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汴梁城外的戰場中央,除了四處亂跑,哭嚎一片的大宋百姓,就這樣完全的敞開了!

此時不管是南面的草原胡人烏里木軍陣,還是北面的契丹人和奚人的耶律保齊軍陣,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了遠處高地之上的完顏銀可術中軍大旗,

他們敞開戰場上中央地帶的巨大場地,就是奉完顏銀可術中軍的旗號,透過號角聲和旗語發出的命令,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汴梁城中的守軍居然敢出城迎戰,簡直是不能讓人理解,

城中殺出的宋軍騎兵,在當先一員大將的帶領下,看這一往無前的衝鋒氣勢,就知道一定不比城下鬥兵的那支軍隊差,如若真的是這般,那絕對會讓女真人也頭疼無比,

東京汴梁乃大宋都城,一國底蘊之所在,誰知道城裡還有多少如這樣的宋軍騎兵,若是在來上個萬數,這汴梁也不知道要廢多少周章才能打得下來,甚至可能就不會打得下來了!且看著吧!

什麼時候完顏銀可術才會發出合圍的軍令?

靠向胡人和遼人軍陣的女真騎兵,此時瞪著大眼咬牙切齒的望著完顏銀可術的中軍大旗,手中死死的攥住馬韁,胯下戰馬不時四蹄刨地,低聲嘶鳴咆哮不止,就等著合圍而上的軍令發出,

此時草原胡人的陣列當中,站在後面的年前胡人士兵緊張的看著身前的老兵,而烏里木帶領的草原胡人的精銳老兵,卻自烏里木以降,全部都一個個緊張的望著完顏銀可術的中軍大旗,心裡緊張帶起的口中好像幾天沒有喝水一樣,乾澀無比,

汴梁城中殺出的這支宋軍騎兵,馬蹄聲如奔雷炸響不說,馬上數千騎兵,無一人出聲,無一人動作稍有遲疑退縮之勢,在趙喆大人的帶領下,像一團團火焰一樣,不斷向前奔湧,似乎要將一切燒成灰燼!

要是完顏銀可術此時下令兩翼合圍,不知道已經摺損過半的草原兒郎們,在對上這支大宋強軍,還能有多少人留得性命在!

烏里木此刻苦幹舌燥,頭上滿是冰冷的汗水,幾次想伸手擦拭頭上的汗水,都是舉起手臂又放下,又舉起又放下,胯下跟隨已久的戰馬,彷彿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緊張和恐懼之意,不斷打著鼻響,四蹄微微顫抖,提不起一點精神氣來,

在烏里木的身邊,胡人的精銳老兵不住的看向東面完顏銀可術的中軍大旗,和烏里木一樣,提心吊膽的等著女真人接下來的軍令,

他個狗娘樣的,俺們實在是不想和正在中央戰場,如火焰一般衝鋒的那支大宋騎兵對戰!

而在東面高地之上,完顏銀可術也早已雙腿站立與馬上,不斷的觀看場中的形式,瞪大雙眼死死的看著,那支數千人頭頂紅纓匯聚成火焰形狀,向他所在之地湧動而來,

十幾名女真的號角和旗語傳令兵,同樣緊張的望向完顏銀可術,等待著他的軍令,而在完顏銀可術的身後,所有的親軍謀克和蒲察烏里,以及其他人的謀克蒲裡衍都已經早早的騎於馬上,此刻見到宋軍如牆般的衝鋒也並無緊張之意,原地等待著完顏銀可術的軍令,

南下汴梁以來,攻城打頭陣的是草原胡人和遼人軍隊,驅趕大宋百姓南下而來的是蒲察烏里的後續援軍,這些一直跟隨在完顏銀可術身邊的女真騎兵,這些天一直在養精蓄銳,就等著和宋軍好好的拼殺一番!

上萬的女真騎兵陣,有的披著二層重甲,這些天的休整連帶著胯下戰馬也恢復了不少,在土丘之後就是一片微微湧動的鋼鐵海洋,雖然還未曾出擊,沖天殺氣透陣而出,女真滿萬不可敵不是一句戲言!此時上萬女真健兒也在等待著完顏銀可術的軍令,

完顏銀可術的正面戰場之中,趙喆帶領的五千鐵騎衝勢不減,馬速已然拉到最高,立於土丘之後的上萬女真健兒都感覺到了一種勢!

雖然無形,但是女真健兒衝鋒之時也曾常伴,上千杆挺直的大槍,一片片盔甲的鐵片寒光閃動,踏破煙塵,此時已經衝鋒過半,

場中數萬大宋百姓看到這樣一支鋼鐵紅流奔湧向前,逼迫的驅趕他們的女真騎兵驚慌的退向兩邊,一時間狼狽不已,

看到漢家軍士義無反顧的向前,哭嚎之外,這個時候場中百姓又情不自禁的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完顏銀可術猛然間狠狠將胳膊揮下,金兵的號角之聲蒼涼響起,雄勁有力,緊接著黑色中軍大旗猛然的向著汴梁城方向傾斜過去,

南北兩側的草原胡人和遼人以及靠過去等待軍令的女真騎兵一時間都難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這不是讓他們進行合圍的軍令,這是要讓他們趁著此時的機會,去搶奪汴梁城,完顏銀可術要已自已為魚餌,吸引拖住這支大宋的精銳騎兵,

此時靠向胡人和遼人的女真騎兵只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為何不讓我等合圍這支宋軍騎兵,紛紛揮刀怒吼,眼睛死死的瞪著那些仍然在加速衝鋒的大宋鐵騎身上,

而草原胡人烏里木所部上下都集體鬆了一口氣,轉頭望向汴梁城,又覺得這他媽的也不是一個好差事!

一時間焦急又憂慮,不動肯定是不行的,無奈之下也只好大聲高呼:“去搶大宋的都城”

完顏銀可術身後已經列陣整裝待發的如山般黑色騎兵,這個時候也突然發作,馬蹄聲轟然響動,如奔雷滾滾,沿著土丘的二側,如同黑色的潮水一般洶湧而出!

此時的女真人,軍令十分酷烈,不管是不是甘心也好,情願也罷,南北二翼的人馬中,女真人、胡人、遼人都轟然而動,避開趙喆衝殺的方向,就要撲向汴梁城,而此刻的汴梁城東城門尚未關閉,數萬劫後餘生的大宋百姓,正在拼命的向著城內湧動而去!

就在這個時候,跟隨趙喆衝鋒的親軍搖動手中的趙字大旗,並且伴隨著一陣短促的號角之聲,跟隨趙喆衝鋒的數千騎兵立時分作三部,綴在後面的人馬立刻橫轉九十度,在中央戰場上拉出兩道九十度直角的煙塵,分別向著二翼的女真騎兵、胡人騎兵和遼人騎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