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週日。

距離上午第一節課開課,還有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突然,班上傳來一則訊息——三診考試的成績單已經出來了。

據說,剛剛他經過老班的辦公室門口,正好聽到老班與其他班級的語文老師(班主任)討論這個話題。聽老班的語氣,那興奮的勁頭,和跟其他老師炫耀的得意,我們班這次考試的成績必然超出了他的預期。

此訊息一出,全班同學都陷入了熱議。

教室裡的同學們,三五成群熱烈討論著,氣氛變得既緊張又充滿期待。

有的同學雙手緊握,眼神中閃爍著不安與渴望交織的光芒,彷彿在祈禱自已的分數能夠不負所望。

而有的則故作鎮定,嘴角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心裡或許已經暗暗盤算著如何慶祝即將到來的好成績。

我的座位旁邊,幾位同學正興致勃勃地聊起三診成績的話題,我也尖著耳朵在聽。

“你們說,這次三診,咱們班誰能得第一啊?”一位同學問道。

“那還用說嗎,肯定是陳明唄!”另一位同學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按理來說,陳明的機會是要大一些。不過我聽說,曾雲鵬這段時間可是拼了命地去學習,以前週末下午放假,他都去網咖打打遊戲啥的,最近幾周可是很早就到教室學習了。”旁邊一位女同學回複道。

“曾雲鵬有機會,我聽說他在這次三診中,數學可是有自信能得滿分呢!”有同學補充道。

“曾雲鵬有機會得滿分?這個訊息已經不全面了,咱們班這次可是至少有四位同學有機會得滿分!”一位前幾天參與了到醫院看望李老師的班委說道。

“哇~是誰啊,這麼猛?”

“真的嗎?這次的題雖然比以往簡單一些,但要拿滿分,也沒有那麼容易吧!”

“天啊,學霸們的世界我不懂!”

“我還在為自已能考120分而沾沾自喜呢,結果,冒出來這麼多滿分選手。”

其他同學紛紛表達了自已的震驚。

“所以啊,咱們班三診考試的第一名花落誰家還猶未可知呢!”班委同學又補充了一句。

“是啊!是啊!!也不知道這次咱們班的學霸們,都能在全校取得怎麼樣的成績。”

“他們能取得多好的成績,我倒並不是太關心。羨慕?嫉妒?讚揚?不不不,與其把關注的點放在他們身上,不如多關心下自已的成績吧!”

這話一出,氛圍頓時一滯。

同學們聊天熱情大減,漸漸停下了討論。

其實,不是同學們不關注自已的成績。

只是,借其他話題,轉移自已的注意力而已,神經可不能一直緊繃,那樣會出問題的。

不過,可惜,這樣的好氛圍被一位低情商的同學給破壞了。

剛剛,劉薇見我“偷聽”其他同學的聊天入了迷,並沒有打擾我。

現在,那邊的聊天已經基本落下帷幕,她才找到我,想要分享她的心情。

“終於要公佈成績了,好激動啊!啊啊啊!!不過,心頭還有點緊張是怎麼回事?”

“哈哈哈,塵埃落定之前,緊張是必然的嘛。不過,我們之前不是估過分了嘛,你就放寬心吧,相信自已,一定能上620分的!”我寬慰道。

劉薇俏皮一笑,說道:“好,相信自已的努力,更相信你的判斷,嘻嘻~”

隨後,她接著道:“其實,相較自已的成績,我更加好奇你的。這次你能考多少分?能在年級第幾的位置?我可是知道的,你絕對是毫無懸念的班級第一,說不定總分比曾雲鵬高好幾十呢,對吧,對吧?”

聞言,我一邊用手指輕輕戳了戳劉薇的額頭,一邊笑著說道:“哈哈哈,高几十分?哪有那麼誇張,這你可是高估我了,別個曾雲鵬也不是吃素的好不好!不過嘛,班級第一我倒是有這個自信的。”

說到最後,自信班級第一這事兒,我有意放低了音量,以免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造成不好的影響。

很快,上課鈴聲響起,任課老師踩著鈴聲走進班級。

見老師到來,班級裡的嘈雜聲才漸漸消散。

這節課上,老師帶著同學們走未完成的複習進度,並沒有涉及三診的內容。

“張晉,都好幾分鐘了,還在走神呢?”

“劉山、李江,你們倆聊什麼呢那麼攢勁?”

“張飛,眼睛一直盯著窗外,看美女嗎?在哪裡,指給我一起看看呢。”

“鄭青青,你雙眼皮一直在打架你曉得不,怎麼不去調解一下矛盾??”

……

老師連續點了好幾個不在學習狀態的同學,他們也都相繼站了起來。

老師的點名讓我一激靈。

剛剛我的學習狀態也並不好,心裡念著三診的成績,總是走神。

還好,老師沒有發現我的異常,我在心裡慶幸。

當然,也可能是老師放過了我吧,前面有點“殺雞儆猴”的意味在裡面。

不論真相如何,這番舉動,也確實讓我精神一震,精力完全集中了。

只聽老師苦口婆心說道:“距離高考只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不,準確來說,只剩下22天了,希望同學們將精力投入更加密集和高效的學習中,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以及針對弱項的強化訓練。成績優異的同學,不要放棄這段時間,你可以更上一層樓,哪怕是提升一分,提升兩分,也可能是制勝的關鍵;基礎較差的同學,這段時間利用好了,或許會讓你發生質的變化。”

“不是純粹安慰你們,這樣的學生不是沒有哦~前幾屆我有個學生,二診、三診成績夠不上三本線,別人高考成績就能上二本線,最後走了一個成都的二本院校。”

說罷,他看了看站著聽講的同學,說道:“好了,都坐下吧!我寧願你們在這二十多天裡,多流汗,也不希望你們在拿到高考成績後再去流淚。”

這番教育,讓不少同學的心靜了下來,這堂課程的學習氛圍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