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親臨高郵
我是朱元璋:先實現一個小目標 斯虞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三天後,把揚州的事務都交給了楊憲之後,朱元璋就跟劉伯溫一起前往高郵了,準備在最後還是去見一見這個張士誠,另外就是這歷史上這麼有名的羅貫中和施耐庵也是很讓朱元璋好奇了,畢竟這可以說是最牛的當紅作家了。有活的自然是要見一見的了。
朱元璋來到高郵的時候,也就是徐達還留在這裡,常遇春和馮國勝都已經帶著人馬去清掃張士誠麾下的一些殘餘勢力了。當然也各留了一個師駐紮高郵看押俘虜。
朱元璋來的時候,看到迎接的人竟然有藍玉,也是好奇的緊。藍玉雖然是有違反軍令之嫌,但是並不是明著違背,自然是可罰可不罰的。而且藍玉作為常遇春的小舅子,自然是要網開一面才對,而且藍玉也是喜歡打仗的,應該是會鬧著去前線了。
朱元璋想到這裡忍不住調侃道:“藍玉啊,你這個好戰分子怎麼就留下了?常遇春不讓你去前線你能忍?”
藍玉憋屈的說道:“大帥,你得管管常將軍了。他說我這破了揚州、寶應、興化,又抓了張士誠一家,功勞已經夠大了,就不讓我去了。”
朱元璋笑問道:“哈哈,這個功勞確實夠大的了,怎麼,常遇春可是你姐夫,還怕你功勞太大了啊?他不是這麼小心眼的人吧?”
藍玉無奈的回道:“都怪馮軍長,他嫉妒我立功太多,在徐部長那告我的狀,姐夫也是為了平息他的怒火,所以才這樣的。”
朱元璋跟藍玉說了幾句之後就跟徐達等一起進城了,來到張士誠的吳王府之後,朱元璋看著這個有些老舊的吳王府,就朝劉伯溫問道:“這個王府看著不像是新建的啊?張士誠這個私鹽販子能忍?”
劉伯溫回道:“大帥,這個張士誠他其實應該是想去平江建都的,聽說已經安排人去平江選址了,準備在那邊建新的王府,這裡就沒有修建新的了。”
朱元璋笑道:“這麼說張士誠還做了點好事啊,不然這修王府又要浪費我們多少錢啊!”
藍玉忍不住問道:“大帥,這怎麼是浪費我們的錢啊?不是張士誠的嗎?”
朱元璋霸氣的說道:“什麼叫張士誠的啊?他只是幫我保管而已!你看現在不都是我的了嘛,要是他都花了,那不是浪費了,現在放在庫房裡我只是搬回金陵就可以了,多方便啊。”
徐達跟劉伯溫立馬讚道:“大帥說的對,我們得謝謝張士誠才是。”
朱元璋笑道:“應該是替廣大百姓謝謝他。這天下遲早就是我的,這大家都修建府邸什麼的,到最後我是拆不拆呢?這多浪費啊,不修就對了,修了到時候也算是盤剝百姓的一項罪證了。”
徐達提醒道:“大帥,這次進攻高郵,這個張士誠倒是出乎意料,竟然主動出擊了,後面問了才知道,原來是他麾下有幾個謀士,給出了主意,可見這些人還是有些能力的。”
朱元璋也是想起來了,於是就是吩咐道:“李明年,你去找人安排一下晚宴,然後等會讓這個羅貫中、施耐庵、卞元亨什麼的都來參加一下。這鼎鼎大名的必須的見一下了。”
朱元璋這話大家有點不理解,不過也沒人多問什麼,問多了可不是什麼 好事。
夜宴上,羅貫中和施耐庵、卞元亨三人早早就來了,他們也不知道朱元璋為何會見他們,他們雖然都算是才子,但是跟劉伯溫等浙西四賢比起來可是差遠了,沒想到還能享受到浙西四賢的待遇,讓朱元璋擺下夜宴來宴請他們,這個讓他們有點受寵若驚。
羅貫中問道:“兩位仁兄,你們說這朱大帥是什麼意思?是專門為我們擺的宴席呢,還是說順便的?”
施耐庵很是清醒的說道:“羅兄,這個自然是順帶的了。我們三人的才名還不至於讓他專門擺席宴請吧?”
卞元亨開玩笑似的說道:“這個也不好說啊,說不定就是為了我們三人設宴的呢,羅兄這次出的主意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卻也是厲害的緊啊。”
施耐庵則反駁道:“別想了,在朱大帥的大炮和火槍面前,什麼計策和謀劃都是白搭,什麼樣的計策也解決不了這絕對的實力差距!你們想想,這張士誠十萬大軍啊,十萬打六萬,不,只有四五萬參戰的,藍玉可是在別的地方。結果呢,不到半個時辰啊,就敗的一敗塗地,這不是靠計策能謀劃的。”
羅貫中也回道:“是啊,要是早知道這實力差這麼多,早點讓大王投降就完了。之前還以為這大炮是什麼妖法,現在看來這個妖法是能被控制的啊。”
這時劉伯溫、徐達、藍玉等人來了,三人急忙起身見禮。
徐達和藍玉介紹了一下就坐下了,倒是劉伯溫意味深長的看了三人一番,他也不明白這三個在士林名聲不顯的傢伙是怎麼吸引朱元璋的注意力的。他是實在找不出這三個人哪裡比較突出了,也就是羅貫中還有點謀略,但是也算不上多高深。
朱元璋也是緩步朝宴會走來,李潔跟李明年跟在一旁,李明年問道:“大帥,這三個人很厲害嗎?大帥怎麼還特意設宴啊?”
朱元璋倒是也有興致跟他們聊聊,說道:“這別人就算了,但是羅貫中肯定是大才的。能夠想出主動出擊詐降、設伏兵的計策,那可不是簡單的人物。”
朱元璋是根據自已的回憶,三國演義裡可是包含了很多的用兵韜略,對天下動盪都有他自已的不少見解,可見這個人還是不簡單的。
李潔笑道:“倒是沒發現他有多厲害的,徐部長可都把他的計策給破了。”
朱元璋問道:“那你可知道那個美人計是誰出的嗎?”
李潔驚呼道:“難道也是這個羅貫中的計策?”
朱元璋安排錦衣衛查過了,這十有八九就是羅貫中的建議了,這樣的人可是危險分子。朱元璋可是看過三國的人,不然還真有可能就中招了。
“八九不離十吧,雖然跟他的建議有所出入,但是也差不多了。”
朱元璋遠遠的看著前方的宴會大廳,也是對這次見面是充滿了期待的,看看這能寫出三國的人是不是也跟諸葛亮一樣是一個多智近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