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琴和阿燕她們把剝出來的苧麻放上板車拉回部落,就和牛伯說了一下這種工具。

這種板條凳製作挺簡單的,主要就是把那兩個竹刀片給裝上去就好,牛伯和阿木兩個人,很快就搞定了一張出來。

放一片麻上去,很容易就刮掉了表面上那層皮,成功了牛伯你們真的是太給力了,這兩人的手功活是真的很好。

有了工具很快就把苧麻給全部刮乾淨,刮好的麻還要搭在竹杆上面曬個三天。

看著滿地曬著的苧麻,想著到時候可以用來做衣服和鞋子,就恨不得它明天就能曬乾。

想到了鞋子,她現在穿的還是皮鞋呢,現在天氣不冷不熱的穿的倒是還好。

就是過幾個月進入夏天,總不能還穿皮鞋,本來想著做兩雙木頭鞋出來反正總比草鞋好。

不過很快她就會有比木頭鞋更好的鞋底。

想到這裡陸曉琴就揹著揹簍,往竹林那邊走去,紅花看到也趕緊跟上去,曉琴姐你等等我。

曉琴姐你要去哪裡呀?我們是還去挖野菜嗎?

實在是不能怪她這麼問,開好的地,現在又還不能種,這兩天大家都在剝麻皮。

現在都已經是大中午的了,這個時候出去除了採摘野菜也想不到別的。

不是,我想去竹林撿點竹殼回來,“啊!”撿竹殼?

這個撿回來幹什麼用?也可以拿來吃嗎?

“你還真的是什麼都能想到吃,”不是吃的,那我們撿它幹嘛?

撿回來當柴燒,姐你認真的,部落裡不是有很多柴火嗎?那些樹枝都很好燒的啊,為什麼要撿這個。

好了不用問那麼多為什麼,要來就趕緊跟上來,等我們撿回來了我就告訴你這個拿來做什麼用的。

兩個人來到竹林這邊,挑這種新鮮的大張的撿哈其它的不要。

還有你小心一下,你看到那些上面有一片黑色毛的就不要用手去碰,別到時候你手痛。

陸曉琴給紅花看了一下,她們需要撿的是哪一些,和注意竹殼上的毛刺。

兩個人很快就撿滿了揹簍,把竹殼背到小溪那裡,把竹殼一張張用野草把表面給清洗乾淨。

在拿回部落放到簸箕上面去曬,阿燕她們看到了也過來幫忙,曉琴你要這麼多這個竹殼做什麼的?

阿燕她們忍不住好奇的問道,曉琴姐說是拿來燒火的。

曉琴聽到紅花回阿燕的話,自已忍不住了在那裡咯咯的笑出聲。

逗你玩的,這是拿來做鞋底的,我們不是打了好多麻線嗎,等過兩天搓出了麻繩,就可以跟這個一起納鞋底了。

我就說嘛,用來燒火還要把它給洗乾淨,曉琴姐你就知道逗我玩。

拿這個做的鞋子好穿嗎?比我們現在穿的皮鞋還要好穿嗎?

好不好穿的,等做出來你就知道了。

陸曉琴想做一個納鞋底的鉤針,和阿木形容一下鉤針是什麼樣的,能做出來嗎?

可以先用竹子試一下,不行的話,我在用獸骨磨一個,阿木去找了個竹籤試了一下硬度,用火烤一下尾部把它弄出一個倒鉤的形狀的。

陸曉琴拿著用來鉤線,用的是挺順手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穿個鞋底。

阿木還是又磨了大中小三個獸骨的鉤針。

第二天,竹殼就全部曬乾了,把它們一張張疊起來收回去放好,等麻布和麻線弄好了就可以鉤布鞋了。

經過三天的暴曬苧麻輕輕的一抖就已經是一條條的線可以把它們搓成一股股的麻線就會成為一條堅固的麻繩。

搓麻這個活不好乾,陸曉琴拿起幾根細麻絲,用手心壓在小腿上反覆用力的搓,馬上就一點點從手心裡長出來又緊緻又結實。

通常這樣子的麻繩,都是用來納鞋底,和拉車,還有綁東西用的繩子。

而想要變成能織布的線,工序更加的繁瑣時間也要更加的長。

陸曉琴讓阿木給她編了一個圓柱形的大織籠,把曬乾的苧麻用開水泡著,絲線就會一根根的分開。

拿起一根絲用手指肚揉平滑,到了中部用指尖開成兩根,往裡面添上一根絲,再揉好。

如此不停的反覆,麻線胚就會一圈一圈地注入織籠中。

織滿一籠尋找出線胚的頭,往一根竹筒上纏好,纏成一個大線球。

把紡線機搬了出來,把接好的線再重紡一遍,麻線會變得越來越長,越變越緊實。

紡好的線團,叫阿木拿著,陸曉琴找到線頭,拉出來用兩個手臂來回得纏繞,周長大概為六七十厘米的線圈。

再把它給掛上竹竿上面暴曬一整天,在團回線球,這時候的麻線就適合拿來織布了。

整個流程看似很簡單,陸曉琴和阿燕她們反反覆覆弄了一兩天,才弄好那麼一點點的線。

剛開始接線的時候,中間要劈線那裡不是劈的大小,要麼就是劈到一半就斷了。

在紡第二遍線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問題,紡著紡著線就斷了,主要是第一遍的接線沒接好。

十幾個人兩天了才織出五張一米二的麻布,這個布出來有點粗糙,達不到夏布的要求。

主要問題,是織布機的問題,這個暫時是沒辦法解決的,雖然有點粗糙在裡面加一層棉布,穿起來也是沒問題的。

就算是兩層布到夏天,也會比穿獸皮好,麻布透氣棉布吸汗。

而且這個麻布還可以拿來做蚊帳,最近就特別多的蚊子,每天睡覺前都要用艾葉煙燻一下,要不然根本就無法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