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夏朝(四)
我不是史神:我的北大歷史筆記 林三少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寒浞的野心終於得逞,他如同狡猾的狐狸,巧妙地奪取了有窮氏的大權。
夜色中,他的身影悄然出現在宮殿的深處,那裡的燈火輝煌,卻掩蓋不住權力的暗湧。
他的目光如刀,切割著每一個忠誠與背叛的界限。
宮殿的大門緩緩關閉,寒浞站在高高的臺階上,俯瞰著下面的人群。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冰冷的北風,穿透了每一個人的心靈:“從今往後,有窮氏將由我來引領。背叛者,必將受到嚴懲。”
人群中的議論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
寒浞的目光在人群中掃過,他的目光如同獵豹盯著獵物,讓人不寒而慄。
他知道,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艱難,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為了權力,他願意付出一切代價。
在戈地的豷,聽聞澆的所作所為,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他知道,父親寒浞的野心已經無法遏制,而自已的兄弟澆更是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他站在戈地的城牆上,遠眺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
與此同時,澆率領著他的部眾,如同狂風驟雨般席捲了斟灌氏的領地。
他們的馬蹄聲震天動地,鐵騎如同黑色的風暴,掠過平原,捲起滾滾塵土。
斟灌氏計程車兵們雖然奮力抵抗,但在澆的鐵騎面前,卻如同脆弱的蘆葦,不堪一擊。
戰鬥結束得迅速而慘烈,斟灌氏的營地變成了一片血色的地獄。
夏後相,那位曾經的英勇領袖,此刻卻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眼中充滿了驚愕與不甘。
他的胸口,一道深深的劍痕,鮮血如注,染紅了他身下的土地。
澆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他的眼中沒有絲毫的憐憫。
他轉身,對著身後的部眾,高聲宣告:“斟灌氏已滅,夏後相已死!從今往後,這片土地,屬於我們!”
在斟尋氏的廢墟中,夏後相的妻子緡挺著肚子,懷揣著對未來的恐懼與希望,從殘垣斷壁中逃出。
她的腳步雖然沉重,但心中的決心卻異常堅定。
夜色中,她穿過荒野,來到了母家有仍氏的土地。
月光灑在她的臉上,映出她眼中的堅毅與期待。
有仍氏的族人熱情地接納了這位歸來的女兒,他們圍坐在篝火旁,為緡準備了豐富的食物。
然而,緡卻無心享受這些,她的心中只有那個未出世的孩子。
她撫摸著自已的腹部,輕輕低語:“孩子,無論未來如何,母親都會保護你,讓你在世間安然成長。”
少康在虞氏的庇護下,漸漸恢復了元氣。
綸邑的田野上,麥浪滾滾,稻香四溢,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帶領著那旅兵眾,日夜操練,他們的身影在晨曦和黃昏中顯得格外堅韌。
少康的二妻,虞氏之女,溫婉賢淑,不僅為他生兒育女,更在精神上給予他莫大的支援。
一日,少康站在城牆上,遠眺著遠方的天際。
他心中明白,儘管現在有了立足之地,但澆的威脅依然存在。
他必須強大起來,不僅要為自已,更要為那些曾經遭受澆欺壓的人們討回公道。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城下的兵眾大聲喊道:“我們要強大,我們要讓那些曾經欺壓我們的人知道,我們並非軟弱可欺!”
在綸邑的深處,少康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站在高臺上,遠眺著遼闊的田野和忙碌的人民,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夏朝的輝煌雖已遠去,但他的心中依然燃燒著復興的火焰。
他設官分職,從民眾中選拔賢能,讓他們各盡其職,共同為夏朝的復興努力。
在少康的精心策劃下,綸邑變得井井有條,生機勃勃。
而在這背後,一支秘密的力量也在悄然行動。
他們是少康精心挑選的間諜,潛入澆的領地,蒐集情報,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做著準備。
與此同時,逃往有鬲氏的夏遺臣靡也在積極行動。
他四處奔走,聯絡斟灌氏、斟尋氏的餘眾,號召他們為夏朝的復興而戰。
在靡的號召下,越來越多的夏朝遺民響應起來,他們集結在綸邑,與少康並肩作戰。
在熾熱的陽光下,少康率領著精銳的軍隊,如同猛虎下山般衝向過城。
戰鼓聲震天動地,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澆率領的有窮氏軍隊雖然頑強抵抗,但在少康的猛攻下逐漸潰敗。
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一片慘烈。
少康揮舞長劍,英勇無比,終於在有窮氏的最後一道防線上斬下了澆的首級。
勝利的喜悅還未完全降臨,少康便又迅速投入到新的戰鬥中。
他命令其子杼率領另一支軍隊前往戈地,追擊殘餘的有窮氏勢力。
戈地上,豷率領的有窮氏殘軍正在做最後的掙扎。
然而,在杼的猛烈攻擊下,他們很快便敗下陣來。
豷眼見大勢已去,絕望中選擇了自盡。
有窮氏的宮殿裡,曾經輝煌的雕樑畫棟如今已黯然失色,昔日的歡聲笑語早已煙消雲散。
夏朝的軍隊緩緩開進有窮氏的領地,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預示著新的時代的來臨。
民眾們紛紛走出家門,目光中充滿了期待與希望,他們知道,那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有窮氏,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塵埃。
而夏朝的復興,正悄然開始。
新的王者站在宮殿的最高處,眺望著遠方,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知道,自已的肩上承載著整個夏朝的未來,他將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在少康中興的輝煌時代,各個方國部落的力量如同繁星般璀璨,他們各自掌握著獨特的資源和技能,構成了那個時代的豐富多彩。
少康的復立並非偶然,而是方國部落的堅定支援鑄就的奇蹟。
在遼闊的平原上,一場盛大的集會正在舉行。
各族首領紛紛帶著他們部落的精英前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期待和激動。
少康站在高高的臺子上,他的目光如炬,掃過每一個部落的代表。
他的話語充滿力量,彷彿能激起人們心中最深處的熱情。
“我們的時代需要和平,需要團結!”
少康的聲音在曠野中迴盪。
他的話語激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共鳴,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發出震天的歡呼。
這一刻,少康不再是一個孤獨的王者,他身後站著的,是無數忠誠的方國部落。
古本《紀年》說“少康即位,方夷來賓”,可見少康與諸族保持了友好的關係。
夜色如墨,星辰點點,映照在斟尋氏的古樸村落中。
篝火旁,族長斟灌氏的老者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正在召集族人,商議如何助力夏族復興。
“我們不能忘記,夏族曾是我們的庇護者,是他們的智慧與力量,讓我們得以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老者的聲音鏗鏘有力,迴盪在每一個人的耳畔。
有仍氏的勇士們緊握手中的長矛,他們的眼中燃燒著復仇的火焰。
“羿和寒浞雖然強大,但他們忘記了民心的重要性。我們要讓他們知道,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人民的團結與信仰。”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經歷了三代人的時間和尖銳複雜的鬥爭。
代表東夷勢力的羿和寒浞雖然能在一個時期裡佔據統治地位,但終究沒有夏的影響深遠,斟尋氏、斟灌氏、有仍氏、有鬲氏、有虞氏等都站在夏的一邊並且竭力幫助夏恢復統治, 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