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東西第一次亮相,可把在廚房裡忙活的乘法給嚇了一跳!
普通的案板子,一刀就把案板子切成兩半了,為此小丫頭還哭了起來!
以為自已闖禍了。
趕緊跑到母親這裡求安慰!
至於其他的物品也開始變得華麗無比,這都是乘風在廚房四處搗鼓的原因。
三妹還問大哥在搗鼓什麼?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結果,大哥瀟灑的上班去了,三妹來到廚房,卻有些懵逼了。
合金式的廚房用具,誰見過?
雖然有系統很好的遮掩,但這麼大的一個廚房整體用具,每一樣都升級到了現階段的頂點,對於經常在廚房裡晃盪的三妹來說,那還不知道是大哥搞的鬼。
關鍵這種無中生有的能力,可把乘法嚇得夠嗆,趕緊跑到母親那裡告狀去了。
張桂蘭來到廚房一看,簡直都不敢相信這是自已家的廚房了。
當聽說這是乘風弄出來時,這讓她想起來了早晨的時候,乘風想讓她弄一個熟食店,是那種有營業執照推著小車的熟食店。
掛靠在報社。(在當時是很流行的一種方式。)
裡面只有一件物品那就是雞大腿。
現在裡屋還有他留下來的一百個雞大腿呢。
都是已經滷好的雞大腿!
當時,驚訝的都不知所以!
現在又聽自已的三女兒說,都是乘風弄出來時,她發現自從乘風回來之後,有些變了,變得讓大家都不認識了。
“小法,這件事不要對外說,更不要說是你哥哥弄出來的,明白嗎?”
“啊!為什麼?”
“哪兒來那麼多為什麼,記住了,以後你哥哥弄出任何事情,都不要問,更不要說出去,這是咱家的第一條家訓,明白嗎?”
“啊!咱家還有家訓呢?我怎麼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多了去了,記住這是咱家的第一條家訓,明白嗎?”
乘法愣愣神兒,然後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這才是第一條家訓,難道以後咱家的家訓都是以大哥為主嗎?”乘法直接翻白眼的說道。
看的出來家裡的三丫頭有意見了。
可張桂蘭感覺自已的大兒子身上一定有秘密,所以千叮嚀萬囑咐的對家人下了封口的命令。
今天,在報社中午吃飯時,白雲提到了食堂的伙食差,想以後帶著他中午出去吃。
這個主意讓乘風心中一動。
“我看報社的經濟條件不錯,伙食怎麼還是這麼差?”
“多方面吧,最主要的條件就是沒有一個好廚師。”
“那弄點熟食不行嗎?”
“熟食?你是指哪方面?”
“比如滷好的雞大腿?”
“這個好哇!怎麼你有門路?”
“如果你覺得可行的話趕緊跟報社的領導說一下,讓我母親負責送滷好的雞大腿怎麼樣?看來這裡還得需要你的幫忙,給我母親開個營業執照好不好?”
“沒問題,這件事交給我了。”
臨下班之前,這件事就由白雲搞定了。
都沒問乘風的母親為什麼弄這個?弄這個幹什麼?
一切妥當之後,母親明天拿著戶口本去工商局填個表就可以了,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事的好處。
全是看在白雲父親的關係上。
事情辦成了,自然得到了乘風熱烈感謝,感謝的白雲臉色紅紅的,害羞的很。
下班時,都忘記讓乘風搭順風車了。
走路回家的乘風,意外的看到了雲朵和其他幾個知青在大街上晃悠。
乘風看到了他們,他們沒有看到乘風。
“這才是雲朵本來的面目,交際花才是她的最終歸屬!”
乘風搖搖頭直接略過去,回家了。
到家之後,意外的收到了張桂蘭對著兒子囑咐一番話語,其實也是旁敲側擊的問了一下廚房事情。
“以後有人問咱家廚房的事情,就告訴他們這是咱們家的裝修風格,愛信不信。”
“聽到沒,還有你的事別弄得人間皆知,該避人也得避點人,聽到沒?”
這話一出,還把乘風給問懵了,畢竟母親說的話太含蓄,他有些沒懂。
但大致意思明白了。
自已還沒有想好如何解釋呢,沒想到想到母親就給他解釋出來了。
既然母親這麼上道,那他拿回家來的雞大腿,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了,全部交給母親,不多不少一千根雞大腿,而且還是滷好的
“知道了媽,對了,正好有個事求你?”
“啥事兒就說,都是一家人說啥求?”
“我那個知青的朋友,想讓您給報社食堂每天送一百根熟食雞大腿去,您覺得行嗎?”
“啊!怪不得你給我這麼多雞大腿,原來是這個原因,放心交給我吧。”
母親都沒問來由,就這麼無條件的相信了自已大兒子。
“那好,明天先去工商局填個表,把營業執照領來,然後再去報社後送滷好的雞大腿就可以了。”
“我們還要辦營業執照?”
“其實這也是我給你找的一趟活,畢竟現在不能有私人外賣,咱們辦好了營業執照出來掛靠在報社,那每個月就可以拿錢了。”
“那錢怎麼算?”
“一個雞大腿兒按兩毛錢算,月底結賬,我那位知青的朋友,靠山很硬,老媽你就放心的送就行,保證差不了事情。”
其實乘風讓母親送貨,也有兩層意思。
一是給家裡賺點錢,第二個就是讓母親每天沒事的時候推個小車出去送送貨,就當運動了。
這個時候,這一幕被二弟、三妹都看到了,他們確實發現自已家的大哥回來之後,好像有些不一樣。
總之,有點神出鬼沒!
但也沒有說什麼,晚上大家吃的還是雞大腿,每個人都吃了五六個,就連母親都不例外。
七六年之後,現在的人分為了三類人,其中二大爺就被認定為三類人之中的一位,就是永遠不升職,永遠沒有高薪,永遠不會進步,完全當成落後分子來對待。
這都是這次事件的後果,也算是對於這些批判過人的人,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反正現在也沒有院裡開大會,更沒有三位大爺的市場,二大爺突然落後,也就自家人知道。
就連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聽他母親說起,才知道的。
二大爺以後長吁短嘆,愁眉不展!
後院的許大茂同志,仗著自已放映員的身份,再加上這個時代缺乏精神娛樂,也使得他這個行業越來越吃香!
每次回來都是帶著各種禮品和地方土特產。
車把上掛的都是有些東西!
路過前院的時候,誰看到都是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