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節

殘花·近代·佚名

花開花落花無悔,

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對曰:

《緣》

緣來不識緣

緣去如線斷

兩頭有接處

怎奈松又半

賞析:《緣》是一首簡潔而深刻的古詩。透過對緣分的描繪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緣分無法預知和無法掌控的感慨和無奈。

首句“緣來不識緣”,透過形容詞的運用,表達了對緣分的不可預知和不可預測。緣分是一種無法預測和理解的力量,它突然降臨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無法預知它何時何地到來。這句詩傳達了對緣分的神秘感和無法掌控的感嘆。

接著,“緣去如線斷”,透過比喻的手法,表達了緣分的突然消失和無法挽回。線斷象徵著緣分的中斷和失去聯絡,緣分消逝時往往是瞬息萬變的。這句詩傳遞了對緣分的短暫和易逝的感嘆,也暗示了對失去緣分的遺憾和無奈。

下一句“兩頭有接處”,透過描寫兩頭有接觸的情景,表達了緣分的迴圈和相互銜接。即便緣分的開始和結束看似斷裂,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是相互連線的。這句詩傳達了對緣分迴圈和生命輪迴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緣分的理解和接納。

最後一句“怎奈松又半”,透過形容詞的運用,描繪了松樹的斷裂和殘缺。松樹象徵著堅韌和永恆,但即便是它也無法避免被傷害和斷裂。這句詩傳達了對緣分的脆弱和無法挽回的感嘆,展示了詩人對緣分易逝性的認識。

第七十一節

虞美人·黃昏又聽城頭角·清·納蘭性德

黃昏又聽城頭角,

病起心情惡。

藥爐初沸短檠青,

無那殘香半縷惱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

清鏡憐清影。

一聲彈指淚如絲,

央及東風休遣玉人知

對曰:

《望秋》

興風逐日浪競流,

四海無歸志不休。

落木紛紛黃昏後,

人影依舊笑江頭。

賞析:《望秋》是一首描繪秋天景色和表達對自由追求的古詩。透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獨立的嚮往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首句“興風逐日浪競流”,透過形容詞的使用,描繪了秋天風起雲湧的景象。風象徵著自由和活力,日象徵著光明和希望。這句詩傳達了對自由追求和對秋天美景的讚美,展示了詩人對追尋卓越和追求理想的渴望。

接著,“四海無歸志不休”,透過四海無歸和志不休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追求和對無拘無束生活的渴望。四海無歸象徵著不受侷限和束縛,而志不休則代表著追求理想和不停止的意志。這句詩傳達了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展示了詩人對追求卓越和追求理想的堅持。

下一句“落木紛紛黃昏後”,透過描繪落葉的景象,展示了秋天的悽美和變幻。落木象徵著衰敗和消逝,黃昏則象徵著夕陽下的遼闊。這句詩傳遞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生命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最後一句“人影依舊笑江頭”,透過描繪人影在江頭笑的形象,表達了對自由和快樂的追求。人影象徵著人的存在和行動,笑象徵著快樂和滿足。這句詩傳達了對自由和快樂的渴望,展示了詩人對追求幸福和追求自由的追求。

第七十二節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唐·盧汝弼

朔風吹雪透刀瘢,

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

一時齊保賀蘭山。

對曰:

夢關園

明月鏡中疑是霜,

寒風陣陣起悲涼。

孤燭無心弄殘影,

夢遇關園不擇陽。

今天看到這首詩有感:至今猶思那年月,那年明月伴君別。

賞析:《夢關園》是一首描繪夜景和表達心境的古詩。透過對明月、寒風和孤燭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孤寂和迷茫的感嘆,同時也傳遞了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

首句“明月鏡中疑是霜”,透過比喻的手法,描繪了明月的清冷和寒冷的夜晚景象。明月反映在鏡中,猶如霜一般,給人一種冷冽的感覺。這句詩傳達了對夜晚孤寂和迷茫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心靈的蒼涼和冷漠。

接著,“寒風陣陣起悲涼”,透過形容詞的運用,進一步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和心靈的淒涼。

下一句“孤燭無心弄殘影”,透過比喻的手法,描繪了孤燭的微弱和殘影的搖曳。孤燭象徵著孤獨和渺小,弄殘影則象徵著不穩定和搖擺。這句詩傳達了對孤獨和不安的感嘆,展示了詩人對內心的脆弱和困惑。

最後一句“夢遇關園不擇陽”,描繪了夢境中花園關閉的情景,不擇陽則表示花園對陽的拒絕和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