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只是在書房中練字時寫過一些,哪個吃裡扒外的侍女給說了出去,等下回去得好好整頓一下,漏風得太厲害了。

看著李泰那慈祥中夾雜著認真的眼神,長孫淹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四舅,外甥胸無點墨,只此一首。”

見長孫淹說得好笑,李泰哈哈大笑,少頃,答應了長孫淹,“好,就一首,來人啊,上筆墨。”

很快便有侍女,將上好筆墨,連桌子一起,送了過來。

那些還沒有走的文臣,都好奇看向這邊。

有些認識長孫淹,更是起身,好奇走到長孫淹身邊。

這些人裡,有長孫淹見過的,孔家第三十二代孫,祭酒孔穎達。

其他人也都是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

一時間,聚集過來的文臣,人數已破兩位數。

長孫淹忙起身跟眾人見禮。

輩份小,就是麻煩,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是長孫淹叔伯爺爺輩,一個個叫過去,就花費了半天。

好不容易見完禮,長孫淹這才定定神,執筆開始謄寫。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出的呢,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以情喻景,觸景生情。

“好字,好詩,當傳千古。”孫穎達摸著鬍鬚,率先讚賞道。

今天,長孫淹沒再用趙體,而是用的瘦金體,字型偏瘦,瘦而有力,別具一格。

李泰看著長孫淹,不由得痴了。

他在他阿耶那看過長孫淹作品,那字型,讓他心喜,如果不是放在他阿耶那,他都想搶來收藏。

至於什麼婢女所說,他自是不信。

今天想讓長孫淹寫一首,也只是想著好與不好,當書法收藏。

誰知今天,長孫淹所寫,竟是另一種字型,兩種字型之間,截然不同,卻又一樣的吸引人。

喜歡嗎?當然喜歡。

不等孫穎達下手,李泰已讓人將浮墨小心沾去,收到後堂去了。

“殿下,不可獨取,須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啊。”

“老師如想看,可來我魏王府。”

想要他吞進去的,拿出來,怎麼可能。

反正你看可以看,去我府邸,別的,想都別想。

孔穎達懊惱的扼腕嘆息,感嘆自已下手太慢,竟讓那魏王搶了先。

與孔穎達一樣心思的,還有其它眾大臣,包括一些世家官宦。

相比孔穎達,這些人才真正的愛書法,喜歡文學的人。

面對魏王,眾人無話可說,更不敢說搶。

雖說收得快,但那詩句,早已被眾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有人復抄後,送上高臺,由專人傳頌。

一時間,長孫淹之名,響徹詩會,被一眾文人記在心裡。

這不是第一次聽長孫淹名字,上一次的和王斷句仍未消,現在又來一首經典詩作。

有了孔穎達這位孔家後人背書,何人再敢置喙。

就算再嫉妒,也只能在心裡,不敢宣之而口。

長孫淹果然上榜,還被孔穎達等人,評為一等。

就像他說的,後面他再沒上場。見長孫淹不上場,詩會里所有文人,心中不由一鬆。

有這麼一位,一出手就成經典,要再加入他們當中,一起比拼,哪還有他們出頭的份,這種人,純粹是破壞規則,甚至是超出規則 的存在,不參加最好。

三局過後,第一名被上官傑拿下,不愧是長安第一才子。

可所有人都知道,上官傑不是第一名,實際第一名,是長孫淹,皇家中人。

皇家出了一位大才子,被許多人所稱頌,也讓知道此訊息的李世民,大笑了三天。

皇家不缺將軍,更不缺士大夫,可缺一位能夠壓服文人的大文人。

顯然在大家心中,經詩會一事,這個名頭已被冠在長孫淹頭上。

當得知這個訊息,郡王府連慶三天,唯有長孫淹暗底裡哭笑不得。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長孫淹能有什麼才,要論英語,或許可以當仁不讓,但要論文采,他,不夠格。

這次過後,長孫淹更宅了,輕易不會出府。

他不出府,並不代表沒人惦記他。

自打那以後,郡王府門前,多了很多遞拜帖的文人。

自曹丕開啟九品中正制開始,士族就包攬了所有職位,到了唐朝,雖說自隋開始,寒門有了進身之階,就是科舉,可大多時候,還是舉薦制。

遞詩,讓大人物成為自已座師,也是一條上階路。

這些學子打的什麼主意,長孫淹當然懂,也不可能去接。

無心朝堂的人,接了,那不成了害人。

所以,不管門前如何,長孫淹從未接過誰的拜帖,一心待在府裡,當他的宅男。

漸漸地,人們發現長孫淹無意收學生,也就絕了心思。

但那只是人少了,可沒說是絕跡,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名聲在這放著。

這些人裡,有真正佩服長孫淹才學的學子,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能拜長孫淹為師的機會。

“怎麼樣,人都走了嗎?”

侍女小宣回道,“沒呢,還有三人,等在王府門口。”

長孫淹搖搖頭,暗道,這些人還真不死心。

“你去看看,登記一下,就說我有時候,會見他們的。”

“還有,這麼冷的天,給他些熱水,暖暖身子,別凍到受寒。”

“喏。”

小宣出去安排去了,院子裡,只剩下長孫淹。

一直待在府裡,長孫淹總感覺自已忘了什麼,有事沒做。

直到看著小宣出去的倩影,才突然想起了什麼。

“來人啊,備車,我要進宮。”

長孫淹坐著馬車,穿過大街,經玄武門,進入皇宮太極殿。

一處偏殿門口,長孫淹見到李世民身邊一位隨侍公公,攔住了他。

“王公公,您有沒有看見我母親?”

“長公主就在偏殿,需要我幫你通報嗎?”

“不用,我自已進去就是。謝謝公公。”

進自已母親房間,長孫淹沒覺得自已還需要報備,在門上象徵性敲三下後,推門走了進去。

“淹見過母親。”

長樂公主見到是兒子,笑著招手,道,“是你呀,正念叨著,你就來了。快進來。”

長孫淹左右環視一圈,沒見其它人身影,這才上前問道,“母親,聽人說您給我定了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