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汴梁城外搖人約架
皇宋:開局融合項羽,拿下李師師 第二株向日葵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趙喆身邊林教頭向前而出,來到雙方陣前,高聲道:
吾宋軍將士,素以忠勇著稱,今欲與貴軍一試高下,以彰顯兩國武士之風采,
吾提議,雙方各出精銳,鬥兵以較軍力,鬥將以決智勇,
不知貴軍可敢應戰?
完顏銀可術聽後,心中暗自思忖:宋軍此舉,看似挑釁,實則欲藉此提振士氣,
若不應戰,恐被宋軍視為怯懦;有損我金國威名,且手下兒郎們此時心氣正高,正是需要加把勁的時候,爭取此番將汴梁城一鼓而下,
若應戰,一則可試宋軍實力,二則也可以打擊宋軍士氣,三則提振我方軍士士氣,無論如何都是划算的,
經過一番權衡,完顏銀可術決定應戰,俺們接受挑戰,不知鬥兵鬥將條件如何,你且說來,林教頭高聲回覆道,規則如下,
首先進行鬥將,
每場各方派出一員戰將,於兩軍陣前展開廝殺,無任何規則限制,戰到至死方休,
可由一人出場所有三場廝殺,也可由三人進行三場廝殺,最終三局二勝制,
其次進行鬥兵,
每方各派出五百名士兵,在兩軍陣前進行廝殺,不許攜帶重武器,使用輕武器廝殺,率先折損超過三百人的一方為輸,一場比賽定勝負,
你等可聽得清楚想的明白否?
完顏銀可術聽了林教頭的話,一腦門子黑線,我擦,你TM小看我等不是!
這麼簡單的話俺還能聽不懂,真當我等是茹毛飲血之人,
現在且不和你多做計較,待到廝殺時,分分鐘教你做人,
讓你等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女真賤兒!
想定後,高聲道,俺們無異議,可以!
林教頭快速答道,好!
稍後,我們就將進行第一場鬥將廝殺,
說完,大步流星迴到陣中,
......
在趙喆尋小李廣-花榮和豹子頭-林沖來說話時,二人滿臉激動之色,二人大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朗聲向趙喆拜倒,末將拜見將軍,末將此番願意出戰,還望將軍成全,
二人身後的眾將全部都投來羨慕的目光,要說這也是一個玩命的活計,大家豔羨個什麼勁呢?
古代軍人殺敵報國,馬革裹屍還視為最終歸宿,認為這才是軍人應該有的本色,聞雞起舞,聞鼓求戰,
何況這還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衛國戰爭,哪位將軍不想在國家危難之際,匡扶社稷,挽此天傾,青史留名!
況且西軍這麼多年無論是與遼人作戰,還是和金兵作戰,每逢大戰,就沒有堂堂正正戰過哪怕那麼一回,不是被TM死太監瞎指揮,就是被所謂的監軍拖累,最後大敗虧輸,被人家攆的像兔子一樣到處亂串,
當初的雍熙北伐和高粱河之戰,不單單是西軍,簡直是大宋戰爭史上的汙點了,西軍上下也具是窩囊不已,
梁山眾好漢那就更沒法提了,草莽出身,最後才因為大宋各處農民起義太多,朝廷無奈勉強招安了梁山好漢,隨即眾人就被派往南方鎮壓方臘起義,梁山眾好漢的刀兵對著一群基本和自已這個群體一樣的人下手,委實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最關鍵的是還在此戰中折損了大半兄弟,實在是窩囊至極啊!
現在趙喆手中軍方的三個群體中,原大宋禁軍,原大宋西軍一部分和梁山眾好漢,西軍和梁山眾好漢那就是難兄難弟啊,大哥不說二哥!
趙喆上前扶起二人,輕言道,
鬥將之戰,我意選你二人和我一起出戰,二位可願意否?
聽了趙喆的話,林教頭內心止不住的激動,他大聲回答道,末將謝過將軍厚愛,明日定當奮勇拼殺,將金兵狗韃子斬於馬下,以壯我軍軍威和士氣,
說道這裡,林教頭又重重的扣頭在地,眼中熱淚止不住的溢了出來!
要說林教頭為何這麼激動,其本為東京汴梁八十萬禁軍教頭,卻被人迫害,一生輾轉,最終才在趙喆的幫助下,手刃高俅和高衙內,大仇得報,一生過得何其窩囊,現在林教頭只想一心幫助趙喆退敵,
在抵禦外敵的戰場上將一身所學全部展現出來,殺盡金兵,才不辱沒其東京汴梁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頭,至於其他,林教頭也不是太在意,隨緣便好,
林教頭第一個出戰,
花榮第二個出戰,
花榮一臉興奮的道,末將感謝將軍的再造之恩,
花榮在梁山眾好漢之中自稱“將種”,可見其自視甚高,祖輩在歷史上應該也是武將或者儒將出身,有過顯赫的地位,
花榮外貌英俊,有著一雙俊目,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細腰乍臂,銀盔銀甲,善騎烈馬,能開硬弓,以使用銀槍和弓箭聞名,被譽為“小李廣”,
在梁山泊眾好漢中,花榮擔任馬軍八驃騎將軍之首,並且能在征討方臘的戰爭中帶著大家衝鋒陷陣,並且全身而退活著回來,可見此人本事不凡,
如今花榮得遇趙喆,對於他可謂是天上掉餡餅之事,在保衛汴梁如此特殊時刻,花榮也被火速提拔為大將軍,正四品官職,可謂直追其祖宗啊,目前花榮也急需出戰來證明自已,一是證明自已的實力,同時奠定自已現有的地位,二是為在日後與眾人的競爭中佔得一份先機,可見此人心思之細密,
二位速去準備,安排完鬥將之事,
趙喆轉身面向韓五和呼延通,
鬥兵之戰由你二人領軍出戰,可挑選好軍士,做好相關準備否?
呼延通此人是典型的人狠話不多,可謂是人人都喜歡的軍將型別,什麼事情交辦即可,從來不問為何,件件都能辦的井井有條,有時趙喆都想將此人調到身邊聽用,
每每看到呼延通忠心的眼神,趙喆又放下了此念頭,歷史上因為韓世忠集團內部壓力重重,最後大家離心離德,呼延通在韓世忠給與的強大壓力下選擇了自殺,可見這是一條忠心耿耿的漢子,
這一世在在趙喆的介入下,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看呼延通是否能夠善終,
前提條件是需要在鬥兵之戰中先活下來才行,
見到趙喆問話,
韓五道,稟告將軍,一切準備就緒,挑選出了五百最能戰,耐戰的軍士,皆是我大宋士兵之精華,請將軍檢閱,
趙喆一擺手道,走!
擺酒,去為壯士們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