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烈烈的滅國戰爭開始了,近兩百萬大軍摧枯拉朽的橫掃宋國,經過兩年的戰爭,大秦歷七年宋國覆滅。

齊國順天王派出支援的五十萬大軍一起被殲滅在宋國,由於抽調了大軍外出,順天王沒能迅速平滅齊國朝廷,反而形成了對峙狀態。

在滅亡宋國之後,王驍抓住了機會迅速出擊,以一百個主力師的精銳力量直撲順天王,雙方在齊國中部的大平原展開了對峙。

王驍騎著紫羽飛在天空觀察順天王的軍營,只見軍營綿延上百里,營中殺氣沖霄戒備森嚴,這將是一場硬仗。

中軍大帳,王驍高坐主位,幾百名將領正襟危坐,這些將領個個精神飽滿、沉著冷靜,雙眼中透露出對勝利的渴望,這將是最後一場大戰,建功立業就看這一把了。

千影站起說道“陛下,齊國朝廷已經和順軍達成協議,他們要合兵抵禦大秦,齊國朝廷的八十萬大軍半個月後就會抵達這裡”。

王驍沒有說話,目光專注在桌上的地圖上,良久才說道“你們都回去抓緊準備,十天後發起進攻,按照制訂的計劃來,不要小看了敵人,他們還是很有戰鬥力的 ”。

眾將轟然應諾.....。

十天後,大戰開始,秦軍利用新式的遠端武器打擊順軍的營地,順軍也不甘示弱派出精銳前來摧毀遠端武器,雙方在五十里方圓的地方展開了激戰。

順軍不愧是差點覆滅齊國的精銳之師,居然抵擋住了秦軍的攻勢,這場混戰持續了一天一夜,雙方都損失慘重,戰場中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到處都是傷員的哀嚎聲。

最終順軍還是不如秦軍精銳,緩緩的壓向了順軍大營,就在這個時候齊國的援兵居然提前到達。

由於兩軍多年鏖戰,彼此手中都有對方的鮮血,換防的時候產生了一些混亂。

王驍抓住機會全軍出擊,他自已則親率近衛軍突擊,秦軍的幾百面戰鼓響起了進攻的聲音。

當身穿金黃色帝王戰甲的王驍帶頭衝鋒的時候,無數的秦軍發出了憤怒的吼聲,皇帝的出現讓他們計程車氣達到了頂點,他們只有一個念頭,跟隨皇帝一起衝鋒。

順軍看到這種情況知道如果不能頂住這一波就完了,順天王也率領親衛殺了上來,王驍帶著大軍不斷推進,手下沒有一合之敵。

終於,王驍與順天王相遇,他的身邊居然還有兩個大宗師,一個是齊國的大宗師,另一個應該就是宋國逃走的那個。

王驍施展出他那一身恐怖的戰力,幾十個回合就斬殺了兩個大宗師,秦軍將士看到自已皇帝居然斬殺了兩個大宗師,更是發出震天巨吼,士氣達到了另一個高潮。

連那些重傷計程車兵都相互攙扶向前進攻,王驍又直接隻身殺入了順天王的親兵衛隊,強勢斬殺了順天王。

提著順天王的頭顱掛在旗杆之上,繼續帶領大軍進攻,順軍看到自已大王已死,很多人失魂落魄的向後逃跑,他們計程車氣已經徹底崩潰。

王驍停住身形,命令近衛軍繼續進攻,自已則站在戰場中看著將士們殺敵,環顧四周無數的屍體堆積,很多秦軍士兵是和敵人同歸於盡的,他們身體交纏最後關頭還用牙齒咬住對方。

腦中傳來一陣清爽,王驍知道這是靈魂能量滿了一百萬等級提升了,不過他現在沒有沒有關注這件事,只想減少自已忠勇將士的傷亡。

於是他的大纛前進了,王驍直接站在了大纛上,陽光照在戰甲上閃閃發光,遠遠看去如同神靈,無數將士看到這道身影,即使疲累欲死也會鼓起餘勇繼續殺敵。

敵人終於全面潰散,後方的輔助師也開上來追擊敵軍,這場追擊持續了整整三天,齊國和順天王的聯軍只逃走了十餘萬人,剩下的不是被殺就是成了俘虜。

王驍留下輔助師照顧傷員、看守俘虜 帶著剩餘的主力直撲齊國京城,沒有費什麼力就將京城團團圍住,他沒有急著攻城而是在圍點打援。

接下來的三個月時間,秦軍殲滅了前來解圍的上百萬齊軍,這些齊軍的質量越來越差,最後幾波明顯是強拉的百姓。

經過三個月的圍城裡面的糧食耗盡,齊國皇帝不得不派人前來投降,在保證了皇族大臣的人身安全後,齊國皇帝身穿白衣出城投降。

至此齊國再也沒有抵抗的能力,又過了一年的時間齊國基本平定,無數的的秦國儲備官員奔赴新佔領的領土,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王驍看到齊地已經基本平等,於是帶著近衛軍返回西京,朝中大臣傾巢而出,在離城三十里的地方迎接皇帝的歸來。

接下來就是大宴群臣,這場歡宴持續了三天,王驍只是第一天和大家共醉了一場,剩餘的時間他都待在了後宮。

“陳興,這兩次滅國戰爭的傷亡統計出來了嗎”。

陳興拿出一個清單說道“陛下,這兩次戰爭大秦陣亡七十五萬人,重傷殘疾的有六十萬人左右,輕傷的沒有統計,其中一半都是和順天王戰鬥造的”。

王驍感嘆道“順天王是個人物,要不是我早早的斬殺了他,我們還要多很多傷亡,這場戰爭也不會這麼快結束”。

這時蔡坤說道“陛下,我們的官員已經基本控制了兩國的地方,由於這次戰爭沒有拖延太長時間,國內的資源還很充足”。

王驍還是很滿意的,統一了三國,自已又進階了二級,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他已經在計劃合適的時候退位了。

王冀已經脫離了青澀,觀察了他這麼久確定能做好守城之主,何況就是想亂搞都不行,已經有完整的制度皇帝也不能隨便違反,他又不是自已這個開國之主,還沒有那麼大的威望。

陳興繼續說道L“陛下,草原上的蠻子最近好像也在進行統一戰爭,你看要不要干預一下”。

王驍想了想說道“可以適當拉攏一批部族,至於討伐那就是太子的事了,我們不能把事情做完了,這幾年還是專注國內的民生吧”。

“我已經決定在舊燕的都城修建新都,那個地方地處中心,四面還有關山重重,是個建都的好地方”。

蔡坤說道“陛下英明,那裡確實是個好地方,可以四面出擊鎮壓全國,土地又非常肥沃,相當於自成一體”。

“嗯,就這麼決定了,命令建設兵團抽出五十萬人修建新都,再招募一百萬一起開工,這場戰爭有很多流離失所的人,給他們找點活幹,免得生事”。

接下來就是大封功臣,一共有上千人被封賞爵位,公爵都敕封了十位,基本上有功之人都得到了應有的地位,透過這次大封功臣,大秦的統治階層算是立起來了,以後只要保證上升渠道通暢就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