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蜂窩煤兩文錢
穿越大夏之廢物王爺要翻天 筆舞風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殿堂內,夜司騰一派的大臣們圍繞著蜂窩煤的經濟效益展開了聲討。儘管煤爐的使用在過去的兩刻鐘裡證明了其安全性,但他們對於這種蜂窩煤的成本和定價的自我意識,自認為又找到了打壓夜司明的理由。
夜司明作為整個事情的當事人“罪魁禍首”,很是無聊的站在一邊,也不管他們怎麼說,等到朝堂上的議論聲逐漸平息,所有目光都投向他,他才悠然開口,聲音中帶著一股從容不迫的自信。
“你們這幫蠢貨,見風就是雨,一個個的恨不得弄死本王,別比比了。”夜司明的聲音清晰而堅定地在殿內響起,“父皇!兒臣生產的蜂窩煤成本非常之低,蜂窩煤為了造福我大夏百姓而製造,兒臣只售兩文錢一個。”
“嘶!”倒吸一口涼氣之後,一瞬間,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而後陷入沉寂。
“兩文錢?”夜政率先打破沉默,“此話當真?”
“的確如此。”夜司明點頭,“兒臣通大規模生產,已經將成本降到最低。蜂窩煤的效率大家都看到了,這意味著百姓們實際上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長時間的取暖效果,這價格比之以前取暖的柴火,應該要便宜不少吧。”
“這…這未免也太便宜了吧?”夜政這時候也是被震驚到了。
夜司明微微一笑,回答道:“父皇,兒臣製作蜂窩煤,本就不為牟利。我的初衷,是讓所有百姓都能在這場寒潮中得到足夠的溫暖。價格親民,是為了讓其快速進入千家萬戶。當然,這也還需要朝廷的推廣,兒臣已經命莊子上暫停一切勞作,全力生產蜂窩煤!”
夜司明心裡想道,還是技術落後啊,不然,以現代的蜂窩煤機,哪需要那麼多的人力去做這件事情,想了想夜司明繼續道:“不僅如此!父皇,全大夏百姓上億,兒臣一個莊子是供不了那麼多的,兒臣把製作方法給到朝廷,朝廷組織人手,在各州縣大力生產,但是朝廷需嚴格控制價格,不能高於兩文錢,特別是賣給普通百姓!”
朝堂上的氛圍因夜司明的話而發生了轉變,有些中立的大臣先前的質疑逐漸轉為對他的敬佩。即便依舊有些大臣心存疑慮,但無法否認的是,如果蜂窩煤的價格真的如此低廉,那麼它將極大改善民生,這是值得讚揚的。
夜政也點了點頭,表示滿意,“靖王,你此次辦事,體現了朝廷為國為民的宗旨。若蜂窩煤真如你所言,朕相信這將大大改善我大夏百姓遇嚴寒天氣而被凍傷凍死的狀況。”
夜司明,在朝堂上對於蜂窩煤的討論漸趨平穩之際,再次提出,他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清了清嗓子,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
“父皇,各位大人,關於蜂窩煤的事宜還有一項重要的用途未提及。”夜司明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每個字都分明可聞。“蜂窩煤和配套的蜂窩煤爐,除了取暖之用,還可直接用於烹飪。其熱效率高,火力穩定,很適合用作炊事。”
全體大臣們都被這一新的發展所驚訝,原本只是作為取暖用的蜂窩煤,現在竟然有了更為廣泛的用途。
“烹飪?”戶部尚書林鰲顯得好奇,“這蜂窩煤爐可安全用於烹飪嗎?不會有煙燻和異味吧?”
夜司明微微一笑,自信地答道:“正是因為蜂窩煤燃燒時煙少、火力持久,所以非常適合用來烹飪。蜂窩煤爐的設計也兼顧了炊事的需求,有適當的通風和熱量調節機制,能夠確保烹飪時的火候和安全。”
“此言屬實,那蜂窩煤的確是一物多用,非常實用。”禮部尚書洛檀贊同道,“據小女所說,在靖王殿下的藍天山莊就已經使用蜂窩煤和煤爐來烹飪火鍋,而且比起柴火烹飪少了很多油煙和柴火燒盡之後的灰塵!”
“看來,老丈人是堅決支援自已這個女婿了!好!很好!”夜司明心裡想道。
“好!甚好!工部尚書趙原何在,此事也需加入計劃之中,要百姓們都知曉蜂窩煤爐的全面用途。”皇帝夜政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微臣遵旨!我們將會充分利用蜂窩煤爐的特性,推廣其取暖和烹飪上的優勢,以便讓百姓從中獲益。”趙林跨出一步,拱手領旨。
趙原,父親原為太上皇登基時的輔政大臣,其勢力在當時是一時無兩的存在,除了當時的皇帝,也就是現在已經退位的太上皇,就數趙林的父親權勢最大了,而且深得太上皇的信任;妹妹是當今貴妃,趙貴妃趙倩,夜司明的生母。
夜司明發明的蜂窩煤,應該會在這次突如其來的寒潮中,證明其價值。原本,寒冷的冬天,常常給百姓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尤其是那些居住在缺乏資源的地區,他們難以獲得足夠的取暖物資,生活困苦不堪,甚至於凍死凍傷不少大夏百姓。然而,夜司明的蜂窩煤以其高效的燃燒和經濟的價格,絕對會迅速在百姓間傳播開來,成為取暖和烹飪的首選。
蜂窩煤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更穩定,能夠持續更長時間,為民眾提供了持久而安全的溫暖。它的高效燃燒特性還意味著消耗更少,這對於那些生計已經拮据的家庭來說,是一項不可多得的福音。
“靖王此次禦寒有功,當賞。劉全!擬旨,賜靖王夜司明黃金千兩,綾羅綢緞百匹,賜護衛百人,專職保護靖王安全!”夜政還是挺開心的,本來想著怎麼安排人保護一下夜司明,現在機會來了,一百人裡面安排幾個暗衛,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謝父皇!”
“陛下聖明!”
隨著蜂窩煤事宜的圓滿收尾,朝堂上的氣氛漸漸從之前的緊張與激動中緩和下來。皇帝夜政微笑著聽取了幾位大臣關於國家日常事務的彙報,這些都是些常規的管理事項,比如修繕河堤、調整稅收的細節、以及對外貿易的一些小規模調整。這些事雖然重要,但在蜂窩煤這樣的重大發明面前,顯得不那麼引人矚目。
正當劉公公站在殿下,準備用他那嘹亮而尖細的聲音宣佈“退朝”之時,突然一位平日裡不太出風頭的大臣,步履匆匆地走上前,他的額頭上隱隱露出幾滴汗水,顯得有些焦急。
“啟稟皇上!”大臣的聲音響起,打斷了即將響起的“退朝”之聲。在場的眾人都轉向這位大臣,有些意外,什麼事情需要他在這個時候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