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建中還是有些收斂,畢竟如今的他已是先天。不要以為後天圓滿引氣入體成就先天對肉體沒有增強,強弱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飛天遁地,一招一式可以讓天崩讓地裂來說,先天的肉體確實不夠看,但神終究是神,你以為沒了法力,你就幹得過他?那他是什麼神?水神嗎?

現在的李建中只想在這靈氣消失的時代學習古武術,憑藉著先天肉體,基本無敵。到時候太行山那群妖怪,就都是他的下酒菜!

黃老的師傳分為外功和內功。內功自不必說,李建中已然後天圓滿,外功則是打法!現在李建中缺的就是打法還有對敵經驗。這幾百年都是苟過來的,著實沒打過什麼真材實料的架啊,不然也不至於面對雀妖只能躲,面對雪豹毫無還手之力。

彼此瞭解之後,李建中決定先學習太極打法。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當然太極拳有眾多流派,而黃老則長於張三丰原式太極。

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又名長拳,亦名十三式。長拳者,猶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十三者,即棚、擠、按、捌、探、靠等之八卦,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停,定此五行。張三丰原式太極拳講究腰、襠、腿三功,練起來快慢適中,步法靈活、執行自然、襠法可低可高,氣隨意運、身隨神行、隨屈就伸、柔中有剛、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體現了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在技擊方面的五大特點: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慢勝快、以巧勝拙、以寡御眾。張三丰原式太極拳講究運動須知往返,往返必帶摺疊,摺疊之中必寓挫之,斯其根自斷,乃毀之速而無疑。

特別是以寡御眾,直接說到李建中心坎裡面去了!這要是再去太行山,不得被群毆?

李建中開始在黃老的教導下開始練習,由於身體素質到位,所以很多的技巧和點位李建中都能輕鬆掌握,只是需要領會太極之意才能真正的將太極拳融會貫通,達到大成。

黃老給李建中說“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在其修煉方面,注重心身兼修、德藝雙修、性命雙修。在習練過程中注重心靜體松、純任自然地進入練功狀態,遵循自然規律、運動規律,使自身按照內家的功理、拳理、要領、方法和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鍛鍊,達到天人合一、精氣神合一、意氣形合一。習練張三丰原式太極拳時,透過對人體“意”與“氣”的培養,把動作和氣息完美配合起來鍛鍊,不僅提高了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還進一步促進了人體氣血在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執行。”

一段時間的練習下來,李建中的招式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了,由於掌握了一些發力技巧,李建中甚至感覺自已的肉體力量還有所上升!接下來就是反覆打練形成肌肉記憶,下一步則是忘記套路打法,隨形式變化而使用,若能做到這樣已經很強了。最後則是領會太極之意,形隨意動,身隨心動,無招無式,見招拆招!

當然李建中也不是死練,四合院中多得是同道中人可以一起對練。當然,每個人都要求李建中必須壓制修為!當初黃老想見識一下傳說的宗師之境,也就是後天圓滿,結果被李建中一拳打飛出去,若不是李建中留了幾分力氣,大家都要去黃老上墳了。這就是絕對實力的壓制。

李建中也和其他年輕人一起練過,兩人打得噼裡啪啦虎虎生風,熱鬧倒是熱鬧,看得黃老等前輩搖頭不已。愛才心切,所以後面一直都是黃老和其他幾個老爺子和李建中對練,在這個過程中老爺子們都舒服極了,畢竟不是誰都有機會能虐菜一樣的欺負後天圓滿。

就是李建中有點難受,將境界壓制到一樣甚至略高一境時都能被老爺子們戲耍,別看他們七老八十了,打起來手腳可真不含糊,只是體力不能供應太久而已。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由於長期的捱打然後被指點,李建中的悟性本來也不差,所以成長得飛快。

就這樣大概過了兩個月的時間,李建中已經可以用張三丰原式太極在同境界時和幾個老爺子打得有來有回了!這讓幾個老爺子心驚不已,他們都是練武幾十年的行家裡手,從來沒有見過悟性天賦這麼好的人!甚至讓他們產生錯覺,這個年輕人能一探天人之境!因為李建中的面容看起來也就二十來歲。

這個時候李建中提出還想學習一些打法,被黃老等人拒絕了,他們認為若是一門打法練到極致其實已經可以無敵了,打法沒有絕對的高低!但是耐不住李建中的哀求和威脅,於是又傳給李建中一門腿法,一門步法。

要說什麼威脅?李建中幹啥的?醫學世家!這段時間給老爺子們的身體調養的很不錯,讓他們都感覺自已年輕了幾歲。

腿法是譚腿,傳說此腿起源於山東省龍潭寺,故稱為潭腿;還有一說由河南譚姓之人所創,故名譚腿。但似乎前者的認可度稍微廣一些。明朝正德年間,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相濟禪師,親自到山東臨清龍潭寺巡訪,與崑崙大師後輩傳人躍空大師相見,兩僧將少林的羅漢拳與臨清潭腿互換學練以留做紀念。隨後少林寺後人又將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動並添增兩路,故稱少林潭腿。其拳譜如下:

潭腿本是宋朝傳,出在臨清龍潭寺,臨清潭腿共十路,十一、十二少林添,頭路出馬一條鞭,二路十字鬼扯鑽,三路劈砸車輪勢,四路斜踢撐抹攔,五路獅子雙戲水,六路勾劈扭單鞭,七路鳳凰雙展翅,八路轉金凳朝天,九路擒龍奪玉帶,十路喜鵲登梅尖,十一路風擺荷葉腿,十二路鴛鴦巧連環。

拳諺說“練拳不練腿,如同冒失鬼”,因此譚腿也被看成是武術基礎訓練專案之一。譚腿之風格,動作精悍,配合協調;招數多變,攻防迅疾;節奏鮮明,爆發力強。譚腿之技擊,多上下盤同步出擊之術,可令對手防不用防。下盤發招講究腿三寸不過膝,招式小速度快,攻時無被克之虞。上盤進擊以劈砸招數最多,力度大,拳勢猛。傳有歌雲:“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譚腿四隻手,人鬼見了都發愁。”

步法是禹步,傳說是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稱“步罡踏斗”。

禹步法: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禹步的三步九跡,是丁字九步,一步七尺,三七二十一尺。這是禹步最基本的步伐。其步先舉左足,三步九跡,跡成離坎卦。此法在道教的科書中,稱之為三步九跡星綱。

或許在如今這個古武不存的時代很多人把這個看成一種道教祭祀步法,但黃老的師傳秘典告訴他,這其實是一門高深的步法,需要深厚的內功配合,甚至要達到傳說中的天人之境才能完整發揮出它的功效。

李建中倒也不貪多,就要了這三個,一手太極拳以柔克剛,以寡敵眾;一腳蹬腿上下翻飛,剛猛殺敵;一套步罡踏斗,走位躲閃,護身周全,這些準備下來,再進太行山打不贏也立於不敗之地!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李建中就是在修煉這三門古武術,直至將他們都融會貫通訊手拈來。

也到了分別的時候,李建中分別給三個老爺子敬了茶,感謝其授業之恩。其實這裡的人都挺捨不得李建中的。李健雖然實力高強,如今即便不依靠蠻力,也不是他們所能力敵的了。但是李建中從始至終都很恭敬有禮,待人接物風度翩翩,不管是和老爺子們還是和年輕人都合得來,聊得開,所以現在聽說李建中要離開,大家都頗為不捨。

還是黃老開口,“都什麼年代了?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大家常聯絡,有空小李自然會回來的。”其實這段時間黃老也有了突破之感,這讓黃老頗為震驚。說出來倒也不奇怪,主要是後天修煉更多的是依靠自身訓練和藥力激發,有李建中在,藥力的事情還不去手到擒來?所以黃老如今也是老夫也發少年狂,豪氣滿懷呀!

其實也不一定需要等到李建中有空過來才會遇到。最近世界發生的怪事越來越多,國家越來越重視這些現象,重新拾起了玄學,他們這些堅持練古武的自然也被重新召喚,可能會出一些任務。當然李建中也承諾,黨有所召,使命必達!

李建中並沒有第一時間去太行山報仇,而是去到了A市的裂縫。之前這裡還能偶爾看見的人影,如今這裡卻再也沒有什麼人來了。一個原因是被政府封鎖,嚴禁無關人等踏入,二是這裡真的邪門,夜晚總能看到或者聽到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李建中特意挑了晚上到這裡,現在以他的感知,聲音剛出現的時候他就能很清晰的聽到“捐軀赴難,視死如歸!捐軀赴難,視死如歸……的呼號聲。”等李建中來到空間之後,果然又看到了那些虛影,等虛影融合歸一之後便成了“龍藏”。這時的李建中開始肆無忌憚的釋放自已的氣勢,當真是風雲突變,平地起驚雷,周圍的雲霧都被捲動起圍繞著李建中旋轉形成颶風,而李建中則是颶風的風眼!

龍藏在這種情況下紋絲不動,但眼中閃過驚喜。“少帝,你已然先天了嗎?外界靈氣恢復了?大帝可曾歸來?”

李建中搖搖頭,“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一株天山雪蓮,得以破入先天,但現在靈氣依然處於枯竭狀態,用一絲則少一絲。”

這話讓龍藏頗為失落,但仍然打起精神。“少帝來此所為何事?”

李建中自是有事而來。“你可知靈氣枯竭之前地球何處是大仙道場?說不定留有遺寶可供修煉”

龍藏很痛快的回答到“道場自是不少。三山五嶽均是仙境,五湖四海都有龍王。還有入長白,太行,崑崙,秦嶺,終南,武當,崆峒,峨眉,神龍架等地,都是仙家駐地,若少帝能在天山有所收穫,說不定在這些地方真能有所得,可助少帝一臂之力。”

問完了這個,李建中又說到天山冰層下的金龍。龍藏介紹道,這頭金龍是天山之主座下護法,按理應該隨大帝征戰而去,卻不知為何遺留在此。同時龍藏也透露,當初大帝雖號召及銀河宇宙所有人之力打敗科技宇宙,但一樣米養百種人,終究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未踏上征途,這些人裡有好有壞,修為有高有低,如今不知還有幾多,讓李建中小心為上。

聽到這個,李建中瞳孔收縮,他踏入先天之後本以為自已便是現世最強,原來還可能有一些比他還苟的人留存於世,倒是讓最近有些飄飄然的李建中重新變得謹慎起來。

李建中又問了一些修煉上的事,比如先天之後怎麼修煉?所謂得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金丹該如何成就?又問元神何解?與三魂七魄是否有關?有沒有提前修煉魂魄的方式?

這些問題龍藏都一一給李建中解答了。先天乃是引氣入體,需要擴寬經脈,打通穴位,擴寬並填充丹田,經脈越寬,丹田越大,理論上的上限和戰力就越高!當然這個大與常規的大小不同,總不能將身體撐爆吧!靈氣進入丹田之後會形成一方專屬於靈氣的空間,有的人天生這個空間就大,宛若星空,有的人卻天生狹小,堪堪一握。但上天是公平的,空間大者難以填滿進行突破但以後上限高,空間小者容易填滿進行突破但上限低,而且空間小者也可以強行拓寬,提高上限!

此外李建中還得到了一門魂魄修煉之法,與升龍訣配套的天嬰術。

天嬰術,區別於境界修煉之法的升龍訣的魂魄修煉之法。修煉至最高境界時魂魄宛若天生地養渾然一體毫無瑕疵!當然魂魄的修煉也需要匹配的境界,不然身體也承受不住魂力的激盪。所以傳說中的奪舍重生一個是要尋找適配性高的軀體,一個是要尋找耐受力強的軀體,不然根本不可能成功。

當然這也讓李建中有了新的疑惑,魂魄修煉之後會產生神識之力,這也是一種力量,關鍵是不依附於靈氣存在,那麼那些強人為何沒有出來興風作浪,作威作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