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潘風的遛遛球計劃

潘風點頭同意:“一千人已然足夠。只願主公准許我自行選拔這一千人。”他的語氣堅定,此事對他未來的計劃至關重要,自然需要倍加謹慎。

他的眼神堅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對於韓覆可能派遣老弱病殘的部隊,他心中充滿了憂慮,因為這對於他的計劃至關重要,他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

最終,韓覆無奈地妥協道:“好吧,我答應你。”

潘風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我希望主公能同意,讓我和田豐一同行動。雖然田豐目前並未受到他主公的重用,但在軍事謀略方面,他確實有著過人的才智。無人能夠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但如果有田豐在身邊協助,我會更加安心。”

對於這個請求,韓覆並沒有表現出反感,他對田豐的才華和名聲頗為欣賞。否則,對於這樣一個經常反駁他的人,他早就將他邊緣化了。

他輕鬆地回應:“好吧,希望那傢伙能理解你的用意。”

“我明白了,主公。但我希望主公能給我一紙秘密命令,這樣我就能以正當的理由調動軍隊,併除掉田豐。田豐經常與主公作對,我懷疑他是有意挑釁,心懷不軌。”

“我明白了,我會立刻為你寫命令。這種狡猾的叛徒,確實應該受到懲罰。”田豐聽到這裡,表情嚴厲地咬牙切齒。

看著表情兇狠的韓覆,潘風真想在他耳邊大喊:“你真的這麼天真嗎?”韓覆寫完秘密命令後,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卻不知自已已陷入自詡為“忠誠”的部下的陷阱......潘風雖然對田豐還有些不捨,畢竟在田豐眼中,他只是一個勇敢但稍顯簡單的戰士。他知道自已為漢室服務,儘管有時會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但生活還算無憂。如果他能陪潘風完成這次任務,或許能改變主公對他的看法。

“尊敬的田豐,西行的重任就託付給您了。我們所有的策略都依賴於您的智慧。”潘風誠懇地說。

“放心吧,交給我。”田豐微笑著答道。

潘風留意到了田豐的遲疑,他深知田豐的心思仍繫於韓覆。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田豐長期為韓覆效力,他們之間的感情自然深厚。潘風並不期待田豐能夠立即向他效忠。正如那些三國穿越小說中,主角登場後,名臣名將紛紛前來投誠,期望得到主角的接納,這種情節純屬虛構,並不符合現實的人性複雜性。

在韓覆的命令下,潘風急忙開始篩選自已的軍隊,以防有任何延誤。他挑選的一千名騎兵,都是韓覆旗下的精銳,並且大多數沒有在冀州的家人,這也意味著他們在他脫離漢室時不會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

田豐注視著潘風,心中充滿疑惑,“我很好奇他為何選擇那些沒有家室計程車兵”,然而,他最終沒有將這個問題說出口。在他看來,潘風是個粗獷的戰士,如果連他的想法都無法猜透,那豈不是一件荒謬的事情?

潘風率領一千輕騎,告別了聯合軍隊的營地,在夜色中疾馳而去,很快便駛出了聯合力的控制範圍。

戰馬在遼闊的中原平原上奔騰,潘風的心情突然感到無比暢快。

他手握一千精兵,堅信只要巧妙地運用自已的策略,他就能以此為核心,聚集起更多的部隊。

然而,韓覆只是潘風獨立自我的起點。他的最終目的地是西蜀,那裡被譽為“天府之國”,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有所描述:“千里”。這片土地的富饒令人神往。漢朝的建立者劉邦,就是依靠蜀的富饒,尋求統一天下的基業。東漢末年,劉備在荊州的一塊地盤,也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在混亂的世界中要獲得一塊立足之地,僅憑軍隊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人才。劉備雖然多次遭遇困境,但仍然能夠再次崛起,因為他擁有一群忠誠的子和將領。只要這些人才都忠誠於他,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他總能憑藉一群忠心的部下和將領捲土重來。只要這些英才忠誠不渝,他便能迅速集結起強大的力量。

荊州,這片土地孕育了無數英才。龐統、徐庶、姜維、黃忠等傑出之士,皆匯聚於此。劉備正是依靠這些荊楚才俊,方才鑄就了輝煌的事業。

荊州的統治者劉表雖無雄心壯志但對人才的運用卻顯得頗為鈍。當地的學者如伊和蔡瑁,也僅權宜之計的輔助。一旦遇上了值得他們忠的主公,這些人便能改變忠誠。

潘風想佔領荊州,必須先西蜀。相比荊州,蜀藏龍臥虎,更為輩出。歷史記載,劉表在荊州擁有萬的強大軍隊,無數豪對荊州虎視眈,卻始終無法得手而西蜀的劉璋無方,兵力薄弱,三萬士兵分散在各地只要潘風能擊敗張,佔據漢中這個戰略地,西蜀便觸及。

潘風沉之際,心中忽現明。

次日黎明,隊伍即將一個幽深的山谷。

“將軍,前方有伏兵請立即命令部隊停止前進。”沉默寡言的田豐突然發聲。

潘風遠,只見一條官道旁的山之中,道路穿梭於之間。視野中除了在梢間飛翔的鳥群並未發現任何伏兵或。

“田豐,你知前方有伏兵潘風疑惑地詢問。豐撫摸著稀疏鬍鬚,沉穩地回答觀察那些在樹梢盤的鳥兒吧。它們許久卻不敢棲息於之上。若非林中有伏兵,又會驚起這麼多鳥兒令它們不敢降落?”

樹枝上空無一人,除非林中隱藏著伏兵,否則怎會有這麼多鳥兒驚慌失措,不敢歇息在枝頭?田豐的態度一路之上都顯得頗為不情願,甚至有些頹廢,然而他的觀察力之敏銳卻令人側目。潘風內心不禁暗自讚歎,看來將他帶來此處,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

儘管潘風心中對他有所讚賞,但並未流露於外表。他深知此刻必須保持冷靜。目光四周一掃,他恰好發現了一處村莊。於是,他派遣探子去探查山後和村莊的情況。

不久,探子從山後返回。據報,那裡隱藏著眾多伏兵,由於樹木茂密,無法看清楚他們的確切人數。不過,這些人都繫著黃帶,看上去像是黃巾起義軍的餘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