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九點,海濱理工教務處。

胡其老師這兩天過得春風得意。

原本只是打算幫一下秦柯三人,順便寫一篇報告,表現一下自已在教務和就業方面的工作做出的實踐。

誰承想,那三個賣貓片的居然真把網站做了起來。

“嘖嘖,現在很多在校的學生好像都在用茵茵網。茵茵綠草下,書聲朗朗生,名字起得不錯。”

端坐在電腦前,看著學校bbs裡越來越多討論茵茵網的帖子,手裡擰開早晨老婆給自已泡的枸杞水,滋溜滋溜的小嘴抿了一口。

在胡其迎接三十六歲本命年之際,幸福的工作、溫柔的老婆、爭氣的學生,所有的事情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時候,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了。

一看顯示的是老婆的電話,便放下保溫杯,開心的摁下了接聽鍵。

“喂,親愛的,一早給我打電話有什麼吩咐?”

“胡其,你上次是不是說有個裝備製造的老闆一直想讓你去做行政?”

胡老師還沒聽出來對面老婆說話的語氣有點不對勁,以為他老婆要介紹家裡哪個親戚去入職。

“誒,對啊,怎麼了?”

“王姐和我說現在學校裡邊太亂了,我有點擔心。”

“啊?”胡老師懵了,學校亂?咱都上過學,學校裡除了男生宿舍還有哪亂?

“王姐和我說,現在網上都爆出來了,各種高校裡亂搞的故事,都被整理成ppt了。”

胡老師愛人的聲音,壓低了幾分,可能是怕周圍的人聽到。

“什麼?”

“你知道有個茵茵網嗎?”

“我知道啊,我和你說……”

沒等胡其說完,他老婆就打斷了他的話,繼續說。

“我跟你說,現在的孩子都在上面搞什麼,賽博出軌。”

“嘎?”

“你現在去天涯,貓撲看看,我先掛了主任過來了。”

胡其聽到老婆掛了電話,滿腦子疑惑的開啟了天涯。

最高回覆的幾篇都是在講一個叫柳如煙的女同學,仔細一看發帖的id還不是同一個人。

抱著好奇的心理,點開一看,哦豁?這劇情。

真的還挺,好看?

這個居然給男朋友下獸藥,哇哇,這個厲害,這位柳如煙同學居然和21個同學保持戀愛關係1年,因為註冊茵茵網,結果被發現了。

胡其越看這些文章,心裡越是五味雜陳。

一方面感嘆著現在的世風日下,到底是不是資訊傳播的成本降低了,才暴露了高校對於學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視。

另一方面就是,這些故事為啥都有茵茵網的事,難道那三個學生天生有貓片體質?

你看看這文章裡面,各種打了馬賽克的截圖,照片……嘻嘻?

等胡老師再一抬頭,已經到了快下班的時間了。

剛剛不是早晨嗎?

咳,一定是我一心想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尋找出未來教務工作的主要工作方向,批判的太專注了。

對了,這寫文章會不會對那三個小傢伙的創業造成什麼不好影響?

終於想起正事的胡老師,決定打電話關心一下自已的學生。

“喂,是不是楊二五同學。”

“誒,胡老師?”

“是不是打擾你們了,在忙嗎?”聽著對面嘈雜的背景,胡其有些不好意思。

“嗨,之前不是和您報備過了嗎,我們現在在燕京的高校做推廣。”

“推廣情況怎麼樣?”

“非常好啊,我們現在在影視學校,反饋非常好很多同學對茵茵網都很感興趣。”

“哦,這樣我問你個事情,我今天在天涯網上看到很多關於你們網站的帖子,這件事你知道嗎?”

胡其琢摸了半天,也不知道怎麼去形容那些帖子,只能含糊其辭的問楊二五。

“啊?老師連您都知道了?”

胡其一愣,聽這意思他們知道。

剛想問問是怎麼回事,緊接著電話對面反倒安慰起了他。

“沒事的胡老師,這個……嗯,都在我們可控範圍內。我下掛了,拜拜。”

楊二五結束通話電話,長舒一口氣。

這些帖子他能不清楚嗎,都是他親自發上去了的,發之前隨意看了一眼,直接看了個通宵。

第二天一睜眼他就逮住秦柯猛猛提問,為啥這麼黑自已的網站。

秦柯給他講了一個叫什麼心理框架和劇本的理論。

簡單的來說就是,人們如何決定自已的行動,實際上取決於他們內心裡的故事是什麼。

例如同樣具有社交交友屬性的秋秋軟體和茵茵網。

一個你看到的新聞都是被摳腳大漢欺騙感情,另一個看到的都是出軌紅杏出牆。

先不管文章的正負面內容,他們第一反應會在腦海裡自已腦補出一段故事,假想自已處在這樣的情景當中。

當一個人希望在網際網路中遇到心儀的異性的時候,異性作為主角的,就要比同性作為主角的平臺更適合他們的心理偏向。

而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客戶引入到這個都是異性作為主角的,新故事情景當中去。

中間還舉了很多例子,反正楊二五聽半天也沒太懂。

但是設身處地去想想,一個網站突然提高整個網路上的出軌機率,先別說道德方面該如何評價,起碼他想註冊一下試試看看有沒有豔遇。

想不明白就不想,反正秦柯說什麼二五決定幹就完了。

甚至發帖前,為了顯得更真實,還特問了問秦柯,需不需要找了幾張假的圖片放到裡面。

至於最後發完以後會有什麼後果,其實他心裡也沒底。

他是真沒想秦柯那幾篇文章的影響力這麼大。

最直觀的改變就是,這幾天茵茵網的伺服器又加了一組,這時候註冊使用者已經接近10萬了,而且活躍度非常高。

當然巨大的成功,讓很多人認為,社交網站這個舶來品是適宜這片土地的。

原本2005年12月上線的校內,也在11月份悄然的上線了。

負責市場的楊二五敏銳的察覺到了,網站已經出現了分流的情況。

“八萬,你還記得前兩天小陳和咱倆說新上線了一個校內網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