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發傳單
重生:我賺夠三千萬就收手 沒道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
紀遠既然敢開這個口,心裡也是有這個底氣。
至於說能不能把廣告覆蓋整個校區,紀遠還是有點信心的,就算實在做不到,也得先忽悠住了再說。
新媒體中心的渠道肯定不能直接用來打廣告,他只打算藉助它幫“大學僧”引流,商務合作只能透過自已的專案展開。
而且有了讓利的噱頭,紀遠敢肯定,報名的人數跟往年相比只會多不會少。
錢進安聽完,也是在心底琢磨,紀遠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如果真能把招生人數擴大一倍以上,那讓利三百肯定是有利可圖的。
大致方向上達成一致後,兩人又就一些合作細節方面聊了許久,最後的結果也算是雙方都比較滿意的。
紀遠從足療店出來已是半夜十二點,回到宿舍樓下時,宿管阿姨都已經睡了,硬是被他敲窗吵醒。
然後說了幾句好話,那個態度不知道的人看見了還以為宿管阿姨是他親媽呢!
高校的宿管阿姨大都是這樣,對女生可能會比較兇,管的也比較嚴,但對男生就要寬鬆許多。
尤其是那種嘴比較甜,性格外向點的男生,宿管阿姨基本都不會太過為難。
都這個點了,宿舍裡的四個傢伙,只有小五熬不了夜先行睡去,另外三個都窩在床上玩手機,黑燈瞎火裡有三道暗光照在他們的臉上。
聽見有人開門進來,他們怕吵醒小五,也是壓低聲音問:“誰啊?”
“我!”,紀遠同樣低聲回了一句,“這麼晚還不睡?”
“我們都以為你今晚不回來了呢!”
“扯淡!”,紀遠脫了外套和鞋襪,直接就往床上一躺。
今晚先洗了澡又捏了腳,回來之後再沒洗漱的打算。
白天跟著實踐部東奔西跑,晚上又談了筆生意,他也確實是累了。
平時從不打鼾的他,今天躺下沒多久,就傳出了輕微鼾聲。
第二天一早,紀遠醒來後,便藉著老譚的電腦,親自設計了一份關於駕校的宣傳單。
這種事情其實很簡單,網上模板有不少,拿過來修一修改一改就能直接用。
重點就是駕校報名費降價的訊息,即日起,持宣傳單和折科院學生證前往錢進安的那家駕校報名,立減一百元!
同時在傳單上附上了“大學僧”公眾號的二維碼,掃碼關注可諮詢詳情。
紀遠是既要做生意,又要擴大“大學僧”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
做完以後,他當即去學校的列印店裡,將傳單列印出一千份備用。
回到宿舍,老譚等人都盯著傳單愣神。
“老大,你這是打算幹啥?勤工儉學?”,姜超確實沒鬧明白,因為根據紀遠平時的消費習慣來看,確實不像缺錢的樣子。
“我打算自已做點事,你們我把207的幾個哥們叫來!”
紀遠既然決定從這條路開始,那就肯定不能指望自已單幹。
反正211寢和207寢的這些兄弟平時也沒什麼事,不去問問他們的想法,看看有沒有誰願意加入。
半個多月來建立的威信還是有用的,不一會兒姜超就把207的五人帶了過來。
“遠哥,你叫我們?”
“是這樣的,我想讓大家幫個忙……”
紀遠言簡意賅,沒提“大學僧”的事,簡單來說就是有償請幾人幫忙發傳單。
話音剛落,姜超就連連擺手:“這活兒我幹不了!咱臉皮薄,丟不起那人!”
他這話一出口,紀遠心裡瞬間堵了一下。
倒不是因為他拒絕,本來嘛,願意幫是情分,不願意幫是本分,可姜超一句“丟不起那人”,讓其他哥們兒怎麼想?
或許原本有意的,被他這一句話就給打消了念頭,你說氣不氣?
“這有啥丟人的?大家都是憑勞動憑本事掙錢,又不是坑蒙拐騙,礙著誰了?”,紀遠只能自已往回找補,“再說了,什麼叫有面子?會吃會喝會穿會玩在我看來那不叫有面子,在咱們這個年紀能自已掙錢自已花,不問孃老子開口要錢,實現經濟獨立,我覺得比啥都有面子!”
甭管這話對不對,但是想給這幫容易衝動上頭的年輕人打雞血灌雞湯,就得照這麼說。
老譚是最先認同的:“老紀說得對,算我一個!”
小五是堅定站在紀遠這邊的,也舉了手:“還有我!”
姜超仍過不了心裡那道坎兒,便接著說:“老大,話是沒錯,可發個傳單就能實現經濟獨立了?我一個月生活費五千,發傳單才能掙出多少?而且再過幾天咱們就要正式開始上課了,到時候更沒時間。”
他拿自已舉例子,紀遠還真沒轍,畢竟現在的他確實還不能給大家承諾達到這個標準。
“姜總是個例,咱確實比不了。但拿我自已來說,我大學四年是不打算朝家裡伸手拿一分錢的,要是哥幾個信得過我,願意跟我一塊兒乾的,那有我一口肉吃,就有大家一口湯喝!”
這話已經很顯誠意,要是他們還不願意,那紀遠也不勉強。
最後的結果還不錯,211寢這邊姜超和師爺仍不為所動,207那邊卻又補上三人,算上小五、老譚和自已,一共六個人,差不多也夠了。
紀遠直接佈置任務,六個人分成三組,兩兩一組在食堂門口蹲點,專門趁著飯點人流量最大的時候發傳單。
校區內一共就三個食堂,趁飯點一傳播,那效率就很高了。
與此同時,紀遠也加快了更新公眾號的頻率,接連宣傳三天,公眾號也連更三篇。
前後都是大學階段的一些乾貨,從大一到大四都能受用,正中間則是一篇關於駕照作用的故事分享。
大概講了畢業生出去找工作,其他各種證書與駕駛證之間的比較,後者可謂價效比超高,且不可或缺。
故事的最後才是一條關於駕校的報名資訊。
這樣的做法顯然是有用的,“大學僧”的關注人數再次暴漲了一小截,除了新生群體外,不少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老生都有關注,並且諮詢了報名的相關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