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雙喜臨門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朝野,一時之間,賈府全是賀喜的賓客。
北靜王水溶得知訊息後下了朝便直奔王妃房中,“靜兒,快把你的嫁妝鎮魂如意拿出來。”
王妃登時愣住,成親多年,王爺已經多年不曾叫過她的閨名,素日裡都是王妃長王妃短,怎得今日如此親近?而且張口就要自已的嫁妝?更何況,鎮魂如意是自已家族傳下來的,只傳女不傳男,只因這鎮魂如意對懷孕的女子頗有好處,放在身邊,不僅可減輕甚至減免孕婦的身子不適,更能讓寶寶健康長大。這等寶物,王爺並非不知輕重的人,怎會如此沒了形象直接向自已討要。
北靜王見她發呆,意識到自已太過著急了些。不禁不好意思地乾咳了幾聲,用手尷尬的摸了摸自已的鼻子,對王妃說:“靜兒勿怪,是本王一時太過著急了些。”
王妃見他理智迴歸,便問道:“王爺要臣妾的鎮魂如意做什麼?”王妃不是不願意給,雖然這麼多年他們夫妻恩愛,也育有三兒一女,北靜王別說側妃妾室甚至連個通房都沒有,堪稱婚姻幸福。可隨著年紀漸長,王妃容顏開始凋殘,內心便有了些微不安,王爺突然討要這隻對孕婦有用的鎮魂如意,她不得不多想?怕王爺給了她不知道的養在外面的女人。
夫妻多年,北靜王哪裡不知道王妃的所思所想,忙解釋道,“是黛玉,是皇上親封的玉格格,靈犀非要認作乾姐姐的神仙姐姐,如今是賈府的二少奶奶,是她懷孕了。”
王妃聽完解釋,忍不住放鬆,頓時撲哧一笑,“王爺早說是給黛玉嘛?”轉頭對陪嫁語琴吩咐道;“拿鑰匙開庫房把鎮魂如意拿出來給王爺。”然後又笑著對王爺道:“靈犀這幾日正吵鬧著要找神仙姐姐玩兒呢,一會兒你正好帶了她去,讓她高興高興。
王爺一聽王妃不去,忙問道,”那你呢?“
王妃有些害羞,低聲道,”臣妾今日身上來了葵水,身子頗為不適,就不出門了。“
王爺心下了然,吩咐下人好好照顧王妃,便抱著靈犀上了馬車,直奔賈府而去。北靜王水溶的馬車在賈府門前停下,他抱著女兒靈犀走了下來。賈府上下早已得到訊息,紛紛出來迎接。賈母更是親自迎了出來,一臉的笑容。
“王爺駕到,真是讓賈府蓬蓽生輝啊。”賈母熱情地招呼著。
水溶笑著回應:“老太太過譽了,本王今日是特地來給玉格格道喜的。”
說著,他把靈犀放在地上,讓她自已跑去找黛玉。靈犀一見黛玉,就高興地撲了過去,嘴裡喊著:“神仙姐姐,靈犀好想你啊!”
黛玉笑著抱起靈犀,眼中滿是寵溺。她看著水溶,感激地說:“王爺,您的大恩大德,黛玉沒齒難忘。”
水溶擺了擺手,道:“玉格格嚴重了,你是皇室血脈,又是本王的乾女兒,本王自當照應。”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王妃的鎮魂如意,遞給黛玉:“這是王妃的嫁妝,鎮魂如意,對孕婦極有好處。你且收著,也算本王和王妃的一點心意。”
黛玉接過鎮魂如意,只覺得一股暖流流入心田。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多謝王爺,多謝王妃。”
此時,賈母也走上前來,拉著水溶的手說:“王爺,今日既然來了,就留下來喝杯喜酒吧。”
水溶想了想,點頭答應。他知道,今日是賈府的大喜之日,他身為皇室中人,理應留下來祝賀。
於是,賈府張燈結綵,大擺宴席。席間,水溶與賈府眾人把酒言歡,氣氛十分融洽。黛玉也坐在一旁,感受著這份喜悅和溫暖。
酒過三巡,水溶起身向眾人告辭。他抱著靈犀,走出賈府的大門。馬車已經在門外等候,他上了馬車,回首看了一眼燈火輝煌的賈府,心中滿是欣慰。
他知道,他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那個他心中的乾女兒,為了那個讓他感到親近和喜愛的年輕女子。他希望,她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生下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就在水溶離開賈府不久,賈府內突然傳來一陣喧譁聲。原來是宮裡的太監前來傳旨,說是皇上要召見黛玉。
眾人一聽,頓時驚慌失措。賈母忙命人將黛玉扶到正廳,自已則帶著賈府眾人跪接聖旨。太監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賈府玉格格黛玉,品德高尚,賢良淑德,今特召其入宮,與皇后共商皇室事宜。欽此!”
宣旨完畢,太監將聖旨交到賈母手中,又向黛玉行了一禮,道:“玉格格,請隨咱家入宮吧。”
黛玉雖感意外,但也知無法推脫,只得點頭應允。她回頭看了看賈母和眾人,眼中閃過一絲不捨。賈母握住她的手,安慰道:“玉兒,別怕,有皇上和皇后娘娘在,定會照顧你的。”
黛玉含淚點頭,跟著太監走出了賈府。賈府眾人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自黛玉入宮之後,皇后娘娘便對她寵愛有加。原來,皇后娘娘一直想要一個貼心的女兒,可惜膝下只有皇子,而黛玉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皇后娘娘不僅親自教導黛玉宮中的禮儀規矩,還讓她參與一些皇室事務的商議,讓她逐漸熟悉宮廷的運作。 黛玉聰明伶俐,很快就掌握了宮中的各項規矩,並且以她的智慧和善良贏得了皇后娘娘和宮中眾人的喜愛。
皇后娘娘更是時常召見黛玉,與她一同品茶論詩,共同探討皇室的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黛玉在宮中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她不僅幫助皇后娘娘處理了許多棘手的問題,還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讓皇室的管理更加高效和人性化。
這些成績自然也傳到了皇上的耳中,皇上對黛玉的讚賞有加,多次在朝堂上誇讚她的才智和品德。 賈府也因為黛玉的入宮而受益匪淺。原本在朝中默默無聞的賈府,因為有了黛玉這個皇親國戚的加持,地位也水漲船高。朝中的大臣們紛紛前來賈府拜訪,希望能夠藉助黛玉的關係得到皇上的青睞。賈府也因此得以在朝中立足,成為了朝廷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隨著黛玉在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一些宮中的嬪妃和宮女們開始暗中散佈關於黛玉的謠言,試圖破壞她在皇上和皇后娘娘心中的形象。這些謠言雖然最終被皇后娘娘識破並予以澄清,但也給黛玉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面對這些挑戰和困難,黛玉並沒有退縮。她憑藉著自已的智慧和勇氣,一一化解了這些危機。她深知自已的身份和責任,始終保持著謙遜和謹慎的態度,在宮中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信任。
日子在平靜中緩緩流逝,黛玉在宮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充實而美好的日子。然而,她心中始終掛念著賈府的親人和靈犀。每當夜深人靜時,她便會站在窗前,遙望著遠方的賈府,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思念之情。 終於有一天,皇后娘娘看出了黛玉的心事,便特准她回賈府省親。黛玉得知這個訊息後,激動得熱淚盈眶。她急忙謝過皇后娘娘的恩典,開始著手準備回賈府的事宜。
當黛玉乘坐的馬車緩緩駛入賈府的大門時,賈府上下一片歡騰。
賈母、王熙鳳等人早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一見黛玉下車,便紛紛迎上前去,噓寒問暖,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黛玉與眾人一一相見,眼中滿是感動的淚水。她拉著賈母的手,哽咽道:“祖母,孫女回來了。”
賈母撫摸著黛玉的頭,慈愛地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隨後,黛玉在賈母的陪同下,參觀了賈府的新變化。她看到賈府如今已經煥然一新,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她知道,這一切都離不開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恩賜,也離不開賈府眾人的辛勤付出。
當晚,賈府為黛玉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席間,黛玉與眾人舉杯暢飲,歡聲笑語不斷。她看著眼前的親人朋友,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幸福。她知道,無論身在何處,賈府永遠都是她的家,是她心中最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