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於自已臨時組建的這個艦隊能不能拿下倭國是一點都沒有擔心的,自已的火炮和火槍肯定是不會有對手了,至於說海上的風浪什麼的,也沒有放在心上了,有沿海的商人作為帶路黨,他們對海上的情況可是熟悉的很,對於颱風什麼的也是有一個預測的,而且朱元璋的艦隊也是分三次去的,一次一個師,也算是十分的謹慎小心了。

中秋節後大軍出征,十天後朱元璋就收到了軍報,已經拿下長崎了,並且全面掌握,後續的兵馬已經基本到齊,前面已經休整完畢的第十五師在藍玉的帶領下已經朝九州島的其他幾個縣進發了。

朱元璋督促唐勝宗要保證常遇春第五軍的炮彈和子彈的供應,糧食可以基本不用管太多,他已經讓常遇春就糧於敵了。

唐勝宗聽了朱元璋的指示之後也是頭皮發麻,給常遇春第五軍的彈藥供給已經是整個漢陽廠產量的一半了,這就是二十萬大軍正常也是消耗不完了。

“大帥,這彈藥給的也太多了,我們明年還有大戰,還是要儲備一些才行啊,這給了第五軍一半了,剩下的也就是夠大家訓練用的了。”

朱元璋說道:“年前先這麼分配吧。國內的戰爭有什麼好擔憂的呢,這陳友諒的軍隊再多,殺一殺怕了就降了,蒙元軍中也是很多的漢人的,蒙古人投降了也是自已人嘛,哪裡用得著這許多的消耗啊?再說這個訓練也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老兵不用再實彈訓練那麼多了。”

唐勝宗不明白了,難道倭國的人不會投降嗎?

“大帥,這個倭國人這麼厲害的嗎?都不會投降的啊?”

“是啊,聽說他們都是武士道的傳承,怎麼可能投降呢?他們寧願剖腹自殺也不會投降的。”

“怎麼會有這麼頑強的人啊?”

“行了,沒說他們是人,人家都是武士。得多給常遇春準備些武器彈藥,還有槍支也要給他送一批過去,這子彈打多了,槍支也容易損壞的,要保證他們隊伍的戰鬥力。”

“大帥,我知道了。那山炮要不要送點?”

“山炮就不急了,把迫擊炮和手雷送一些過去就行了。”

李善長跟劉伯溫等也是不太明白朱元璋的心思,閒暇的時候兩個人就在一起聊了起來。

李善長先說道:“伯溫兄啊,我聽說後勤部把一半的彈藥都送去前線了,這常遇春才五萬人啊,需要這麼多的消耗嗎?這子彈可都是錢啊!”

劉伯溫笑道:“可是他們沒有運送糧草啊。除了彈藥就是一些服裝什麼的,這給我們省了不少啊!”

李善長壓低聲音說道:“我擔心的就是這個沒有運送糧草啊。這就是說他們是就糧於敵了。那他們肯定是搶了老百姓的啊!”

劉伯溫也是小聲回道:“這話可不能說,這誰知道啊。反正他們沒有說缺糧,就說要補充彈藥。”

“這……不是殺的血流成河了啊?”

“首相啊,當初你也沒勸阻大帥吧?”

“大帥說一年可以挖幾千萬兩的銀子回來啊,這我怎麼反對啊?”

劉伯溫一臉生無可戀的回道:“有沒有銀子不知道,但是消耗這麼多彈藥肯定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太多了。這要死多少人就難說了,你我怕是也會跟著背上罵名了。”

李善長聽了也是有點後悔了,說道:“那我們是不是去勸阻大帥一番啊!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這常遇春還是聽大帥的話的。”

劉伯溫搖頭道:“要是真有這麼多白銀的話,我們也就不管什麼罵名了,到時候百姓就不用納什麼稅了。這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捱罵就捱罵了。”

李善長有點懵了,不是去勸說大帥讓常遇春少殺人嗎,怎麼又換話題了?

“伯溫兄啊,這我們不去勸一下嗎?銀子的事情我相信十有八九是真的,大帥說話是不會無的放矢的。”

“勸也沒用啊!我當時就注意到了,大帥是有意安排常遇春去的,並不是因為精銳的問題,而是因為常遇春喜歡殺人才……”

李善長搖頭道:“這話我沒聽到,你也沒說。哈哈……”

劉伯溫又道:“那我們還是去勸一勸吧,這回大帥聽不聽應該不會生氣了。”

兩人來到朱元璋這裡之後,跟朱元璋進行了一番勸諫,朱元璋隨便應付了幾句,兩人就沒說了,反而問起了銀礦的事情。

李善長問道:“大帥,銀礦找到了嗎?這可是我們急需的啊!”

朱元璋笑道:“急什麼呢,銀礦就在那裡,倭寇自已還不知道,還沒開始開採過呢,其實他們開採了也無所謂,反正都可以搶回來的。”

劉伯溫問道:“大帥,這個銀礦一年能開採出幾千萬兩的銀子,那這要不少礦工啊。我看著常將軍那邊不如抓那些倭寇去做礦工,不然從國內找人可是很麻煩啊。”

朱元璋回道:“這個自然有安排的。這先佔領的是所謂的九州島,這個島上的人來沿海做倭寇的多,乾脆就殺了得了,我們也沒時間去一個個的審訊和分辨啊。其他地方的人就抓去挖礦了。而且這不多殺點人他們不知道害怕啊,到時候挖礦的時候鬧事就麻煩了,所以先得要立威了。”

李善長又問道:“大帥,那什麼時候才能找到銀礦啊,這找礦比較緊急啊,立威可以慢慢來了。”

朱元璋笑道:“怎麼?現在國庫就沒錢了啊?現在藍玉已經帶著人馬登上本州島朝他們的將軍府殺過去了,估計一個月內就能開始挖礦了。年前肯定能運送一批銀子回來的。”

劉伯溫說道:“大帥,這一年有這麼多的銀子入庫的話,我們可以不用百姓交稅了啊,錢完全夠花了呀!”

朱元璋看著劉伯溫和李善長這兩個大聰明,想著這兩人還是不懂經濟學啊,如果百姓不交稅了,以後怎麼辦啊?現在還沒到可以用商業稅代替農業稅的程度,另外自已這個時候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個人的土地怎麼能夠不納稅呢?

朱元璋說道:“納稅還是要納的。但是我們可以以天災人禍的藉口給一些困難的地方免去一些。要是你直接不收了,以後突然又收怎麼辦?另外,如果百姓的糧食都不願意賣了怎麼辦?我們的軍隊還是需要糧草的,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