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混沌中,林溪正在床上休息,旁邊躺著的不是別人,正是許子龍。倆人相擁而眠,林溪枕在他的臂彎,看著他長長的睫毛,倆人就是一副熱戀中的情侶樣子。他突然醒來,將她壓在身下……

隨後林溪又和許子龍一起在她公司樓下,周圍的人都很哄吵。突然遠處的自由女神像塌了一塊,雕像上的領帶開始鬆動,林溪指著雕像對他說,“你看,領帶鬆了”。

林溪突然被鬧鐘驚醒,夢境戛然而止。

意識到夢境的林溪被自己的潛意識嚇了一跳,這還是她第一次夢見陌生人。

林溪的夢境向來就很多,夢境內容也很雜亂,呈現段落式的,一般不會是一個具體的故事,而且每次的夢境都和現實嚴重脫節,醒來都會比較累。

夢見許子龍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每天都在聊天,但是竟然夢見自己和他有親密行為,雖然沒有具體的,但是睡在一起,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難道自己潛意識裡已經開始喜歡他了麼”,林溪決定不去繼續思考這個問題,倆人差距那麼大,明顯是不可能在一起的,而且林溪還沒有見過他。

人只會嘗試自己踮起腳尖或者跳起來能夠得到的,他們這種情況,林溪根本不允許自己去想。而且在感情中,林溪向來喜歡愛與被愛同時發生的雙向奔赴,對方若是明顯對她無感,那她也會保持距離。簡而言之,就是林溪能夠踏出一步,就意味著對方已經至少踏出一步了。

不打破聊天氛圍是她的當下原則。

當晚的聊天中,林溪首先就說出她昨天夢見他了。林溪知道他研究心理學,當然也研究過弗洛伊德的夢境解讀。夢境這種潛意識的表現,最能代表一個人本能的反應。

桃花不苦:“我昨天夢見你了”

華:“什麼內容?”

林溪把自由女神像領帶鬆了的場景描述給他聽,故意省略了倆人的親密情節。

桃花不苦:“我覺得夢境裡的氛圍很緊張迫切,神經高度緊張”

華:“你夢見我不會擔心麼”,許子龍在指向林溪可能會喜歡他。

桃花不苦:“肯定不會呀,我們每天聊天,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而且我做夢本來就比較多”

華:“確實應該是每天聊天的原因”

桃花不苦:“你有故事麼?可以講故事麼,隨便什麼內容都可以,只要是你覺得新奇的,或者我們可以交換故事”

華:“你不止一次這麼說了,為什麼這麼喜歡聽故事?”

桃花不苦:“我覺得生活很平淡,想要多聽些不一樣的故事體會不一樣的人生,但是平時很少能聽到感興趣的故事”,睡前講故事,就像哄她入睡一樣,當然這句話她沒有說出去。

華:“不講”,許子龍看來,睡前給女生講故事當然很曖昧了,他就算再遲鈍也能感覺到,但是他現在的情況不允許他陷入這種狀態。

桃花不苦:“那我隨便問你些小問題吧”,林溪屬於不執著的,這條路走不通就不戀戰了唄。

華:“可以啊,那需要我們一起回答”

林溪奇奇怪怪的問題其實有很多,這算是許子龍第一次見識到,他不知道的是以後還會有更多。

桃花不苦:“現在的世界上活著的人中你最崇拜的人是誰?”

華:“沒有,很少,非要說一個的話,那就是我姥爺吧,他活得很清醒,想法很開闊,我很喜歡我姥爺”

桃花不苦:“我其實也沒有固定的人,環境中總有一些人身上會有閃光點,會讓我比較欣賞,拿我現在來說的話,我最喜歡戴錦華老師,她認真嚴謹、學識淵博,清醒冷靜又不隨波逐流,很有學者的風采”,林溪是真的很羨慕很喜歡這些在自己領域有所建樹的女性。

桃花不苦:“你最討厭自己身上的哪一點?”

華:“優柔寡斷”,其實許子龍下意識覺得林溪比他還像研究心理學的,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卻是最快速瞭解一個人的方式。

林溪對他的回答也不意外,優柔寡斷是她聽過最多次的答案了。她問過的人裡,十之八九的被問者會討厭自己優柔寡斷。

桃花不苦:“我最討厭自己想得多做得少,其實之前會認為自己是個樂觀積極,也有行動力的人,但是現在就很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太差了。往往是事情沒發生前就開始擔憂,然後這個擔憂就會逐漸壓垮自己的行動力”,畢業以後,林溪經常剖析自己的內心,她很認真地研究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傾向,分析行為背後的原因。現在的她在逐漸重新認識自己,而她也發現過去的二十多年來其實自己也不是很瞭解自己。

桃花不苦:“所以我在逐漸改變,會在心裡提醒自己該怎麼做”,只能慢慢來,改變不是突然發生的,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華:“其實大多數人都這樣的,想得多,做得少。行動力強,知行合一的是少數人”

桃花不苦:“我會分析自己下意識行為背後的原因。比如為什麼我容易杞人憂天,為什麼我膽子特別小,發現自己行為背後的某個特性後,之後類似的事情我會刻意避免自己的情緒傾向。還有我容易在突發事件發生後慌了手腳並且負面情緒爆棚,所以遇到突發的不好的事情,比如坐火車前才發現票買錯了,那就不要發脾氣,過去的錯誤已經不可變更,所以就調整和改變當下的就可以”

桃花不苦:“你覺得你瞭解自己麼?”

華:“不瞭解,我自己的一些行為我也看不懂”,許子龍說的是林溪,跟她聊天后,他發現自己開始言行不一,分明知道不應該聊天很頻繁,不應該和她走得太近,但是總是控制不住,不自覺就想親近些,順著她的話往下說,自己也很容易回答一些主觀上並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桃花不苦:“那我瞭解自己,我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了,而且還在不斷的瞭解中”

林溪會把發現自己身上的新奇的點,當作每天的進步。像什麼樣的衣服適合自己,劉海怎麼卷更好看,哪個味道的香水自己更喜歡,這些發現也都會讓她成就感滿滿。

桃花不苦:“你覺得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樣的?可以抽象也可以具體,話題不限”

華:“完美的一天就是早上醒來後,不用健身,什麼都不用做,聽著音樂,和喜歡的人聊天”

桃花不苦:“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只不過我可能需要睡到自然醒”

桃花不苦:“我發現當我們深入瞭解一個人以後,其實會發現大家內裡考慮的是差不多的問題。就算是很厲害的人,比如一些很厲害的導演,他們在鏡頭裡呈現的可能也是一直以來跟自己息息相關的原生家庭的命題,大家身上都有很深的烙印,生活的背景、個人的經歷,這些就像河流一樣塑造了我們的心路,每個人都有跡可循”

桃花不苦:“我看過李安的採訪,作為華人圈裡享譽全球的導演,他一直都活在父權的壓迫下。他的導演生涯最開始的三部影片都是父親三部曲,就算他可以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父親對他的期待依舊是回家做個老師”

林溪接著說“還有英格瑪伯格曼,他是李安的精神父親,李安在拍攝《色戒》沒有靈感的時候還特意去看了伯格曼,就像孩子一樣伏在伯格曼肩頭。而伯格曼其實也是孤獨又偏執的人,童年時受到身為教會主教父親的斥責和懲罰,他也在透過電影發聲和反抗,他的電影中一直在質問上帝、死亡和孤獨”

華:“我現在偏向恐怖題材的電影”

桃花不苦:“你會幻想置身其中是麼,電影中可以完成一些現實不敢做的瘋狂的想法”

華:“會幻想”

桃花不苦:“你怕鬼麼?”

華:“不怕,你呢,你怕什麼?”

桃花不苦:“我膽子很小,什麼都怕,怕鬼、怕蟲子、怕一切冷血動物,他們不像哺乳動物有毛毛,光禿禿的,看著會有點嚇人”

說完以後,林溪收到了鬼魂的圖示,然後收到了一排各種蟲子的圖示,還有一排蛇、蜥蜴等冷血動物的圖示。林溪瞬間被嚇得將手機扔到床上。

那個蟑螂是她最害怕的了,他還發了一排……

桃花不苦:“……”

桃花不苦:“幹嘛故意嚇我?”

華:“你被嚇到了麼?”

桃花不苦:“嚇得我把手機都扔床上了”

華:“就是想逗逗你哈哈哈哈”

桃花不苦:“……你這是什麼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