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營帳之內。

卓真便看到了大齊王朝的皇帝楊感。

此時的楊感正萬籟俱灰的坐在帥椅上,看著闖入的卓真。

在卓真快來到營帳之前的時候,黃公公便把卓真衝陣的情況告訴了楊感,並勸他回宮重整旗鼓。

但楊感便拒絕了黃公公的提議,他已經明白了當肯的局勢,自已所代表的大齊王朝,已經敗了。

敗在一人之下。

真武真人所表現出來的力量,自已根本沒有逃跑的可能,而且就算逃了回去,重新召集軍隊,也不過是再次重現今天的失敗。

既然如此,又何必垂死掙扎,再麻煩一場。

“王朝興衰,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朕真的想不到,正值鼎盛的大齊江山,居然會丟在朕的手中。”

“居然會以這樣荒謬的方式,被一人奪走。”

“我並不是來奪江山的,對我來說無論是大齊王朝還是什麼,都不重要。”

“我只是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創造一個新的時代。”

“不是為了奪江山,新的時代?”

楊感不由得茫然

“我要創造一個屬於我的世界,一個前所未有的武道盛世。”

“前所未有的武道盛世?那還有大齊的位置嗎,我楊家還有活路嗎,今日一戰,大齊皇室威名盡喪,再也沒有了統御天下的威名,凡是有野心者,都會試圖咬上一口。”

“大齊的位置,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是楊家的活路,是絕對有的,陛下,我的門派名曰真武門。”

“我來給陛下你指條明路。”

“拜我為師。”

三個月後。

這三個月裡,無論是江湖還是天下,都詭異的平靜,但也前所未有的風潮湧動。

當日目睹了臥龍山那一戰的人有許多,幾乎天下所有有點門道的勢力,都知道了那一戰的過程和結果,知道了卓真一人正面破軍的奇蹟。

面對十萬大軍的圍攻,正面突圍,江湖上從未有過這樣的戰績。

雖然武道高手比起普通人來說,要強到沒邊,可以講究一個基本法,面對軍隊圍剿,單人獨戰的話,你能夠與300鐵騎鏖戰,便已經是江湖一流高手。

而那些江湖頂尖的存在,拼盡全力,最多也只能和一兩千人周旋。

傳說中頂尖中的頂尖,幾百年前的絕世高手越女劍,據說一人一劍可戰三千甲士,但即使是這樣的戰績,在天下之人眼中,也有誇大的成分。

臥龍山那一戰,直面十萬大軍,居然還有一大堆大內高手輔助,甚至還有各種攻城器械的助力,真武真人居然能夠戰而勝之。

這樣的水平層次,已經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橫推千年,也找不到第二個,已經與天下之人,不再是一個物種,不再是人,而是真正的人間之神。

無論是之前的鬼背步蒼,還是神秘莫測的呢喃羅漢,還是學貫百家的玄骨上人,他們之前或許如星辰一般明亮,但始終只是人。

面對真武真人那如同太陽一樣的光輝,無論他們之前多麼的耀眼,此時此刻都顯得黯淡無光。

而真武真人自從臥龍山一戰,收了當今大齊皇帝楊感為徒之後,就一直待在皇城的藏書閣裡,已經好幾天沒有出來了。

原本有一些心懷野心的勢力,在聽聞臥龍山一戰之後,正欲趁機攪動風雲。

然後又一件令天下人震驚的訊息傳出,當朝皇帝居然成為了真武真人的弟子。

這個訊息一傳出來,原本那些野心勃勃者,個個望風息心,都把剛升起的野心,全部給壓了回來。

而且這三個月來真武真人一直在收集天下武學,借用大齊王朝之力,成箱成箱的武功秘籍向著皇城搬運,真武真人本人,則一直待在皇城的藏經閣,而且聽說在這三個月裡,又收了不少弟子,折騰出了許多奇怪的東西。

已經搞不清楚現在的狀況,天下的所有勢力在這三個月來都表現的無比乖巧,甚至連江湖上的仇殺,也少了許多,天下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太平。

皇城藏經閣。

與崑崙派藏經閣以拳腳橫練為主的藏書不同,皇城藏經閣包羅永珍,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拳腳橫煉應有盡有,還有無數百家經典,道藏佛經儒學經典,有不少藏書,甚至是在外面已經絕跡的孤本。

在這三個月來,無數的秘籍,被卓真迅速的掌握吸收。

卓真拿著一本古蹟斑駁的藏書。

上面寫著三個大字:金鐘罩。

卓真迅速的將其看完,心中暗道,又是一本截然不同的金鐘罩。

這幾天來,他已經看了幾十本金鐘罩了,雖然都叫金鐘罩,在內容上都各有不同,有的煉皮為主,把自已面板煉得如同牛皮,用來增加抗打,有的都是練氣為主,透過練習金鐘罩內功,來練成不壞之身,總之各種各樣的一大堆,有精妙的,也有無比粗魯的。

卓真將金鐘罩迅速掌握之後,拿起筆寫下了對這本書的摘要,記在了旁邊的筆記上,對其進行了歸納。

雖然每一本金鐘罩都各不相同,但每一本上面都有點可取之處,卓真做的就是將其可取之處給摘要出來,並且加上自已的理解,記在筆記之上。

這三月來,卓真除了學習之外,便也一直在整理藏書閣的武學,無數本武學被其整理歸案,記錄於自已的筆記之上。

卓真看的基本上都是創功最初的原本,也就是創造秘籍者最早寫出來的那本。

秘籍雖然有好有壞,但每一本都能讓他有所收穫,有時候創功者一兩句不切實際,前言不搭後語的妄語,也能給卓真帶來新的啟發。

玄骨上人這些天來已經養好了傷勢,跟著卓真一塊兒呆在藏經閣,他也在整理東西。

卓真在整理藏經閣的書本,而他則是在整理卓真的筆記。

卓真把筆記寫完之後,裡面的內容就已經完全記在心中,所以一本筆記寫完之後直接就隨手扔在一邊。

簡直是暴殄天物。

玄骨上人拿起卓真剛寫完的筆記看了起來,這本是剛剛看金鐘罩時所述的筆記,看完之後心中不由得驚歎,這與其說是筆記,不如說是《橫練武道總綱》,雖然只是小小一本,但幾乎把像金鐘罩這樣的橫練武學的所有要點,都給總結了出來。

玄骨上人恭敬的把這本筆記封皮上寫上剛起的名字,然後將他和卓真其他的筆記放在了一塊。

那是一大堆筆記,上面都有著玄骨上人寫的名字,《劍道武學總綱》,《天下刀法綱要》,《槍法武學總綱》,《天下輕功綱要》,《內功武學總綱》,《天下拳法綱要》……

每一本筆記上面都寫著極其囂張的名字,但在玄骨上人眼中,這些筆記就配得上這些名字。

玄骨上人最初幫卓真整理筆記的時候,還有一些自傲之情,想著要不要幫助卓真改進一下筆記的內容,精簡或者補充一下。

結果看完筆記之後,玄骨上人整個人都陷入驚駭,每一本筆記都無比的精簡,也都無比的完備,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減。

每一個字都用的妙極了,只要稍微改一下,就差之千里,這裡的每一本筆記,隨便拿出一本讓江湖之人看一眼,雖然沒有具體的招數,但裡面那些高屋建瓴的修行要點以及理論,絕對能讓看到的人武道之路徹底脫胎換骨,大進一步。

而且不只是武道,玄骨上人目光移向其他筆記,《茶藝綱要》,《醫道總綱》,《琴道總綱》,《機關要術》,《農道綱要》,《佛學綱要》《奇門摘要》……

之前雖然在武道之上敗給卓真,但玄骨上人還是自負學貫百家,雖然在武道上失敗,但在其他方面上,自已還是有能夠勝之的地方。

可這幾天,看著卓真整理藏書,卓真幾乎和他一樣,要比他更離譜,比自已的涉獵還要廣泛。

天下好像就沒有他不會的,不對,可能有,但只要隨便給他一本相關的書,他就能夠迅速達到那個領域內常人一生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就在這時,一個弟子,正是太子楊玄來到了藏經閣門口,看著緊閉的藏經閣,緊張的說道:

“報告真人,又有人想要來參觀真武門了,這次是峨眉派的絕塵師太跟丐幫的陳通北。”

“讓他們參觀吧,不用阻止。”

卓真的聲音從裡面傳來。

回應完之後,卓真便繼續沉溺於面前的秘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