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緩緩從幻境中出來。八十階也早已恢復平靜,張牧緩緩的站起了身。

只聽見耳邊傳來一個人正在講道,定睛一看,此人和天師道觀的張道陵天師一模一樣。此刻,他正在給門下弟子釋道,這個時候,張道陵天師開始講著:“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是宇宙間最本質的特徵,它是青牛而老者留下的,在走入世界樹主幹之前,留下的是揭示世界樹修行奧義的《道經》。在張道陵天師那莊重而深沉的朗誦聲中,張牧彷彿又有了新的理解。每個人的道,都如同獨特的指紋,獨一無二,不可複製。你有你的陽關大道,寬廣而明亮,通向無盡的可能;我有我的鄉間小道,寧靜而蜿蜒,蘊藏著深深的智慧。

從張牧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動,都是道的體現。它們猶如細水長流,匯聚成他生命的河流,既波瀾壯闊,又平和寧靜。

老天師繼續講解《道經》,他的聲音彷彿有一種魔力,讓張牧都能深深感受到道的存在。每一次的講解,張牧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示和體會。《道經》是九州大陸每個人都知道的經法,但在張道陵天師的講解下,張牧彷彿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充滿無盡奧秘和智慧的世界。

那位青牛老者,彷彿是大自然的化身,他的存在就如同山間的清泉,潺潺流淌,洗滌著人們的心靈。他的青牛,象徵著堅韌與持久,代表著不變的真理和無盡的智慧。他悠然前行的姿態,宛如風中的楊柳,隨風搖曳,卻又始終堅守著自已的方向。他不僅是《道經》的開創者,更是道的化身,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蘊含著深深的道意,讓人在感悟中不斷成長,不斷探索。

而張牧的境界,也在迅速提升,竟然直接到達塑身境大圓滿,所修煉的五雷正法也透過了天師的考驗,升級到結繭境。

兩位中州長老,收到了正一門門主的來信。只有短短十幾個字:“不惜一切代價!帶回龍虎山。”

此刻不能和不知道溝通,不能引不知道體內陽雷突破塑身境。張牧只能繼續選擇登天階。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

距離開始考核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天,此刻天師道觀門前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考核透過的考生也已經開始進入青城山內修煉。而李瀟,則是獨自一人返回中州,他將要告別父母,前往中州龍虎山修行。

中午的時候,張伊一來到天師道觀,發現兩位中州長老還在天階處,心中有些詫異,但還是說道:“晚輩張伊一,拜別兩位長老,我要去一趟柳城縣域。”

張伊一沒有說她要去柳城縣域幹嘛,兩位長老也沒有問。

只見一位長老拿出考境靈鏡,對著張伊一說道:“伊一,有沒有興趣看一下塑身境的考試呢?”

張伊一見兩位長老神色凝重,也是有好奇之心,便點了點頭。

考境靈境裡面,張牧的身影緩緩映入張伊一眼前,看見張牧已經登上九十九階。

張伊一說道:“平庸!”

算起來張伊一比張牧還要小一歲,但是修為卻比張牧高很多,她自然有資格對張牧說平庸。

“伊一,仔細看看,馬上就要一百階啦!”

張牧剛踏上一百階,感覺天空中陽雷陣陣。

陽雷如狂風暴雨般向張牧猛烈劈來,每一道都蘊含著毀天滅地的力量。然而,張牧卻並未選擇躲避,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無懼。

他深吸一口氣,竟然開始主動引導這些陽雷進入自已的身體。這是一個極其危險且痛苦的過程,隨著陽雷的侵入,張牧的身體開始發出骨頭碎裂的可怕聲音。他的四肢、面板、眼睛、耳朵,都被陽雷的力量所侵蝕,彷彿被烈火焚燒一般。

張伊一說道:“這庸才居然想要在這裡突破。”

中州長老說:“伊一,仔細觀察這個雷,你能看出來什麼嗎?”

張伊一開始認真觀察,突然心中一驚,這居然是陽雷。這庸才居然在塑身境修煉五雷正法。而且居然透過了天師的考驗。

張伊一倒吸一口氣,不再輕視張牧,因為她知道,張牧既然透過了天師的考驗,那麼說明,他在天師繼承人的道路上,比她走的更遠。

張伊一沒有了先前的輕視之心,而是認真觀看張牧的考驗。

而在天階這邊,張牧的情況卻並不樂觀,此刻張牧渾身被陽雷覆蓋,但張牧並未因此放棄。他咬緊牙關,承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他要突破現在的境界!他知道,這是他成為更強者的必經之路。

在堅持了很久之後,張牧的身體終於開始發生了變化。他的身體變得更加堅韌,彷彿被重塑一般。他的氣息也變得更加強大,彷彿有一股新的力量在他的體內湧動。

最終,在一聲震天的怒吼中,張牧終於突破了!他的身體被陽雷洗禮後,變得更加強大。他感受著體內那股新生的力量,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突破塑身境,到達結繭境了。

在張牧到達結繭境的一瞬間,他被塑身境天階轟了出來,而他在被轟出去的一瞬間,竟然向天階說道:“能否把我直接轟到柳城縣域?”

天階好像回應了他的話。在轟出去的一瞬間,直接把他轟到了白城山縣域的傳送門裡面,而這個傳送門。正是傳送往柳城縣域的。

而張牧的腰間,也多了兩個一百階的獎勵,一個是三百升的源液。早知道三百升可是他們張村足足採集一年的源液,這一刻,張牧不再是個窮小子,而是變成了小土豪。還有一個是一本小冊子,裡面記錄了張天師對結繭境的修為體會,張牧此刻正在觀看。

張牧並不知道,他這次將要錯過一份怎樣的機緣。是他一步登天的機會,卻從他身邊溜走,但張牧也並沒有後悔,因為溫江縣域有潘嫣然。

兩位中州長老看見這一變故,卻傻了眼睛,直接發動密法,想要了解張牧的生平情況,但張牧身上有著矇蔽天機的不知道,任兩位長老如何施展密法,卻沒有得到張牧絲毫信心。

這個時候張伊一笑了,笑的很開心,她說道:“這個庸才,居然知道虛勝實,不足勝有餘的道理!”

張伊一也起身走了,她的心裡想著:“振興正一門,這個小子能幫上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