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王子殿下,我們大草原,武功並非我烏拉圭一人獨大,在漠北蒙古部,有一名叫哈赤翁的族人,同樣武功卓絕,三年前與我曾有一戰,當時我兩勝負未分,若能得到哈赤翁相助,即使得不到嶽靈珊,您一樣能稱霸草原,甚至入主中原。

嗯,啟稟王子殿下,哈赤翁之事,屬下也有耳聞,若我等不將之招入麾下,若被二王子請去,於我等不利啊。

阿信說完之後,大王子殿下部下阿達前來稟報。

說吧阿達兄弟發生了什麼事?

啟稟王子殿下,屬下得到訊息,草原雄鷹哈赤翁已經投靠二王子殿下。他們最近在中原一帶活動,已經將中原武林泰山派、衡山派拉攏為己用。聽說,哈赤翁已經率領泰山派、衡山派等數百人大戰恆山派,中原武林盟主儀琳與哈赤翁大戰數百回合,最後恆山派騏達高手頂替儀琳出戰,在七星劍陣的作用下,她們僥倖戰平哈赤翁。

烏拉圭立刻說道:阿達兄弟,哈赤翁前往恆山派目的何在?可有結果。

啟稟大將軍,哈赤翁帶著韃靼勇士、衡山派、泰山派弟子前往,欲恩威並用,拉攏武林盟主儀琳為二殿下做事。但儀琳不給哈赤翁和二殿下面子,拒絕了他們的拉攏,因此才有後面的儀琳和恆山派七大高手大戰哈赤翁之事。

好好好,那就好。這就說明,他們談崩了,儀琳和恆山派拒絕為二殿下拉攏,這是好事啊。

可是大王子殿下、烏拉圭大將軍,哈赤翁拉攏儀琳和恆山派不成,已準備厚禮前往終南山,他們欲拉攏終南山女道長嶽靈珊。屬下聽說岳靈珊武功不在儀琳之下,而且在中原武林之中,威望很高,若嶽靈珊投靠二殿下,於大殿下您爭奪汗位不利啊。

是啊烏拉圭兄弟,還有其他辦法,阻止嶽靈珊投靠二王子嗎?小王不想在這節骨眼上出什麼差錯啊。

屬下遵命。

哈赤翁真的帶著泰山派、衡山派弟子和二王子麾下勇士,備上厚禮,一起前往終南山上拜訪嶽靈珊。他們恩威並用,文武兼施,數百韃靼人將嶽靈珊和她的徒弟們團團圍住。

哈哈哈,哈赤翁,我嶽靈珊以為你是草原雄鷹,以為你和我們中原武林豪傑一樣,有一顆俠骨丹心,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卑鄙。就這方法和胸襟,你以為除了泰山派和衡山派這些敗類之外,還會有人為韃靼人效力嗎?簡直是痴心妄想。

嶽靈珊,冠冕堂皇的話你就別說了,你要知道,你的父親是天下武林公認的偽君子、大奸大惡之人,你也配和我說俠骨丹心,真是可笑。我哈赤翁可告訴你,留給你的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和你的終南山派眾弟子一起灰飛煙滅,要麼投靠我們韃靼二王子殿下,和我哈赤翁一樣,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哈哈哈,你就死了這條心吧。我們中原人是懂得孔孟之道的,雖然會出現諸多武林敗類,但作為習武之人,我是不會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我父親嶽不群的確是偽君子,是大奸大惡之人,但他也沒有做過出賣國家和民族之事。

哈赤翁好說歹說了小半天,見嶽靈珊仍然油鹽不進,韃靼二王子終於親自登場,親自勸說岳靈珊為其效力。嶽道長,你如今在終南山修道,可知當年全真教之事。當年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之後,豪傑輩出,全真七子皆是名滿天下的修道之人,自長春子丘處機投靠我蒙古人之後,得以在大都傳教,一時全真教派興起,名滿天下。若嶽道長投靠我韃靼人,比=必能如當年的王重陽和丘處機一樣,建立不可一世的教派,我韃靼二王子願幫助您,重整重陽宮,讓您做真正的終南山主任。

多謝二王子美意了,我嶽靈珊之所以選擇修道,只為超度蒼生,絕不為一己之利。再說了,我嶽靈珊非當年的丘處機,而您韃靼二王子,也絕非當年的成吉思汗。

大膽嶽靈珊,怎可如此同二王子殿下說話,我看你 是活膩了。

二王子殿下,我嶽靈珊說的不錯吧。即便我是當年的丘處機,你們有當年成吉思汗一點樣子嗎?

哈赤翁,不得對嶽道長無禮。韃靼二王子說完之後,哈赤翁只得退下不語。韃靼二王子繼續說道:我韃靼人便是當年成吉思汗的後人,如何做不得成吉思汗。

哈哈哈,非也非也。貧道記得書中這樣說道:長春子丘處機見成吉思汗弒殺,因此為解救蒼生,他在七十高齡之時,應成吉思汗之邀,不遠萬里,前往西域拜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對他禮遇有加,視為當世神仙,成吉思汗對他言聽計從,放下了很多無辜的殺戮。因此長春子丘處機此行解救了無數生靈。同時也讓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的大軍博得愛民如子的美譽,為後來的大元江山打下了基礎。請問二王子,您這就要讓我嶽靈珊和徒弟們灰飛煙滅了,難道能與當年的成吉思汗相比嗎?

嶽靈珊說完之後,羞愧難當的韃靼二王子繼續說道:哈哈哈,非常之時,得用非常之法,還請嶽道長莫怪。不過只要你答應,在小王麾下效力,小王會讓你享受到當年長春子丘處機般的待遇。

罷了罷了,當年的長春子丘處機,雖然是為了天下蒼生,幫助蒙古人和大元朝建立功業,亦是我等習武之人楷模。但我嶽靈珊永世不忘母親教誨,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我可以學當年的王重陽,起兵抗金。但絕不學當年的丘處機,為了天下蒼生,為蒙古人效力。我生是大明朝的人,死是大明朝的鬼。即便今日我和我地弟子們灰飛煙滅,也絕對不會出賣大明江山,為蒙古韃子效勞的。

好啊,敬酒不吃吃罰酒。嶽靈珊,你就別怪我蒙古韃靼人心狠手辣了,弓箭手準備。韃靼人二王子說完之後,數百弓箭手對準嶽靈珊和她的徒弟們,只等二王子一聲令下,便可將她們萬箭穿心,泰山派、衡山派等數百叛徒也拔劍而起,隨時聽從韃靼二王子的號令。嶽靈珊武功高強,本可以逃脫韃靼人的追殺,但她不忍心讓弟子們就這樣死去,於是決定與弟子們一同赴死。她們數十人端坐在王重陽和全真七子靈前,口唸道教真經,毫無畏懼。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韃靼二王子舉起令牌,正要下令射殺嶽靈珊等眾人。嶽靈珊突然大聲說道:只學王重陽,不做丘處機,生是大明之人,死是大明朝之鬼。她的徒弟們也發出同樣的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