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真武真人工業推廣計劃的進行,整個大齊王朝從上到下,都陷入了一種躁動。

所有人都能察覺到人心風氣的變化。

為了更好的記載歷史,史官專門為真武真人寫了一本記載其言行以及改革過程的史書,由數十名史官聯合編寫,在後世被稱為《真武實錄》。

以真武真人臥龍山一戰為真武元年。

“真武二年,真武真人自北而去,六月後,自南而歸,言曰:一路直行,未偏航向。斷曰:大地為圓。”

在真武二年的大齊皇宮內。

楊感趴在桌子上看著真武真人給自已畫的海圖,看著上面那些被標記出來且尚未被開發的土地,那雙自從被真武真人擊敗後,所消失的慾望的眼神又重新出現在了他的臉上。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興衰,乃是天命也,沒有不會滅亡的王朝。

但是王朝會滅亡,但帝王的功績卻絕不會消失,如果真武真人給的海圖都是真的,那麼就代表自已有個機會,一個君王最偉大的功績無疑是兩樣,第一樣便是開創盛世,第二樣,便是開疆擴土。

原本楊感的目的便是做一個賢君,廣開言路,禮賢下士,希望以此來留名千古。

但現在有個新的機會,海外的廣袤土地,那些未被踏足的領土,如果自已能夠開闢哪裡,或者說真武真人說的能夠殖民那裡,自已絕對會留名千古,成為君王的榜樣。

不止是君王的榜樣,若自已真的能夠開闢海外新土,自已絕對會成為萬世敬仰的千古一帝!

“真武三年,三月,大齊的第一條鐵路建設完成,四月正式執行,開啟了大齊下半年的鐵路建設狂潮,同年高產的新種,開始在全國普及。”

“真武七年,在真武真人的推廣下,開啟了大型的掃盲運動,開始全國普及教育,開啟民智,成立了國家教育堂。”

(此頁的下方,有一張已經模糊發黃的黑白相片,依稀能夠看到在國家教育堂的牌匾下,站著一排已經看不清面目的人影,真武真人參與了這張合照,這是真武真人唯二留下來的相片中的一張)

“真武八年,真武真人在皇城立壇,為萬民講解武道,講道三月,凡有意者,皆可前往聽之。”

(此頁下方,又是一張與上頁同樣的模糊發黃的黑白相片,照片似乎是從遠處高臺上俯拍的,一望無際的人頭,密密麻麻的擁擠在一塊,似乎在仰著腦袋,看著虛坐在半空中的一個模糊的影子,這是真武真人唯二留下來的相片中的另一張)

“真武八年,隨著國家的發展,大齊子民基本上擺脫了飢餓,開展武道普及運動,真武真人所創立的第一套通用武術立基操,推廣全國,真武門普及全國,朝廷對江湖開展了第一波嚴打運動,同年,大齊的艦隊開始向著海外進軍,成為了殖民運動的先鋒隊。”

在真武八年的峨眉派裡。

應該說是真武門峨眉道場內。

絕塵師太與梅絕風看著模樣大變的峨眉派,心中滿是嘆息。

真武門的普及,遠比她們想象的更快,也更簡單,本以為憑藉江湖眾多門派,真武門就算要擴張,至少也需要多場惡戰才行。

可結果就事與願違,歷史的車輪碾過,江湖門派的抵抗連讓這臺巨車平緩的資格都沒有,真武門最大的最大阻礙,不是來自於江湖門派,而是如何普及武道。

在大齊南海。

大齊的陛下楊感親自登臨這裡。

看著一艘艘巨大的鐵船,冒著黑煙,向著海外的異土馭去,在今年的秋天離去,在來年的秋天迴歸。

他們將會從海外帶來巨大的財富,掀起整個大齊的殖民熱潮。

……

“真武十二年,隨著武道普及,一股不畏強權,奮發向上的武道精神,在整個大齊流傳開來,整個大齊上下風氣大變……”

真武十二年,江湖上發生了更為複雜的變化,百姓所能接觸到的江湖,也就是之前那些在街邊小巷內,恃強凌弱,廣泛存在著混混幫派,隨著大齊風氣的變化,漸漸的銷聲匿跡,江湖似乎已經在世上絕跡。

但在江湖的深處,在真武門構建的新生態裡,一個強者為尊的新江湖,更波瀾壯闊的新江湖,正在悄然構建。

“真武三十二年,隨著武道的普及,武道的基礎理論也在世界範圍內普及,一種新的職業出現,理論武師,理論武師專注於武學的基礎理論研究,雖然自身武學不高,但對武道的發展,卻產生了深遠影響。”

理論武師們研究人體,研究真氣的執行,研究境界提後人體的變化,結合物理化學領域的新成果,對自已的研究進行歸納與總結,理論武師的出現,武道研究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

“真武四十三年,由真武真人主導,第一屆全球武道大會召開。”

在武道大會的預決賽上。

劉旭寶感慨的看著面前的李元復,雖然已經過去了43年,但身為宗師武者,記憶超絕,劉旭寶便還記得當年在崑崙派試心臺上,面對李元復時的膽怯。

李元復也看著劉旭寶,瞪了好一會兒,絞盡腦汁,似乎也認出了劉旭寶。

“時間過得真快。”

兩人同時感慨,大齊江山這40年來的世界變化,比之前上千年的變化都要來的大。

工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全國,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海外殖民的狂潮,高產作物的普及,日新月異,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甚至聽說,朝廷的天工局裡,已經造出了一種叫做飛機的大鐵鳥,可以在天空之上飛行。

世界的變化,在他們身上也體現的的淋漓盡致,在他們習武的黃金歲月裡,正好趕上了真武門普及武道,內功輕功,掌法,橫練,觀想法只要想學,皆可以任意學習,兩人都順著武道普及的風潮,成為了宗師巔峰的高手。

“七勁歸一,破碎金剛!”李元復大喊一聲,身體發生異變。

“真武殺道,白骨七破拳!”劉旭寶也用出了自已的武學。

作為當年崑崙山一戰的見證者,面對後來真武門普及的繁多武學,兩人都選擇了自已最想要學習的武學。

……

“真武八十六年,在真武真人的主導下,帝國的第一顆衛星成功升空。”

……

“真武一百二十三年,真武真人進入帝國資料庫內閉關。”

……

“真武一百八十三年,真武真人至今仍未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