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風來燕挽
夢迴大唐!跟李白對詩! 新詩仙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百零七節
問高
貧賤亦逍遙,
何必屈世腰。
明月本無價,
青山問自高。
賞析:這首詩以自由自在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貧賤的坦然和不屈。詩人反問何必屈服於世俗的壓力和身份的束縛,他認為即使貧窮和卑賤,也可以過得自在和快樂。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明月和青山的無價和高遠,暗示了詩人對真正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整首詩呈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態度和追求自由快樂的情感。詩人認為貧賤並不是最重要的,不值得為之屈腰,而真正的價值和高度可以從無價的明月和高遠的青山中得到啟示。詩人透過對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他對內心自由和追求高尚的追求。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意象鮮明,給人一種豁達自由的感覺。透過對貧賤和世俗束縛的反思,詩人表達了一種超越物質和身份的追求,強調了內心自由和追求真正價值的重要性。
第一百零八節
花間寄
獨往花間憶相逢,
不盡心語有誰聽。
一江春水增明月,
半壺濁酒醉清風。
賞析:這首詩以獨自走進花叢之間回憶與他人的相遇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以及對自然和美好的渴望。
首句“獨往花間憶相逢”揭示了詩人獨自一人走進花叢之間,回憶起與他人的相逢。詩人的孤獨與他人的離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他內心的寂寞。
第二句“不盡心語有誰聽”,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失落。他感嘆自己的心靈世界無法得到他人的共鳴和理解,沒有人能真正聽懂他的內心世界。
接下來的兩句“一江春水增明月,半壺濁酒醉清風”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透過春水和明月的形容,表達了詩人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渴望。而“濁酒”和“清風”的對比,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紛擾,他想透過醉酒和清風來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解脫。
第一百零九節
兮兮
風來兮燕挽碧霄
雲往兮渡夢飛遙
人歸兮樂聞山水
月別兮獨想鵲橋
賞析:這首詩的主題是自然與人生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的思索和感慨。
首句描述了燕子挽起碧霄的情景,透過風的吹動,燕子在空中自由飛翔。這裡可以理解為詩人嚮往自由而高遠的境界,同時也暗示了對高飛追求的嚮往。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雲的流動和夢的飛揚,形容了詩人的想象和追求之間的自由流轉。詩人將雲和夢比喻為遠方和遙遠的理想,透過此景描繪了人生的追求和嚮往。
下半首描述了人歸山水的樂趣,詩人迴歸大自然,享受山水之美,感受它們帶來的喜悅和歡樂。這裡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人與自然的融合。
最後一句描述了月亮與鵲橋的別離,詩人在月光下獨自思索,渴望能夠跨越鵲橋與所思念的人相會。這裡表達了對離別和思念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追求。
整首詩運用了流暢而抒情的語言,透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情感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詩意而唯美的氛圍。它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追求的嚮往,以及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