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詩仙身份被婢女曝光了 李子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好不容易安撫住,李淹心中要說不感動是假的。
也許這就是母親,對兒子的真心。
“那什麼國債還有錢莊,真能聚財?”
得,看樣子自已又要解釋一遍這些名詞,以及相關原理。
李淹再一次化身講師,把一個個名詞,都做出了說明,才讓長樂公主徹底明瞭其中訣竅。
但其中有些話,李淹還是對李世民留了一手,但對母親長樂公主,沒做任何保留。
聽完兒子的解釋,長樂公主雙眼發光,一臉欣慰的看著兒子李淹。
“我兒真天才,連這些都想得出來。可惜你如今已經是郡王,封無可封,要不然有了這些,你可以換一個國公噹噹。”
“我要那幹嘛,爵位有就夠了,不用太多。”
如果不是這是封建社會,地位決定權益,這個郡王,李淹都不想當。
要是真靠那點郡王俸祿,他得餓死,更別說躺平。
打定主意好好過一世的李淹,從沒想過在錢財上,他還要去傷神。
之所以暗中佈下這麼多產業,本意也是為自已的躺平生活聚集錢財。
太少不夠花,他想做的事有點多;太多不是好事,君不見後世的沈萬三和胡雪巖的前車之鑑。
從兒子的話裡,聽出什麼的長樂公主,問道:“你真的無意朝堂?如果你想,娘可以幫你。”
李淹嚇得忙瘋狂擺手,“別,我真不想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那人生還有什麼意思,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雞狗的代比,聽得長樂公主捂嘴大笑。仔細一想,還真是。
如果當官,天沒亮就朝會,日常還要忙於公務,可不就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嗎,雖說話粗但理是那個理。
長樂公主也不願兒子受困於朝堂瑣事與公務當中,像現在這樣就挺好。
想幹什麼,不想幹什麼,自由。
兩人又聊了許久,直到夜幕來臨,夜深才散去。
另一邊,李世民夫婦回到皇宮,回到立政殿,兩人也在談論著李淹。
相比長樂公主還要問李淹,李世民不同,一回來就竹筒倒豆,全分享給了長孫皇后。
尤其是那三個主意,讓長孫皇后驚為天人。
“淹兒如今長大了,已經可以基本確定,當初的淹兒,他就是在藏拙。”
李世民愣了愣,想到過往發生在外孫身上的種種,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尤其是據百騎密報,當初的長孫衝,還想要和郡王府庫房的鑰匙,臉上怒色更濃。
看得長孫皇后心中一咯噔,發現自已說錯了話,忙補救地說道:
“還好麗質和離,你發沒發現,現在的麗質,比當初要開朗不少,笑容也更多了。”
想到前後的不同,李世民嘆了口氣。拉著長孫皇后的手,雙眼中既痛心又感動。
“是啊,苦了女兒了,誰能想到,我們看著長大的長孫衝,會是這樣的一個人,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好在現在和離了,麗質得以解脫,今後只要過好自已的小日子就好。”
似乎想到什麼,李世民頓了頓,“要不要再給麗質好好尋一個男伴,畢竟一個人過,也不是事?”
長孫皇后忙出聲制止道:“別,二郎,我們別亂點鴛鴦譜了,女兒自已看著辦就好。”
萬一再來一個長孫衝,麗質還活不活了。
李世民點點頭,放棄了心中想法,其實他也就這麼一提,沒真的想要給麗質重新物色一位夫婿。
突然,李世民陰陰一笑,“我期待明天早朝,把淹兒所說的那些丟擲來,朝臣們臉上的表情,一定會很精彩。”
自家二郎的惡趣味,長孫皇后實在不想置評。
身為帝王,竟如此孩子氣。
每天的朝會,都是報喜不報憂,實在槓不住,才會上報到尚書省。
唐初的官,都是做實事的,朝堂上效率也不差。
但財政一直是永恆的話題。
這次朝會和以往一樣,兵部要糧晌,要換裝,一眾武將逮著文臣就開始鬧,朝堂瞬間亂成一鍋粥。
民部被眾武將圍攻,苦不堪言。
好在現在的民部,因前任尚書戴胄逝世,暫由左僕射房玄齡兼任,眾人不敢太過。
就算如此,房玄齡仍忍不住按起了太陽穴。
“陛下,民部為六部之一,不可無主,還請陛下儘快酌選人繼任。”
被吵得煩了,房玄齡萌生退意,出列稟道。
這一下好,所有人面面相覷,頓時朝堂上變得鴉雀無聲。
要錢歸要錢,這把房玄齡逼成這樣,各位大人逃不開干係,房玄齡是誰,貞觀二十四功臣之一,不得逼迫太甚。
若逼得太甚,就會有人要倒黴了。
長孫無忌低著頭,動都不動。
魏徵看了眼朝堂,也巋然不動。
任臺下吵成一片,高位上,李世民竟還面帶微笑,仿若看戲。
這讓一眾親信大臣,哪還敢出頭,都在暗中默默觀察。
房玄齡無法,兼任民部職司,只得出列奏請遴選民部主事官員。
可目光,卻暗中觀察起李世民,直覺告訴他,今天不尋常,提防為妙。
見臺下不吵了,李世民這才開口。
“玄齡,民部可有辦法,解決錢財短缺一事?”
“臣沒有。各地賦稅未到達,民無計可施,無錢可用。”房玄齡躬身答道。
“你們沒有,我有。各位臣公,不妨聽聽看。”李世民得意地說道。
房玄齡心中一怔,看向李世民,心道一聲果然。
不知是何人,給李世民出了主意。
至於李世民自已想出來的,房玄齡表示不信。
“還請陛下明言,這財政該如何得以解決。”
既然李世民要演,房玄齡配合無間的開口。
“嗯,我這有三法,快法一,慢法一,不知各位想聽哪個?”
李世民並沒第一時間說出,反而對著眾大臣問道。
“快又如何,慢法又如何,請陛下示下。”
不愧為長孫無忌,適時出列配合著道。
“快嘛,則由朝廷釋出國債,以供使用。慢嘛,則是建立錢莊。”
李淹提出的三法,其中商稅被李世民給隱去,變成兩法。
商稅涉及面太廣,不適合拿到朝堂上討論,在散朝後,召親信大臣討論如何執行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