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帶著白貓繼續向垃圾場的方向走去。
今天他們的目標是二號垃圾場,因為昨天打聽到二號垃圾場今天有新的機械垃圾傾倒。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撿到更多有用的資源。
兩個月過去了,白貓的傷勢倒是恢復的差不多,但能量恢復的很慢,據白貓自已估計,按照他們現在找能量石的效率來看,距離它完全恢復,少說也得半年。
因為這裡的能量石等級都太低了,大多數都是F級的,幸運的時候會發現一兩個E級的。
一塊F級能量石中蘊含的能量大約能夠一個普通二人家庭十天生活所需,比如水電等耗費的能量。
前提是那塊F級能量石能量充足。
而會被丟到垃圾場來的能量石,能量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損耗,屬於能量石中的低階。
這裡的能量石分為七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S、A、B、C、D、E、F。每一等級的能量石按照能量蘊含的多少又分為三個階段,以A級為例,被稱為A+、A、A-級能量石。
F級能量石的標準為1-100能量值,其中能量值1-60被稱為F-級能量石,61-90被稱為F級能量石,91-100被稱為F+級能量石。
E級能量石中的能量則十倍增長,蘊含著1000能量值。向上依此類推。而每達到等級規定能量值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九十則為下一個階段。
能量石都是自然孕育以及獵殺異獸和異植獲得的,經過一些加工可以被人們使用,也可以被人類和契獸吸收。
而未經過加工的能量石,基本上只能被吸收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能量,並且完全不能當做生活能量來使用。
因為這個世界的異獸橫行,異植當道,人們無法向現代世界一樣用線路來傳送能量,沒準哪一天就被天上飛得,地上跑的,地下打洞的異獸給破壞了。
所以能量石現在已經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生存必須品,也是用來交易的貨幣。
而能量石不易存放,所以聯盟研發了能量卡,人們可以選擇將能量石兌換為能量卡,便於攜帶和使用。
相當於現代的信用卡。
畢竟大家不可能每次都抱著一堆能量石去買東西。
人類平常用能量卡購買物品,但是人類和契獸想要吸收能量的話,可不能吸收卡,還是要吸收能量石。
所以為了解決能量石的攜帶問題,這個世界的空間儲存功能也發展的很快。
基本上11個F+級能量石左右,也就是1000能量點,就可以兌換一個一立方米的儲物空間器。
李遇邊走邊思考著,目前他知道的獲取能量的方式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幸運的找到能量礦,這樣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取大量能量。
這樣的話……
那還是夢裡來的快一些。
先不說李遇在這裡十多年都沒發現過能量礦,指望突然幸運降臨這個想法有多麼不靠譜。
就說二十一區至二十五區之所以被稱為貧民區,就是因為這裡不但離著災難區最近,經常被異獸襲擊,導致區域建設困難,基礎設施落後,人們生存條件差之外。
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裡能量極其匱乏。
能量礦?有。
不過早幾十年前就被挖空了,現在只剩下礦坑,經過貧民區的人這幾十年的挑挑揀揀,那真是一個能量石都甭想找出來。
第二種,找到一份工作,透過知識和勞動賺取報酬,獲得能量點,兌換能量石。
李遇這個想法只在腦子裡過了一瞬就pass掉了。
貧民區本來也沒有多少工作,好工作都被別人搶走了,還缺人的崗位不是他條件不足,就是報酬太低,除了比撿垃圾聽著體面,可能還不如他撿垃圾獲取能量來的多。
第三種,就是李遇一直在做的事,撿垃圾。
李遇一直挺滿意這份工作。每天花幾個小時撿撿垃圾,找到能用的零件收起來去兌換成能量點。
運氣好再碰上意外收穫直接撿到機械中的能量石,雖然有損耗,那也比用能量值去兌換能量石好啊。
尤其是白貓身為契獸,對能量比較敏感,現在找到能量石的機率比李遇自已大的多。
不過基本上被白貓吸收用來恢復身體了。
敗家子。
要知道加工過後蘊含著100能量值的能量石可以兌換為100能量點消費使用,但是想要兌換一塊100能量值的能量石,卻需要120能量點。
甚至高階能量石有價無市。
畢竟能量點只能用來消費,能量石卻可以供給人類和契獸吸收修煉使用。
不過以目前撿垃圾的效率來看,李遇認為收穫已經趕不上養狗的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