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三十年,星辰猶如被狂風掃亂的棋子,軌跡凌亂不堪,天幕之上星象異變,猶如蒼天在預警大越即將面臨的劫數。那大旱猶如一頭狂暴的猛虎,肆意在十二州間遊走,天地間彷彿被熾熱的火焰所吞噬,熱浪滾滾,令人幾欲窒息。

那些昔日波光瀲灩的河流湖泊,如今卻似風燭殘年的老者,生機漸失,水源枯竭,最終化作一道道乾涸的裂痕。田野上的草木,亦如遭受了烈火的焚燒,葉片枯黃,枝幹萎縮,生機盡失。百姓們的生活,更是如同陷入泥沼,苦不堪言,孩子們的哭聲,在空曠的天地間迴盪,淒厲而絕望。

村落中,乾燥的氣息如同無形的鎖鏈,緊緊束縛著每一寸土地,讓人窒息。那曾經青翠欲滴的青山,此刻也如同病入膏肓的病患,面色蒼白,憔悴不堪。萬物生靈似乎都在默默等待著死亡的降臨,農夫們儘管辛勤耕耘,但眼前卻是一片荒蕪,收穫無望。

瀘河,昔日波光粼粼的河水如今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一條幹涸的河床,如同一條巨龍失去了生機,靜靜地躺在那裡。長水源頭的水位急速下降,猶如巨獸被抽乾了血液,奄奄一息。各地的江河也都如同失去了靈魂的軀殼,水位連日下降,河床皸裂,如同大地的傷痕,觸目驚心。

君臣們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心中充滿了無奈與焦慮。百姓們的怨聲載道,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讓他們無處可逃。夕陽下,那殷紅的天空彷彿是大地的血淚,人們抬頭仰望蒼穹,祈求著上蒼的憐憫。然而回應他們的,卻只有那冷酷無情的風聲,彷彿在嘲笑他們的無助與絕望。

大旱之下,百姓為求生計,四處奔波,貧困潦倒者更是忍飢挨餓,疾病肆虐,如同蝗蟲般吞噬著人們的生命。餓殍遍野,那慘狀令人觸目驚心,活人追著死人啃食,其景象不寒而慄,讓人心生悲涼。

天啟帝明衡,面對這肆虐的旱災,心中的無奈與焦慮如同野火燎原,無法遏制。他迅速派遣官員,如播撒種子般四處賑災,然而那微薄的效果,卻如同細雨灑在烈焰之上,瞬間化為無形。

明衡深知,大越的社稷已是風雨飄搖,如同受傷的猛虎,岌岌可危。於是,他召集百官於金鑾殿上商議對策,群臣議論紛紛,猶如群鴉亂舞,嘈雜不堪。

明衡的聲音透過厚重的珠簾,雖然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諸位愛卿,此次大旱,乃百年未遇之災禍。流民四起,若不及時安撫,恐釀成大亂。”

當今陛下登基三十載,勤政愛民,他的付出,群臣皆知。此刻,他們也明白,是時候為陛下分憂解難。

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聲音洪亮如鍾:“陛下,臣以為應立即調撥糧草,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同時,著手興修水利,以備不時之需。”

另一位大臣也緊隨其後,眉頭緊鎖,憂心忡忡:“陛下,臣有一計。可從海外引進糧食,以充實糧倉。同時,減免稅收,鼓勵百姓自救。”

明衡聽著他們的建議,心中卻是波瀾不驚。他深知,這些建議雖有其道理,卻難以根治這深重的災難。他沉聲問道:“諸位愛卿,還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局?”

此時,丞相許禎遠緩緩站出,他的眼神深邃如海,彷彿能洞察世間萬物。他拱手行禮,聲音鏗鏘有力:“陛下,臣有一計,或可解大越之困。此次旱災,正是推行土地改革之良機。讓農民擁有自已的土地,他們自然會盡心耕作。同時,改革稅制,減輕百姓負擔,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朝廷的關愛與溫暖。”

丞相之言一出,大殿之上頓如寒霜打過,鴉雀無聲。明衡眼中閃過一抹銳利的精光,他深知,此乃扭轉乾坤之良策。他嘴角微揚,輕輕點頭,聲音溫和而堅定:“丞相所言,深得朕心。眾愛卿,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於是,大越朝廷如枯木逢春,重新煥發生機。眾人齊心協力,誓要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為了大越的社稷而竭盡全力。在這場災難中,英雄豪傑如雨後春筍,紛紛嶄露頭角。

許禎遠福身,目光如炬,緩緩道出心中所慮:“陛下,老臣斗膽進言,撫剿並行,方為上策。各地官員需火速行動,分發錢糧,以解民困。若有刁民作亂,當以雷霆手段鎮壓,絕不姑息。”其言擲地有聲,字字鏗鏘,目光在群臣間流轉,似在尋覓同道中人。

“丞相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亦附議!”

丞相一派的官員們紛紛應聲附和,聲音此起彼伏,彷彿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行動加油鼓勁。

天啟帝明衡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透過層層珠簾,直視著許禎遠。他心中冷笑連連,這些官員,個個都是心機深沉之輩,嘴上說得漂亮,心中卻是各有算盤。然而,他並未表露聲色,只是默默將這些人的名字記在心底,以待日後一一清算。

明衡目光一轉,掃視著朝堂上的眾臣,緩緩開口:“許丞相所提之策,朕已瞭然。然政令推行,非一日之功,需有得力之人前往督查。諸位愛卿,誰願擔此重任?”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寂靜無聲,如冬夜之曠野,寂寥無聲。眾大臣面面相覷,皆面露難色,深知此任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便可能身敗名裂。一時間,無人敢應,彷彿都成了啞巴,無人發聲。

天啟帝明衡見狀,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凌厲之色。他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秋風掃落葉般不容置疑:“朕的朝堂之上,豈容爾等退縮不前?若有不願擔當者,即刻準其辭官歸田,朕的朝廷不養閒人!”言罷,他手掌重重一拍龍椅,聲震朝堂,眾人皆是一驚,如同被雷霆擊中。

這時,戶部尚書林廣山挺身而出,他身材魁梧,聲音鏗鏘有力,如同鐵石相擊:“陛下,臣願往!然此行非同小可,需得一位有威儀之人同行,方可震懾宵小,保我賑災錢糧順利分發。”

明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微微點頭,道:“林愛卿果然有膽有識,不負朕之所望。只是戶部事宜繁多,你這一去,恐無人主持大局。”他略一思索,繼續道,“朕便撥兩名年輕臣子予你,暫由戶部侍郎代管尚書之職。此行若成,朕必有重賞!”

林廣山聞言,心中一喜,忙叩首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即刻安排戶部事宜,明日便可啟程。至於同行之人,還需陛下聖裁。”

明衡微微頷首,心中已有計較。他揮了揮手,道:“退朝吧。”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退下。然而,他們心中真正為旱災擔憂的,卻是寥寥無幾。在這權力場中,每個人都在為自已的利益盤算,真正為百姓著想的,又有幾人?這朝堂之上,終究不過是一場權力的遊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