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的賺錢方法
家父朱元璋:我能竊聽洪武心聲 平輿小閣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高寧節大慌,明明是我彈劾他,怎麼到頭來變成我被審查了。
“太子殿下,冤枉啊。”
“臣是無辜的啊。”
朱標:“你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瞞著孤?”
“你知道,孤特意繞路來潁州,不希望你們欺上瞞下。”
劉士瑞:“臣做的事情瞞不住殿下,也沒打算瞞。”
“請殿下跟我來,一看便知。”
“好。”
一行人,在劉士瑞的帶領下,來到了城牆下,往西十里的位置。
這邊是一大片空地…
此刻水清澈,遠方的麥田金黃色…
夕陽西下,有孩童四處嬉戲打鬧,老人三五成群,坐在楊樹下。
聽著蟬兒鳴叫,蛙兒咕嚕嚕叫。
微風吹來,帶來一絲涼意,老人們坐在老樹根上,扇著扇子。
笑呵呵的看著從土路上過來的人。
朱標環顧四周:“真天上人間,遠離政治,回到這鄉野之處,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劉士瑞:“希望殿下永遠也回不到。”
朱標會意:“但願如此吧。”
“這是哪裡。”
劉士瑞把他帶到一大片用土屋改成的房間。
大概有上百間,沒有院子,一排排的泥胚房,還有茅草在頂。
這是…
朱標百思不得其解:“你被盯上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
劉士瑞:“不錯。”
“殿下,雖然這些都是泥房,但是每年可以為潁州帶來超過5萬兩的稅收。”
“是額外,不包括糧稅等等。”
多…多少?
五萬兩。
朱標有些吃驚,五萬兩在明初是一個什麼概念。
有個電視劇叫顯微鏡下的大明。
眾人折騰一圈,也就是為了3000多兩銀子,還是數個縣城的陳年舊賬。
而現在有個人告訴自已。
一年就能拿5萬兩。
這騷操作,就算是穿越者也搞不定啊。
很多穿越者有個誤區,那就是他發明一個後世的東西,就會有人買。
比如蒸餾酒,香皂,衣服啥的。
那玩意兒在古代是賣不出去的,富人圈看不上,窮人不想買。
香皂,牙粉,牙刷,蒸餾技術在古代早就有了。
壓根就火不起來,還有窮人一年四季除了吃喝,很少會買別的東西。
至於香皂,壓根沒人會把吃飯的錢買洗澡用品。
朱標:“你說的可是真的?”
“潁州雖然人口多達40多萬,可也沒有這麼富吧。”
“而且如果有,為什麼沒有交稅。”
劉士瑞:“太子殿下有所不知,這也是高寧節要彈劾我的。”
“現在我們所處的園區是一個加工園區。”
“也就是各種工種混合的工業園。”
“潁州地勢平坦,適合種糧食,但是也窮啊。”
“臣初來這個地方,發現這裡這麼好的位置,沒有山和大河,居然窮到這種地方,甚至還有人賣兒賣女。”
“於是臣到任後,每天流連麥田之間,鼓勵農民種植菜品和其他農作物。”
朱標:“這樣只能吃飽飯,想要致富還差一大截。”
劉士瑞:“是的,種地永遠也致富不了。”
“甚至連養家餬口都難。”
“如果趕上了災年,就是全家吃光,但是死之前還要交稅養活城裡人,就很無奈。”
朱標看著那一排排的房屋:“所以,你搞起了這個?”
“這裡面養的是什麼。”
劉士瑞:“這裡面總共有3000只母雞,100頭牛,400多頭豬,以及兩千多隻羊。”
“牛和羊,臣已經讓人趕出去吃草了。”
“還派人每天挖野草回來餵豬和雞。”
朱標:“你是怎麼弄來這麼多家畜的。”
古代家畜其實並不多,養雞其實也就幾隻或者十幾只。
養牛是官府統一調配,或者地主家。
養羊倒是可以,但是普通老百姓根本養不起羊。
至於豬,更養不起了,這玩意兒比人吃的都多。
而且豬是賤肉,也就是吃屎長大的。
比起後世的大白豬差遠了。
想要養幾千只母雞,更是難上加難。
劉士瑞笑了笑:“這多虧了阿健,按照我們普通人的想法。”
“那肯定是去買雞崽子。”
“而阿健選擇的是收集全城的雞崽,以及牛羊豬。”
“租老百姓家的。”
“最後掙了銀子,按照總數的百分之多少進行統一調配。”
“如果3000只雞,你家貢獻了100只,到時候就可以拿百分之3的錢。”
朱標:“萬一你們養死了呢。”
劉士瑞:“如果養死,死的雞賠給百姓,還會賠償這隻雞的價格。”
“這些雞是分開養的,不會都放在一起,通風,去糞,曬太陽,做的很好,主要是要他們的雞蛋。”
“不過如此,我們還養了不少公雞,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幾百顆受精蛋,一年下來,足足有好幾千顆受精蛋。”
“一生二,二變三,五六年下去,豈不美哉。”
朱標:“理這個理,只是如果發生瘟疫怎麼辦。”
劉士瑞:“我們的雞都是分開養的,一旦有一個房間出現大量病死雞,立刻焚燒,太子您看,這些房子下面都有柴火。”
“如果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將來這些雞,羊,豬,會讓潁州徹底富起來。”
“還能銷往其他府縣。”
朱標:“那高寧節為何要彈劾你?”
“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就是你真的做錯了,父皇也不傻,也會睜隻眼閉隻眼的。”
劉士瑞:“他想要分紅而已。”
“鳳陽布政司衙門,甚至是京城都在讓我交稅。”
朱標:“不該交嗎。”
劉士瑞:“該交,可是朝廷不收商稅,為何要交。”
這句話沒錯。
朱元璋十分痛恨商人,他壓根看不上商人的錢。
因為在洪武年間,商人的錢其實並不多,國家財政不需要他們也能玩的開,但是過個一百年就不行了,商人的財富太多,國家太窮。
朝廷想要收商稅,都被大臣攔了下來。
怎麼收也收不上來,只能收牙稅,而真正的商稅都被大臣吃光了。
以至於明末,崇禎10萬兩都拿不出來。
而江南富人花二十萬去買一個青樓女子聽曲。
很無奈啊。
朱標:“所以,你不願意把稅錢交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