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滄海月明
夢迴大唐!跟李白對詩! 新詩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三百三十一節
相思
半朵梨花牽淚線
一江風雨渡搖船
誰攬相思空如夢
兩三飛鳥落人間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悽美的畫面,透過梨花、風雨、船和飛鳥等元素,表達了相思之情和人生的無常。
首句“半朵梨花牽淚線”描繪了一朵梨花在風雨中搖曳的形象,梨花被比作淚線,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眼淚。
接著“一江風雨渡搖船”一句,表現了江面上風雨交加的景象,搖船的動作更加突出了風雨的猛烈,也暗示了人生的坎坷和波折。
“誰攬相思空如夢”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相思之情的無奈和無力,相思之情雖然深切,卻又如夢一般虛幻不實。
最後一句“兩三飛鳥落人間”則描繪了幾隻飛鳥落在人間的場景,飛鳥被比作飄泊的靈魂,落在人間,也暗示了人生的彷徨和迷茫。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相思之情和人生的感慨,展現了一種悽美的情感和哲理。
三百三十二節
夜別
十萬青山妝碧月
一江流水獨自別
落花有意隨風去
不向人間幾回歇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優美的山水畫面,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神秘。
首句“十萬青山妝碧”描繪了青山的蒼翠和碧綠,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接著,“月一江流水獨自別”表現了月亮和江水相互輝映,形成一種孤獨的景象,給人一種深沉的感受。
“落花有意隨風去”這句表現了落花隨風飄散的意境,展現了自然界的無常和變化,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
“不向人間幾回歇”這句表現了落花不停地飄落,不停地變化,不停地演繹著自然界的美麗和神秘,給人一種無窮的遐想。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界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神秘,給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神秘。
三百三十三節
緣
無事念轉珠
珠轉心不轉
轉珠不轉心
如此心自安
賞析:無事念轉珠 這句話表達了一種心境,即在無所事事的時候,心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念頭,如同轉動的珠子一樣。這種念頭可能是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期待,或者是對當下的感悟。這種念頭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轉動的珠子一樣,無法停止。
珠轉心不轉 這句話則表達了一種心境的轉變,即雖然念頭在不斷地轉動,但是心卻保持著平靜和安寧。珠子在轉動,但是心卻不受其影響,保持著一種超脫和冷靜的狀態。這種心境的轉變,體現了一種內心的堅定和穩定。
轉珠不轉心 這句話則表達了一種心境的自我控制,即雖然念頭在轉動,但是心卻能夠保持著不受其干擾的狀態。珠子在不斷地轉動,但是心卻能夠保持著平靜和安寧,不受外界的影響。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體現了一種內心的堅強和自律。
如此心自安 最後一句表達了一種內心的平和和安寧,即透過控制自已的念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當念頭不再影響心靈時,心靈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安定下來,達到一種內心的平和狀態。這種心境的安寧,是透過自我控制和調節而達到的,體現了一種內在的力量和堅持。
三百三十四節
待逢
殘書半卷夢
滄海月獨明
只待長空破
且與照今生
賞析:\"殘書半卷夢\",表達了作者對殘缺書卷和虛幻夢境的感慨和思考。殘書象徵著歷史的遺留和文化的傳承,半卷則暗示著未完成的故事和未知的未來。夢境則是一種虛幻的存在,常常讓人感到迷茫和不確定。
接著是\"滄海月獨明\",這句話描繪了滄海中孤獨的明月。滄海象徵著浩瀚無垠的世界,而明月則是照亮黑暗的光芒,寓意著希望和堅強。作者可能透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孤獨和堅強的理解和認同。
\"只待長空破\"這句話暗示著作者對長空的期待和渴望。長空代表著廣闊無垠的天空,破則意味著突破和突破束縛。作者或許希望能夠突破現實的限制和束縛,追求更高更遠的理想和目標。
最後一句\"且與照今生\"則表達了作者對今生的珍惜和感慨。照亮今生,可能是指作者希望能夠在當下珍惜和把握每一個時刻,不留遺憾和遺憾。也可能是指作者希望能夠在今生中找到自已的價值和意義,不負此生。
整首詩透過對殘缺書卷、虛幻夢境、孤獨明月和長空突破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或許在追求理想和突破束縛的同時,也珍惜和感激當下的生活,不忘初心,照亮今生。
三百三十五節
相思
明月隱大江
殘夢照身旁
秋風不覺起
飛花處處揚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月光在大江上隱約閃爍,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作者用“明月隱大江”一句開篇,巧妙地描繪了月光在江面上的倒影,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
“殘夢照身旁”一句則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彷彿是在回憶著逝去的夢境,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憂傷。作者透過這句話,將自已的情感融入到了自然景色之中,使整首詩更加富有情感。
“秋風不覺起”這句話描繪了秋夜的寂靜,風輕輕吹拂,帶來一絲涼意,讓人感到清爽寧靜。作者透過這句話,將秋夜的氛圍描繪得淋漓盡致,讓讀者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到了秋夜的寧靜和清涼。
最後一句“飛花處處揚”則表現了風吹花落的景象,花瓣在風中飄揚,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這句話透過描繪花瓣飄落的場景,使整首詩更加生動和具體,讓讀者彷彿看到了花瓣在風中飄揚的畫面。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同時也展現了秋夜的寧靜和清涼。作者透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韻味,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思索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