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長天離境
夢迴大唐!跟李白對詩! 新詩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三百零一節
四月心
遍地梨花應有恨
一夜東風處處臨
起舞翩翩別時影
不悔人間四月心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梨花盛開的場景,表達了梨花在春風中飄舞的姿態和心情。
\"遍地梨花應有恨\",這句話表達了梨花盛開的景象,但作者卻認為梨花應該有所怨恨,可能是因為它們短暫的美麗註定要隨風而逝。
\"一夜東風處處臨\",這句話描繪了春風的到來,使得梨花在一夜之間盛開,處處都能感受到春風的溫柔。
\"起舞翩翩別時影\",這句話描述了梨花在風中翩翩起舞的場景,宛如在告別時光的影子,展現出一種優雅和悲涼的氛圍。
\"不悔人間四月心\",這句話表達了梨花在四月盛開時的心情,雖然短暫,但卻無怨無悔,展現出一種堅強和豁達的態度。
整首詩透過描繪梨花的盛開和飄舞,表達了對短暫美麗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第三百零二節
隨筆
明月不凋萬古情
秋水易逝攬懷風
落花一片思來意
淺淺人間會無聲
賞析:明月不凋萬古情:詩人透過“明月”這一意象,表達了月亮在歷史長河中永恆不變的美麗和浪漫情懷。明月代表著永恆的愛情和美好的情感,不會凋謝,寓意著愛情永恆不變。
秋水易逝攬懷風:詩人借用“秋水”和“懷風”這兩個意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秋水易逝,代表著時間的無情流逝,而懷風則暗示著生命的脆弱和短暫,詩人希望能夠珍惜眼前的美好。
落花一片思來意:詩人透過“落花”這一意象,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過往的思念。落花飄零,代表著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一片落花引發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深深思念。
淺淺人間會無聲:詩人透過“淺淺”和“無聲”這兩個詞語,表達了人世間的虛幻和無常。淺淺暗示著人生的淺薄和虛幻,而無聲則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無奈,詩人希望能夠在這虛幻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靜和淡然。
整首詩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愛情、時間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對世界的獨特見解。
第三百零三節
望涯
攔月寄飛花
煮酒醉紅霞
人間有好事
淺淺望天涯
賞析:攔月寄飛花:詩人透過“攔月”和“寄飛花”這兩個意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月亮象徵著美麗和神秘,飛花則代表著自由和輕盈。詩人希望能夠攔住月光,寄託自已的思念和情感,讓它們隨著飛花一起飄蕩。
煮酒醉紅霞:這句話透過“煮酒”和“醉紅霞”這兩個形象,表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嚮往和追求。煮酒象徵著歡樂和熱情,醉紅霞則代表著美好的景色和情感。詩人希望能夠與朋友共飲美酒,沉醉在紅霞般的美好時光中。
人間有好事: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人間美好事物的感慨和讚美。詩人認為人間充滿了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值得我們去珍惜和享受。這句話也反映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淺淺望天涯:這句話透過“淺淺”和“望天涯”這兩個詞語,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和憧憬。詩人希望能夠輕輕地望向天涯,看到遠方的美好和希望。這句話也反映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遠方的嚮往。
第三百零四節
餘生
攬長天於離境
遷明月於幽亭
起相思於白首
慰秋水在來風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離別之情,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歲月的感慨。
\"攬長天於離境\",意味著作者將天空攬入懷中,暗示著對遠方的眷戀和不捨之情。長天代表著遼闊無垠的遠方,離境則暗示著離別之情。
\"遷明月於幽亭\",描述了將明月遷移到幽靜的亭子中,暗示著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追憶。明月代表著美好的時光,幽亭則象徵著安靜和寧靜。
\"起相思於白首\",表達了在白髮之時依然對遠方思念不已。白首代表著年老,相思則暗示著對遠方的思念和牽掛。
\"慰秋水在來風\",意味著在秋風吹拂下慰藉著心中的憂傷和思念。秋水代表著深情,來風則暗示著遠方的訊息和資訊。
整首詩透過攬長天、遷明月、起相思、慰秋水等詩句,表達了對遠方的眷戀和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對離別和歲月流逝的感慨和悲傷。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抒發內心情感,使整首詩充滿了離別之情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給人以深刻的感慨和思考。
第三百零五節
停
此峰過後再無峰
自是人間第一等
落花不與生聚散
明月難以獻真情
賞析:此峰過後再無峰:詩人透過“此峰”和“再無峰”這兩個詞語的對比,表達了一種無法超越的極致境界,暗示了人生中的某種極致境界或者某種極致體驗。
自是人間第一等:詩人透過“自是人間第一等”這句話,表達了對於某種事物或者某種情感的珍視和珍貴,將其視為人間最高尚的存在。
落花不與生聚散:詩人透過“落花不與生聚散”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無常的生命狀態,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也可以理解為對於生命的無奈和無法掌控。
明月難以獻真情:詩人透過“明月難以獻真情”這句話,表達了一種對於真情的珍視和渴望,暗示了真情的珍貴和稀缺,也可以理解為對於真情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透過對於“峰”、“人間第一等”、“落花”和“明月”這四個詞語的賞析,表達了詩人對於極致境界、珍貴存在、生命無常和真情渴望的思考和感悟,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