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還在繼續……

張雨菲每天穿梭在校園的各個區域~教室、練琴房、舞蹈房、食堂、寢室……

自從來到這所學校,張雨菲就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因為養父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惡化,養母的身體也漸漸變得不太好。

張雨菲每次回家,歸心似箭,離家時又依依不捨。

開往城裡的班車,不是很多,大多數要去車站等待,唯一一輛經過張雨菲家門口的那趟車,必須要起早,在家門口提前等待,因為司機得繞路,才能帶上更多的乘客。

有一次,由於沒有及時趕到路邊,中巴車很快就一閃而過,根本來不及招手,那種自責和瞬間的失落感,久久不能平復。

直到司機師傅長年累月的多次經過,也悄悄記住了這位等待的姑娘,每次汽車快要駛來時,司機師傅總會遠遠地提前鳴笛。

所以,張雨菲天不亮就得起床準備,特別是冬日的清晨,氣溫驟降,總是凍的人瑟瑟發抖。

無論春夏秋冬,張月華經常提前起床,看到養母彎曲的後背,歲月的痕跡每每重現在張雨菲的腦海裡,令她心酸無比。

記得有一天清早,天氣很冷還下起了大雨,張月華緩慢地起身,嘴裡一遍又一遍囑咐著張雨菲要帶的物品,匆忙的張雨菲邊收拾邊回應:

“媽媽,你不要起來,好好休息,要帶的東西我都記得。”

張月華微笑說:

“我不困,早都醒了,也睡不著,你收拾你的,我忙我的。”

“滴滴……滴滴……

遠處傳來好幾聲汽車的喇叭聲。

張雨菲顧不上跟養母說話,趕緊跑到馬路邊。嘴裡忍不住說起來:

“車來了,車來了!”

張雨菲踮起腳跟,向著汽車遠遠的招手,很快汽車就來到了身邊,司機師傅也提前打著轉向燈穩穩停下。

張雨菲眼見來不及跟養母告別,便拿著行李快速上了車。

這時,年邁的張月華顫顫巍巍的從家裡走出門,打著雨傘,目送著汽車離開,邊看邊抹著眼角的淚水。

車窗裡,張雨菲看到這樣的情景,心如刀絞,忍著淚水,通紅的眼睛不斷的看著窗外,努力分散著內心的情緒。

每當聽到養父狀態不好時,張雨菲瞬間消沉,她有心無力,只能時刻在心裡祈禱著養父母安然無恙。

她再也沒有當初的嫌棄,相反,在學校的日子裡,只要安靜下來,總會無時無刻地思念著家,想念病床上期待的眼神,想念那慈祥的面容和關懷……

張雨菲覺得,這個世上除了養父母,沒有人再會真心疼愛她了。

在姐妹們面前,張雨菲盡力偽裝自己的情緒,不想被她們發現,誰也不能感同身受,張雨菲不想把自己的不愉快帶給身邊的人,其實背地裡不知哭了多少回。

對於學習,張雨菲的每門成績都很突出,基本不分上下,經常得到各科老師的表揚。

當初選擇幼教也算是選對了,每門學科很豐富,畫畫,舞蹈,鋼琴……這些是張雨菲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其中,舞蹈成了張雨菲最擅長的技能。

雖然她從小沒有受過專業的培養,但她的身材比例無可挑剔,身體的柔韌性,每當隨著各種音樂的旋律,張雨菲總能掌握清晰的樂感和嫻熟的節奏感。

因此,舞蹈老師特地建議張雨菲,可以把舞蹈作為專業學習,課下抓緊提升。

聽到老師的建議後,張雨菲信心十足,越發地努力。

薛曼經過上次見網友的事件後,終於消停了很多天。

不過,她總愛聽著同學傳出的各種八卦,經常樂的哈哈大笑,還會時不時的說給張雨菲聽。

張雨菲在薛曼長期的影響下,漸漸變得開朗起來,對一些新奇的事物也充滿著好奇,只不過每回都是薛曼在她耳邊呱呱地解說,張雨菲習慣性的左耳聽右耳出

這天~

薛曼迫不及待地來到張雨菲身邊,訴說著一件意外的訊息:

“雨菲,咱們班某同學打胎了!”

“你聽說沒?”

張雨菲一聽,立刻大驚失色,眼睛瞪的大大的,她又連忙看看四周,眼見沒人,提醒著薛曼:

“你別胡說八道,這種事不能亂說!有損別人的名節。”

薛曼翻了翻白眼,不以為然:

“你還真是鄉巴佬,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什麼不能說!”

“而且這事有什麼稀奇的,我親眼看到那個女生,每到週末晚上就去外面玩,校門口還有幾個男生騎著摩托車等她,還對她吹口哨呢!”

聽完薛曼的話,張雨菲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薛曼又一本正經地說:

“這次肯定是真的,而且又不止我一個人說,是她寢室的人傳出去的,況且那女生最近都沒上課你沒看見嗎?”

“她明明就在寢室為什麼不去上課,平時跟她要好的朋友,最近都在輪流給她打飯,幫她洗衣服!”

聽了這麼多,張雨菲開始匪夷所思……

這事看起來不像是空穴來風,張雨菲最近也覺察到那個女生的異樣,算算她有兩個星期沒上課了,有一回看見她裹著厚衣服去衛生間,臉色蒼白,按說正常生病應該去醫院才對。

不久後,班級裡不斷傳播起來……

有人說:“平時看著文文靜靜挺淑女的,沒想到在外面這麼狂野!

還有人說:“這女的一輩子完了,年紀輕輕就被小混混給糟蹋了,她爹媽知道肯定要被她氣死,臉都丟盡了!難怪不敢告訴她家人,偷偷摸摸躲在寢室裡!”

還有的人說……

大家議論紛紛,張雨菲實在聽不下去,就躲著那些人。

她從小在養母身邊早已耳濡目染,類似的事件聽過很多,經常聽養母說:

“誰誰家的小姑娘,十幾歲就到處招搖,不聽父母話跟人家男的跑了,結果人家父母不喜歡她,男的還打她,懷著孕就被趕出來了,我要是她媽媽,非把她的腿打斷趕出去,不聽話的孩子要她丟人現眼乾嘛……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每回張雨菲聽完養母的描述和惡狠狠的指責,都會一邊吃驚一邊膽怯,她覺得養母說的很對,自己一定不能變成那樣的人,也深怕因為犯錯會被趕出去。

不得不說,張月華獨特的言傳身教恰到好處,時刻影響著張雨菲,也讓她覺得,作為女孩子,要懂得自尊自愛,學會禮義廉恥,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這一次,那個同學打胎的事件,再次重新整理了張雨菲的人生觀。

她不想跟其他人一樣議論那個女孩。

張雨菲覺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那個女生犯下如此過錯,必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平時的關懷和教育,自身的修養和見識,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輿論和壓力,那個女生的身體和心靈上也許會遭受著雙重痛苦。

但做錯事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畢竟這樣的事,在大眾的眼裡終究不會被諒解,一個女孩的名聲尤為重要。

時代在進步,人們對開放式交流也逐漸改觀,不過,在張雨菲的心裡,始終牢記養母的教導,保護自己,不讓任何居心叵測的人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