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名貴金銀玉器珊瑚古董的自是不必說,稀罕奇珍異寶的更是少不到哪裡去。

外人送的壽禮拼的是一個珍貴和稀奇,侯府眾小輩們比的就是心意。

親手抄寫的供奉過後的佛經、各種佛寺求的沉香手串、有價無市的福壽香......

其中最出眾的還要屬蘇清卿送的百花獻壽屏風。

是先描了百花獻壽圖的樣子,再一針針的親手繡上去的——

整幅屏風由將近百種花卉組成了一個壽字,氣勢磅礴、遒勁有力,字中百花爭豔,繡技之高超彷彿讓人真的瞧見了那百花爭豔的景象。

陽光斜斜的灑下,屏風上泛起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竟引了幾隻蝴蝶停留,在百花間久久流連不去,彷彿和屏風融為了一體一般。

眾賓客不禁驚歎出聲,紛紛誇讚起了蘇清卿。

“我剛剛心裡還在想,這屏風上的百花繡的和真的一般,為何三小姐沒繡上幾隻蝴蝶,原來這蝴蝶自已被吸引了過來,真真巧思。”

“定國侯府的這位三小姐離京多年,僅僅用這一手的繡技就把眾人給鎮住了,小小年紀卻當真是不能讓人小瞧。”

“不愧是侯府嫡出的小姐,個個都出類拔萃。”

“我剛剛瞧了,這位三小姐可不僅是繡技出色,那張臉可真是惑人,再過幾年更不知長成了何等的禍水模樣。”

“這話聽著不像是夸人的,再說了,就算長的再出色也和咱們沒關係,這位三小姐可早就定下了婚約。”

“侯府除了長房的這位三小姐外,其他的人不是還沒聽著說有訊息嗎?排在三小姐前面的那幾個可都快及笄了,到時候上門提親求娶的肯定把侯府的門都踏破了。”

“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在場的有不少勳貴人家這次抱著這樣的目的來的人可不少。”

“也不知道這幾位小姐最終的姻緣都會落到哪家裡去?”

“而且莫說是嫡出了,就算是庶出也有人惦記著呢,夠不著嫡出的小姐們,這庶出的姑娘也和侯府有關係不是?聽說定國侯府的庶出姑娘教養也是極好的。”

“這話我倒是不信了,端王府那位就是侯府出來的庶出姑娘,那你瞧瞧她那個樣子?哪裡有半點像是定國侯府的人?”

“不能以偏概全嘛,那位寧御史的夫人不也是侯府的庶出姑娘嗎?還和端王府的那位是同胞姐妹,但人家在盛京中貴婦的名聲可好著呢,教養出來的孩子也都十分出色。”

“可不是嘛,所以說為自家兒子求娶的時候就要擦亮眼睛好好瞧了,有好的就有不好的。”

......

這些話,當然都是私下和相熟的人小聲議論的,哪有當著定國侯府的面議論人家小姐和姑娘的道理?

蘇清卿等人面對投來的各種隱晦的打量目光,都八風不動的穩穩坐著。

只除了兩個人,蘇芷柔和蘇知拂。

蘇知拂今日是被蘇禾偷偷放出來的,匆忙間來參加壽宴什麼也沒準備,但幸好有惜花替她送上了一份禮,是蘇清卿為她準備的。

是一幅手寫的百福圖,說是蘇清卿原本備好的壽禮,後來瞧著百花獻壽寓意更好,就改了。

那幅百福圖因著字寫的極其出色,也被不少人誇獎了一番。

而蘇知拂在一聲聲的誇讚中,真的把那幅百福圖當成了自已送的一樣,臉上的喜色和驕傲都有些遮掩不住了——

她果然還是女主命!壽宴出風頭這樣的劇情合該是她的!

而蘇芷柔今日恰巧不巧的送的也是一幅百福圖,但她的百福圖是繡出來的。

前世她的百福圖繡了許久卻在壽宴這日被蘇清卿壓了一頭,重生回來後她特意讓姨娘偷偷找了技藝精湛的繡娘,繡出來這一幅百福圖。

為的就是搶過蘇清卿的風頭。

卻沒想到就算是繡娘也沒比過蘇清卿。

這也就罷了,畢竟前世蘇芷柔已經輸過一次了,知道蘇清卿有著這一手驚豔的繡功。

但蘇知拂送上的那幅百福圖又算什麼?憑什麼硬生生的壓她一頭?

因為那幅百福圖,蘇芷柔的壽禮都變得黯淡了起來。

蘇知拂那副小人得志的樣子做出來給誰看?當真是不懂得收斂。

別以為她不知道那幅字一瞧就是三妹妹的,她還真當那百福圖是她寫的不成了?

她也配!

也就騙一騙那些不知情的賓客罷了。

蘇芷柔保養得當的指甲都險些被她掐斷,若不是為了侯府的聲譽,她定是第一個拆穿這個不要臉的!

今日這樣大的場面她不好與蘇知拂撕破臉,但等今日過後,看她怎麼和蘇知拂算賬!

蘇清卿夾了一筷子鮮筍片,垂眸遮掩住了眼中的淡淡笑意,嗯,今日這廚子的手藝當真不錯。

壽宴快要結束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宮中來人送了給老侯夫人的賀禮,依著定國侯府的地位,這本算不得什麼興師動眾的大事。

興師動眾的是來送賀禮的人——

除了在在雲夢澤的六皇子景王之外,其他的幾位皇子一個不落的全都來了。

這下不止是眾多賓客震驚了,就連定國侯府的人也都被驚著了,皇上這是什麼意思?

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皇子們來了,定國侯府是萬萬不能怠慢的。

只有蘇清卿知道是為何,看來她之前放出去的訊息已經讓他們都按耐不住了啊。

大皇子蕭文軒,皇貴妃之子,今年二十二歲,為人良善,心性敦厚,身為長子卻並無野心,前世死於蕭思衡之手。

二皇子蕭玄燁,皇后長子,被封為太子,與蕭文軒同齡卻要小上三個月,學識淵博喜歡結交文人,在朝中風評極好。

但好男色,私下豢養私奴,押玩取樂。

前世膽大包天私下強迫了太清學院的學子,卻未料到那學子性子剛烈,殿選之時自絕於金鑾殿前,被其他皇子藉此聯手將其逼下了太子之位。

於府中閉門思過時,被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