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造化鴻蒙之前,“一道”本源之中,萬千道法尚未開闢,卻以“地水火風”四大創世本源洐化出四尊至高無上的創世元靈。
分別是火之真君陸壓,水之正神混鯤,大地之母女媧,風之道尊鴻均。本應由這四大道君開天地之造化。一由“原初地球”跨時空而來的真靈卻與陸壓道君合而為一。
由此,造化鴻蒙之時,陸壓道君暴起出手,斬道飛刀直取三大道尊真靈。
此斬道飛刀,卻正是陸壓道君的本源至寶,三色神光飛出,釘住真靈、元神、肉身,而後神芒斬出,萬法皆休。
三大道尊眼見要被陸壓釘死,皆是祭出本源,掙脫神光,真靈逃向剛剛造化出的鴻蒙。
見此,陸壓道君也是收起地風水三道本源,將殘餘的本源煉化為陰陽鴻蒙珠,隱於虛無之中。
原來,陸壓道君歸一之後,瞭解到了諸天萬界,無限宇宙的存在。並且在這些世界中,還混得不怎麼樣,就連斬道飛刀都掉級成了斬仙飛刀。很明顯是大道爭鋒之中不斷被斬,導致淪為量劫的祭品。
於是就有了陸壓道君襲殺另外三大創世元靈的場面。奪取創世本源,證道歸一,這便是陸壓道君的選擇。
……
關於陸壓道君的由來,眾說紛紜。首先,祂是原創於《封神演義》,是其中的一介大羅散仙。並沒有正面擊敗大羅的場面,甚至被三霄娘娘用法寶克了一下。卻又更顯現出陸雲道君的神秘,縱使泥丸宮被釘,卻仍然輕鬆逃脫。
並且,陸壓道君出場便說了,祂家住崑崙山,卻又與三清這種證得大羅彼岸的大能相對。單純拿出來吹個牛逼?這修仙界因果顯化啊!
於是在洪荒流的推動下,便誕生了,創世元靈、小金烏、五行火之精(如鎮元子一般)、朱雀神火化形等等諸多說法。關鍵就是,祂屬於是出場逼格大,而且每次都是突然跑出來幹一件大事。
這裡說一下,《封神演義》、《西遊記》這兩本上古神魔小說之源,都是以民間傳說、道教、佛教進行創作的。但是不能歸於哪一派。
就比如說,道教,首先三清就用的老子和盤古為模板。再者,道教也從來沒有成為華夏正統。所以,洪荒沒必要拿道教說事,人家跟他有關係,但是不大。
境界:
仙人之下,自有諸多變化。
地仙,天仙,玄仙,真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混元金仙(準聖),混元大羅金仙(聖人),混元無極大羅金仙(天道境),大道境,大道道尊,無量大道,道。
準聖和混元金仙區別在於世界限制,聖人是混元大羅金仙,混元大羅金仙不是聖人。聖人指的是果位加境界,混元大羅金仙單純的境界,就是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別。
仙帝一般歸為大羅金仙,東王公就是最正統的仙帝,東華帝君,統率仙帝。正常世界中他到死,也就是個大羅金仙罷了。
世界等級
位面,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唯一真界,混沌界,鴻蒙界。
初始洪荒屬於至高世界,在唯一真界和混沌界之間。之後變化,要看先天神魔和先天神聖怎麼完善天地法則、教化眾生。
……
於虛無之中,陸壓道君只是在煉化本源以求證道之機。三千道靈的大道之爭完善與祂無關。至於鴻均、女媧、混鯤的因果如何?陸壓道君表示,一次大道爭鋒、一次開天量劫,再死兩回,也不知道記憶被斬去多少了,到時候再說。
於是“鴻蒙判,混沌出,大道隱。”虛無都為之震撼,陸壓道君卻仍在鴻蒙珠之中悟道。又一日,盤古斬盡三千混沌神魔,洪荒天地始開,陸壓道君卻仍在悟道。
鴻蒙珠之中,已經不知道流逝了多少時間。只見裡邊地水火風流轉不息,最後皆歸於一道神火,化為先天道體之形。一個腰別葫蘆,腳踩青蓮,手盤寶珠,身火紅羽袍的青年出現。這便是陸壓道君。
歷經無數時光,終於證道成功,超脫於無量時空之上。卻是如此的淡薄。不像別人,成個仙,要屠盡世間人,戰便三千帝,歷盡無數劫,方才於紅塵路上得見一縷光明。
陸壓道君的證道,就只是這樣簡簡單單的萬法歸一,一道化身而出罷了。至於劫?超脫時間、命運、因果三大長河之上,誰又能給祂定劫?既承華夏之天恩,當歸造化於聖朝,陸壓道君一眼掃盡諸天萬界。萬物流轉之間,身已在洪荒之中。
“居然是龍漢量劫時期,有意思。”
“這混鯤竟然還活著,日後或許還能再聚首。”
“不過混鯤倒是挺尷尬的,北海苦寒之地,三個準聖強者湊不出一個先天靈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