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真是大開眼界了!”聞聲不禁感慨道。
“智明師父你那個顯化的是真的佛國淨土嗎?”
“阿彌陀佛,不過是神通罷了,那些都是小僧自己想象出來的而已,並非真正的淨土。”
“想象出來的?”聞聲疑惑的問道。
“沒錯,這是我們淨土宗的秘法神通——靈臺佛國!於靈臺處觀想佛國,與人作戰之時便可顯化而出。”
“原來是秘法神通,我說智明師父怎麼會打誑語呢!不過這靈臺佛國的景象還真是壯觀啊!”聞聲有些羨慕地說道,“可惜在下修行至今,一點神通都不會!真是令人羨慕啊!”
“阿彌陀佛,聞施主不必羨慕,聞施主如今才登堂境,等達到通神境就可以施展了!”
“必須要到通神境嗎?”
“沒錯,聞施主不知嗎?”
“在下確實不知。”
“這,小僧看聞施主的修為紮實,不似那般野路子,聞施主的師門沒有講過這些嗎?”
“呵呵,實不相瞞,在下和野路子也相差不多。”
“這是何意啊?”
“我的那個師父就教了我修行功法,修行境界這些事情還是我前些日子遇到的一位朋友告知的,就更別提什麼神通了!”
“阿彌陀佛,竟是如此情況,聞施主的師門還真是奇怪呢,不知聞施主師出何門啊?”
“呵呵,智明師父是第二個問我這個問題的,在下無門無派,就一個種莊稼的師父。”
“哦,呵呵,那還真是有趣呢,一位莊稼漢竟然教出聞施主這樣一位半步通神的高手,這不知道該說是這位莊稼漢深藏不露,還是聞施主天賦異稟呢!”
“別提了,我那便宜師父,教了我心法之後,就讓我一個人在那練,我也是沒得對比,也就一個人這麼稀裡糊塗的練過來了。”
“阿彌陀佛,有趣啊,有趣!”
“呵呵,你這什麼師父,我看他根本就是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換成本小姐早就把他換掉了!”胡玲玲忽然說道。
“胡小姐,在下身在窮鄉僻壤,可沒有你這條件,再說了,在下的師父雖說是個甩手掌櫃,但也是我的修行之路的引路人,對我有著十多年的教育之恩,我們之間感情還是不容置疑的,這與胡小姐那些師父可不一樣,胡小姐可能無法理解。”
“切,誰稀罕!”胡玲玲不屑的說道。
“我看聞兄這位師父想必是個世外高人,按聞兄的說法,只是教個心法,就讓自己一人練,聞兄還能練成如此境界,可見聞兄的師父眼界之高,正所謂因材施教,若是功法不適合,練死了恐怕也只是個明勁高手。”曹東陽接茬說道。
“哈哈,曹兄就難道沒想過是在下天資過人?”
“呵呵,聞兄自然是天資過人,但是師父的教導也是很重要的,畢竟修行是一步一個坎,若是沒有人指導,走火入魔恐怕也是難免,而聞兄的師父確實很少教導,說明他教的功法是十分貼合聞兄的,若沒有很高的眼界,如何能看的如此長遠。”
“阿彌陀佛!”智明也點頭表示同意。
“曹兄言之有理!回想起來,這十多年的修行確實沒有遇到太多的瓶頸。”
“不過,現在卻是卡在登堂境巔峰了,師父也不在身邊,哎!”聞聲嘆了口氣。
“對了,智明師父你不是通神境嗎,哦,不對,是一來境!那你知道怎麼晉升通神境嗎!”
“阿彌陀佛,佛門的修行體系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天下萬法,皆是殊途而同歸,荀子有云:千舉萬變,其道一也,莊子也說:不離於宗,謂之天人,我們佛家也說緣起性空之說。”
“所以雖然體系不同,但聞施主既然問我通神之境的晉升之法,小僧也只好說一說當年步入四果境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對聞施主有些幫助。”
“在下願聞其詳!”
“在我們佛門想要從緣覺境突破到四果境,是必須要領悟一條羅漢之道的,領悟羅漢之道,以此道證羅漢果,方能成就四果境。”
“羅漢之道?”聞聲皺著眉頭,“曹兄,你再說說儒家的修行之法。”聞聲又向坐在一旁的曹東陽詢問道。
“聞兄問我一個尚未步入正氣境的人,就不怕誤入歧途嗎?”
“曹兄就不要謙虛了,只管說出來,就當是互相探討了。”
“好,既然如此,我就說一說我的一些淺見了,儒家之正氣境,修的是浩然正氣,需引天地之間浩然正氣入體,以身養氣,方成正氣境。”
“曹兄你這些之前都說過了,那這浩然正氣又如何引入體內呢?”
“聞兄莫急,聞兄可是浩然正氣從何而來?”
“從何而來?在下不知。”
“從天地萬物而來!天地萬物皆有其氣。這就是我們為何要格物,從理學來講,格盡一物之理,便能引一物之氣。”
“那格心呢?”
“呵呵,聞兄莫非忘了?格物是為求得天理,格心亦然,不過一個是外求,一個是內求,人之悲歡之情皆是天理,格心求之,亦是求理,求得一理,可以引一理之浩然正氣!”
“一理便是一氣?羅漢之道?”聞聲思索著其中的奧妙,一時失了神。
“喂!你這傢伙是不是忘記了一個人啊,怎麼不問問本小姐呢?”胡玲玲氣呼呼的說道。
“喂!本小姐和你說話呢!”胡玲玲看聞聲不理睬她,便又大聲喊道。
“啊,你說什麼?”聞聲忽然驚醒。
“哼,我說你怎麼不問問本小姐?”胡玲玲一字一句的重複道。
“呵呵,好,那請問胡小姐有何高見?”聞聲一臉不以為意的問道。
“你這什麼態度啊,本小姐家可是有好幾位通神境的高手的,他們可都給本小姐講過不少的,你不想知道,本小姐還不講了呢!”
“好好好,是我的不對,我給胡小姐道歉,還請胡小姐原諒,不吝賜教!”聞聲拱手行禮。
“這還差不多!我跟你說,就我家那幾個通神境的客卿,打小就告訴本小姐一句話,貪多嚼不爛,最好要精通一道,要麼就是使劍,要麼就是打拳,要麼就是其他,不然啊,很有可能一輩子也就是個登堂境了。”
“精通一道!佛門是要領悟一道,儒家是要格一物之理,莫非是要確定一條今後要走的道路?”聞聲又陷入沉思。
“咳咳,聞兄,天色不早了!”
“嗯,天色不早了?”
“是啊!”聞聲一拍腦袋。
“差點忘了,還有吳劍鳴這檔子事!”聞聲也是醒悟過來了。
“智明師父,我們今天就先回去了。”聞聲站起身來,拱手行禮。曹東陽和胡玲玲隨之也都一同站起身來行禮。
“阿彌陀佛,聞施主、曹施主,胡施主,諸位請自便。”
“好,曹兄,胡小姐,我們先回書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