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節

讀誅仙所感

那年八月貴為仙

鳳凰臺下斬落泉

萬千風雨從頭過

一切相知不能還

賞析:那年八月貴為仙:這句話描繪了一個特殊的時刻,八月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季節,而“貴為仙”則暗示了詩人在這個時刻感受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鳳凰臺下斬落泉:這句話描繪了一個壯麗的場景,鳳凰臺是傳說中神話中的仙境,而“斬落泉”則暗示了一種豪邁的氣勢和決心。

萬千風雨從頭過:這句話表達了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風雨代表了困難和挑戰,而“從頭過”則表達了一種堅強和樂觀的態度。

一切相知不能還:這句話表達了對過往的珍惜和懷念,相知是一種珍貴的情感,而“不能還”則表達了一種無法回到過去的遺憾和無奈。

整首詩透過對時間、空間和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豁達和堅定的心態。

第三百五十九節

相思

八萬裡雲和月

十年間汝和風

唯有相思不寧

滿頭白髮徒生

賞析:八萬裡雲和月:詩人以“八萬裡”來形容遙遠的距離,雲和月則是代表著詩人與所思念的人之間的聯絡。這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之情。

十年間汝和風:詩人用“十年”來表示時間的長久,汝和風則是指所思念的人。這句表達了詩人對所思念的人與自已之間的情感糾葛。

唯有相思不寧:詩人表達了自已對所思念的人的深深眷戀之情,相思之情讓他無法平靜,心緒不寧。

滿頭白髮徒生:詩人用“滿頭白髮”來表達自已因為思念之情而導致的憂傷和蒼老。徒生則是指徒勞無功,表達了詩人對於思念之情的無奈和無法擺脫的痛苦。

整首詩透過對雲、月、風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所思念的人的深深眷戀之情,以及思念之情帶來的痛苦和無奈。詩人透過這些意象,將自已內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感受到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

第三百六十節

紀念1949年的毛主席

萬里霞光天國照

十方風雨欲來調

不知人間新主到

且看今朝紅日高

賞析:這首詩以毛主席為主題,表達了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萬里霞光天國照十方”,這句話描繪了毛主席的偉大光輝,如同天國的光芒照耀著整個大地。

“風雨欲來調不知”,這句話暗示著風雨即將到來,但毛主席的精神和思想將會引領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人間新主到且看”,這句話表達了對毛主席作為新主的期待和信任,希望他能夠領導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朝紅日高”,這句話象徵著毛主席的光芒照耀在今天,為人民指明前進的方向,為國家帶來希望和力量。

整首詩透過對毛主席的讚美和敬仰,展現了作者對毛主席的深切感情和崇高評價。

第三百六十一節

夕觀

昨夜銀漢些抖落

此時黃昏日稍挪

萬劍長輝傾世過

飛花一隱墜天河

賞析:昨夜銀漢些抖落:詩人透過描繪銀河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銀漢抖落的意象,暗示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

此時黃昏日稍挪:詩人在描述黃昏時分的景象,暗示了一種過渡的狀態,既不是白晝也不是黑夜。這種過渡狀態也可以被理解為人生的轉折點或者變化的開始。

萬劍長輝傾世過:詩人透過描繪萬劍長輝的景象,表達了壯麗的氣勢和激烈的場面。萬劍長輝的意象,暗示了人生中的挑戰和困難,需要勇氣和毅力去面對。

飛花一隱墜天河:詩人透過描繪飛花墜落的景象,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飛花墜落的意象,暗示了人生的終結和生命的輪迴。

整首詩透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抽象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生命無常和人生挑戰的思考和感悟。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和思考。

第三百六十二節

隨筆

白頭鳥,落枝頭,鳥去枝悠悠,恰似心間一抹淡淡愁,欲去還不休,欲止風還愁,怎個頭?

賞析: 這首詩以白頭鳥為引子,描繪了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白頭鳥落在樹枝上,輕輕飛走,留下了一種淡淡的愁緒,彷彿是心中的一抹淡淡憂愁。 欲去還不休,欲止風還愁。 詩人表達了一種無法擺脫的離愁之情。無論是想要離開還是停留,都無法擺脫內心的憂愁。這種矛盾的情感使人感到無力和無奈。 怎個頭? 最後一句“怎個頭”是詩人對自已內心矛盾情感的反問。他不知道如何解決這種離愁之情,無法找到出路,只能在痛苦中徘徊。 整首詩透過描繪白頭鳥的離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之情。詩人透過對自已內心矛盾情感的反思,展現了一種無法擺脫的憂愁和無力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

第三百六十三節

隨筆

東風此夜花無落

明月那廂應有閒

吾去邀來常相會

寂寞空亭獨自安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於寂寞的感受以及對於相聚的期待。

首句“東風此夜花無落”,透過描寫東風輕輕吹拂花朵不落的情景,展現了夜晚的寧靜和安詳。東風輕輕吹拂花朵,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柔和的氛圍。

接著,“明月那廂應有閒”,詩人用“明月”來象徵遠方的朋友或愛人,表達了對於對方的思念和期待。明月在遠方,應該也是空閒的,這裡暗示了詩人對於與對方相聚的渴望。

“吾去邀來常相會”,詩人表達了自已主動去邀請對方相聚的決心和熱情。這句話中的“吾”和“邀來”都顯示了詩人的主動性和熱情,希望能夠與對方常常相聚。

最後一句“寂寞空亭獨自安”,表達了詩人在等待對方的過程中的寂寞和孤獨。空亭是一個寂靜的地方,詩人在這裡獨自安靜地等待著對方的到來,表現出了一種期待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透過對於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於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於與遠方的朋友或愛人相聚的渴望和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於寂寞的感受和對於安靜的追求。整體氛圍溫馨而寂靜,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