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畢,殿內響起了幾聲禮貌的掌聲,但多數官員只是沉默不語。文官中的一位低聲對身旁的同僚說:“騰王的詩句雖然押韻,但似乎過於平淡,未見新奇。”

另一位武官則皺眉道:“此詩雖表達了春天的景象,但缺少了些詩意,不足以體現我大夏的春日風光。”

議論聲中,夜司騰的面色微微一沉,他感受到了殿中氣氛的變化,心中不免有些焦慮。

他環顧四周,似乎在尋找認同。隨即,他將目光投向夜司明,嘴角帶著一抹挑釁的微笑,嘲諷道:“三弟,是不是做不出來了?”

夜司明神色從容,對夜司騰的挑釁只是微微一笑:“我做不出?我只是想,這麼做才讓你輸得不是太慘,大哥!忘記文會上的四十三首了?”

“大話誰不會講?你作啊?”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這個世界裡,這樣的詩句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夜司明的聲音在殿內迴盪,詩中的意境深遠,意象美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文武百官們被這超凡脫俗的詩句深深吸引,有的人甚至低聲跟誦,被這美妙的詩句所打動。皇帝夜政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知道,夜司明的文才已經遠超夜司騰,這場文比的勝負已定。

“此詩妙哉!堪稱千古絕句!”一位文官讚歎道。

“靖王殿下的詩才果然名不虛傳,此詩不僅意境深遠,更有獨到的見解,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一位老臣感嘆道。

夜政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點頭讚許,對夜司明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而夜司騰則面色蒼白,他終於意識到,在詩詞上,自已與夜司明有著不可逾越的差距。

夜司明的詩作不僅贏得了這一場,更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他的詩句如同春日的暖陽,溫暖而照亮了大夏的每一個角落,也為自已在朝堂上贏得了極高的聲望。

隨著詩詞的比試的落幕,皇帝夜政再次站起身來,面向群臣,他的面容嚴肅,聲音在議政殿中迴盪:“詩詞比試已畢,接下來是策論比試。兩位皇子需針對‘治國安邦’之策,各抒已見,以顯治國之道。”

夜政的目光轉向夜司騰:“騰王,你先開始。”

夜司騰站起身,步履穩健地走到殿中央,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文武百官,開始闡述自已的治國理念:“治國之道,首在強軍。大夏雖國力強盛,但仍需加強邊防,提升軍備,以保國家安全。同時,還需注重商貿發展,以商富國,增強國家財力。”

夜司騰的論述得到了部分武官的認同,他們點頭稱讚,認為強軍富國是治國之本。然而,一些文官則皺眉沉思,似乎對他的偏重軍事和商貿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理念有所保留。

接著,夜政望向夜司明:“靖王,你有何見解?”

夜司明從容起身,他的目光清澈,態度平和:“治國安邦,非一日之功。在下認為,國之根本在於百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方能長治久安。因此,應當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發展,確保民生穩定。同時,教育為本,應當設立學堂,普及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引領國家未來。”

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文武百官,繼續道:“其次,我們必須確保國防安全,加強軍隊訓練,提高士兵素質,同時研發先進的防禦和攻擊武器,確保大夏邊疆穩固。”

夜司明的話語讓在場的武官們紛紛點頭,他們感受到了這位皇子對軍事的重視和深刻理解。

“其三,商業貿易是國家繁榮的血脈。我們應該開闢絲綢之路,增加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引進先進技術,輸出我國的特產,讓商業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最後,”夜司明總結道,“我們還需要關注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讓大夏的山川河流得到妥善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

夜司明的治國之道全面而深入,不僅涵蓋了軍事和商業,還包括了教育和環保,展現了他深邃的智慧和遠大的格局。他的話語落下後,議政殿內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文武百官們議論紛紛,有的稱讚夜司明的治國理念深謀遠慮,有的則討論起如何將這些理念付諸實踐。夜政的眼中更是閃過一絲讚許,他知道夜司明的治國之道不僅全面,更充滿了創新和前瞻性。

夜司騰坐在一旁,面色複雜,他意識到自已與夜司明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文才,連治國理念也相形見絀。

夜司明的表現不僅贏得了皇帝的肯定,也贏得了在場所有官員的尊敬和讚譽。他的策論不僅展現了他的智慧和遠見,更彰顯了他作為未來君主的胸懷和格局。

夜政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他緩緩提出了第三題:“邦交之事,關乎國之興衰。兩位皇子,你們如何看待邦交,又將如何維護和發展我大夏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夜司騰站起身,神情肅穆,他首先開口:“父皇,邦交如同棋局,需審時度勢,靈活應對。我國應以強大之姿,立威於周邊,同時結盟與國,共謀穩定。在必要時,不妨展示武力,以震懾潛在之敵,確保我國利益不受侵犯。”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強硬的立場,強調以實力為後盾的外交策略。一些武官和重視國防的大臣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大夏應當展現出強硬的一面,以保國家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