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見皇帝,丟擲斷句法
詩仙身份被婢女曝光了 李子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太極宮立政殿,長孫淹見到了歷史有名的一對夫婦,唐太宗和長孫賢皇后。
見到進來的母子倆,長孫皇后臉上露出了笑容,馬上招手,讓兩人過去。
反觀李世民,臉上雖笑,看著長孫淹卻是暗中皺眉。
“長樂見過阿耶,見過母后。”
“淹兒拜見祖父,拜見祖母。”
(稱呼對不對,別糾結,反正是半架空,聽個聲得了)
“你們來了,這裡有剛出的桂花糕,都來試試。”
九月至十月,正是桂花盛開時,長安有製作桂花糕的傳統。
有宮女取來桂花糕,放在兩人身前。
放過長孫皇后,長孫淹好奇拿起一塊,放進嘴裡,卻差點吐出來,太甜了。
不只是太甜,其中還夾雜著一絲怪味。
長孫淹想起,現在製作糕點的,用的是種叫糖霜的東西,帶有雜質,想必那怪味,就來源於此。
長孫淹跪坐在地,沒有插話,靜靜聽著三人閒聊。
歷史上,長樂身為長公主,並非李世民最大女兒,卻能得最高恩寵,多半來自長孫皇后。
嫡女與庶女,有很大區別,不論是待遇,還是地位上,都天差地別。
聊天中,長樂公主彷彿回到兒時,與父母親嬉鬧時,顯得嬌俏而有點可愛,這讓一旁的長孫淹,對長樂公主刮目相看。
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糕點,長孫淹眼角餘光,不停打量這對夫婦。
李世民如今已年過五十,頜下長鬚一尺來長,面如冠玉,想來年輕時,也是一位大帥哥,雖坐在那裡,仍散發出帝威。
至於長孫皇后,與長樂公主母女倆,長得有八分像,得益於保養得當,只見到幾絲魚尾紋,貌若三十許,徐娘半老。
長孫淹的打量目光,全被李世民看在眼裡。
“淹兒,最近你在府裡,是否有做功課?跟皇祖父說說。”
長孫淹心中一驚,對李世民向自已發問,有點措不及防。
忙低頭躬身應道,“回皇祖父,淹有讀,不過才學不濟,所獲有限,不敢擾祖父清耳。”
讓他去讀《大學》,讀四書五經,豈不是要了他命。
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致,不由問道,“哦,有所獲就好,不如你把你讀書所得,說出來給朕聽聽。”
心頭一恃,自已只是隨口一說,李世民怎麼還當真了,這可怎麼辦?
但上位要問,身為後輩,長孫淹不能不答。
回想記憶中關於四書五經的印象,長孫淹心頭一動,找宮女要來紙筆,沾墨寫就,呈到李世民身前。
“皇祖父,請看淹兒所寫,以現在斷句方式,該如何讀呢?”
李世民一愣,自已只是考校,沒成想,被長孫淹反問,不由搖頭失笑。
不待李世民出聲訓斥,一旁的長孫皇后,出來打起圓場。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吧?”
長孫淹一笑,搖頭道,“回祖母,孫兒不敢苟同。應該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不只如此,除祖母還有孫兒,剛才所說兩種斷句,還有其它三種,一共五種斷句方式。”
“這便是孫兒,最近讀書所得。”
五種?在場三人,面面相覷。
“其它三種,說來聽聽。”李世民皺起眉頭,不由得開口問道。
“喏。第一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二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三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四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第五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五種一經道出,三人臉色同時一變。
李世民身為帝王,對於四書五經,再熟悉不過,由此聯想到很多,不由眉頭皺得更緊了。
殿內三人,都是飽讀詩書的人,五種斷句,表達的意思,可謂天差地別。
這就是古代,沒有標點斷句的弊病。
現在被長孫淹一句點出,頓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李世民眼睛忽然掃過長孫淹,看到一臉微笑,成竹在胸模樣,頓時猜到了幾分。
“別賣關子,把你所得,給朕好好講講。講得好,朕有賞。”
“喏。”
心有計,心不慌。
長孫淹找宮女再要了一張紙,坐在桌上,開始奮筆疾書。
將逗號、句號、感嘆號、問號等斷句方式,包括其定義,以最簡短的語言,寫在了紙上。
說實話,這古代的古言文,實在是太過燒腦,只是簡單的寫些說明,為造句,已差點當場猝死。
實在是太難了。
好不容易寫完,宮女走上前來,用工具吸乾浮墨,呈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拿到手裡,剛一看到字跡,便大聲讚道,“好字。”
聽到李世民的稱讚,長孫淹心中暗道,能不好嗎,那可是後世趙體,為了這一筆字,前世不知費了多少墨水,才堪堪成形。
如今穿越過來,還是第一次真正寫字。
好在練習書法時,練習的就是繁體,否則穿越到這大唐,長孫淹非得抓瞎不可。
紙張不大,字數不多,很快就看完。
“淹兒,來說說,你為什麼想出此種斷句方法?”
“回祖父,孫兒每每讀書,為斷句,總找不到方法,只好詢問府中教習,用土辦法一句一句標註下來,過程很痛苦。孫兒就想,如果有新的斷句方式,會不會再不會讀得如此艱難。”
剩下的話,長孫淹沒有說。
聽完長孫淹的話,李世民撫須臉露讚賞,長孫皇后連連點頭,長樂公主看著兒子的目光中,充滿高興和慈愛。
剛才發生的一幕,讓長樂公主重新燃起對自已兒子的期望。
看來兒子不像外界所說那般廢物。
人說望兒成龍,就算是生在皇家,貴為公主的長孫麗質,也逃脫不出樊籠,因為她也是一位母親。
“好,好,好。”
李世民一連說了三個好,可見他心中此時正興奮難耐。
沒想到自已這個廢物外孫,以往都是恨其不爭,怒其不幸,如今卻給了他這麼大一個驚喜。
他不由得懷疑,外界以及之前對長孫淹的誤解,是不是都來自謠言。
要不然,就是之前外孫在藏拙?
想到藏拙,李世民不由得想起長孫衝,再聯想到長孫沖和女兒長樂的婚姻,不由怒從心起。
“來人啊,去長孫府,給朕打長孫衝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另外,再罰俸一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