邊品嚐美食,一邊聽人聊八卦。

一桌一桌的食客,各色人情事故,酒樓男子多,但也有女子,林妙在這吃飯,雖有點顯眼,倒也不算過份,畢竟是大城市了,沒那麼多人關心別人的事。

這生活也挺有意思的。

這時,她不遠處一桌,坐下了4個年輕的男子。

這幾人一看就是有些少年意氣,一邊飲酒,一邊生氣地討論著一件事。

知府大人的小舅子,又又又強搶民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