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記再次回到了主席臺上。
此時,滑天來正對全場黨員幹部說著廢話,等候著他。
王書記把話筒往自己面前挪了挪,滑天來非常自覺的閉了嘴。
“同志們,這些年我黨一再提出幹部隊伍年輕化。”
“讓一些高學歷、高素質、有能力、能做事、肯做事的年輕幹部走到重要的崗位上來。”
“於立東這位同志我認為應該放到這樣的崗位上鍛鍊一下。”
“……”
這話聽著這麼熟悉,似乎兩天前李鎮長說過……
下方坐著的一眾黨員幹部彷彿意識到了什麼。
風向有變……
對於王書記突然轉變的話風,滑天來、孫娟、於立東以及其他幾名鎮黨委委員都豎起了耳朵。
尤其是對政治比較敏感的滑天來,他立刻意識到出現了什麼變故。
下意識瞄了一眼李仲飛。
而被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李大鎮長真是穩如老狗。
不管是對於王書記的到來還是王書記突然轉變態度,都是一副認真聽學的姿態。
城府之深令人恐懼!
事實並非如此,李仲飛也是人,形勢對他不利,能不緊張嗎?
只不過外人看不出來而已。
看到王書記轉變態度,他徹底放鬆下來。
他知道,落在千里之外的一顆棋子終於發揮了作用。
“剛才我說過於立東同志的一些不足之處。”
“但這些不足之處也是能在工作中逐步完善的。”
“另外,於立東同志的長處大家也看到了。”
“他是經濟學博士,在這一領域有著比較深厚的理論功底。”
“要是放到適合他的崗位上再鍛鍊一番。”
“相信他能結合實際,發揮出更大的優勢,為我們白沙鎮乃至整個海蠣縣做出卓越的貢獻。”
“所以,我認為還是讓於立東同志到財政所所長的崗位上鍛鍊一段時間。”
“當然,為了幫助於立東同志在工作中不犯這樣或是那樣的錯誤,很有必要給他配一個幫手。”
“我看孫娟同志就到財政所當支部書記吧。”
“……”
話音一落,全場“譁然”。
當然,都是內心的譁然。
官字兩張口,反正都是口。
王書記前後打臉的說辭,讓下方的幹部們再次學習了一次什麼叫腹黑學。
滑天來和其他委員內心的震驚無異於引爆了一噸炸藥。
不過他們表面上表現的非常良好。
也不敢有任何異常的表現。
但最令眾人感到啼笑皆非的不是王書記“善變”。
而是讓孫娟當支部書記。
“我靠!還能這麼安排!”
一旁的滑天來心中腹誹著,心情無比沮喪和失望。
王書記不愧是掌握一縣人事大權的父母官。
在人事安排這一業務上真是滾瓜爛熟,舉一反三,無中生有。
龍國有史以來鄉鎮財政所這一部門的所長都兼任支部書記。
部門本來就小,人員也沒有幾個,沒必要浪費資源。
也不符合國家精簡機構的政策。
有些縣的財政局都是局長兼書記。
你王書記真行!
看來王書記是受到了不可抗拒的壓力而不得不出想出這一餿門。
不過孫娟當了支部書記,也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就看她如何和於立東爭權了。
滑天來開始琢磨如何打壓於立東,幫助孫娟奪權……
李仲飛見過大官,像是縣處級這樣的小官不多。
但聽說過很多,像是王康盛這樣奇葩的縣委書記是第一個。
也算是人才中的“人才”了。
不過李仲飛沒暗中嘲笑王書記。
這樣的人不容易對付。
兩位當事人聽到王書記做出“終審判決”。
心情猶如坐過山車一樣刺激。
當孫娟聽到自己的位置突然被於立東取代。
感覺猶如天塌一樣。
她甚至比於立東剛才還要憤怒和絕望。
而於立東則是“驚喜”!
真他媽的“驚喜”!
最後,孫娟聽到自己還可以當支部書記。
絕望和憤怒也變成了“驚喜”。
真他媽的“驚喜”。
在場的一眾吃瓜黨員幹部,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他們倒不在意王書記的安排。
他們在意的是王書記為什麼會突然變卦?
原因肯定是李仲飛李鎮長“出手”了。
儘管他們猜不出真正原因,但不耽誤瞎猜。
他們看向李仲飛的眼睛多了幾分異樣光彩。
更有激動者,差點忍不住大笑起來。
這瓜好吃!
一名堂堂的縣委書記竟然壓不住手下的鎮長。
情何以堪啊!
至於滑天來……
更是笑話中的笑話。
叫家長都沒打過人家一個人。
人家自始至終都沒說一句話。
有句話叫什麼“你狂任你狂,清風拂山岡,你橫任你橫,明月照大江”。
這才叫他媽的本事!
“你們接著開會,我還有事。”
王書記哪還有心情留下,不過好賴是圓回了自己剛才的錯詞。
“同志們,王書記有事先離開一步,我們歡送王書記!”
滑天來再次帶頭鼓掌。
接下來,滑天來也沒心情開會了。
宣佈散會後,先把於立東叫到辦公室,裝模作樣勉勵幾句,表示一下自己的關心。
然後又叫孫娟到辦公室談了一個小時……
於立東從滑天來辦公室出來直接去了李仲飛辦公室。
“李鎮長……謝謝!”
儘管於立東是官場小白中的小白。
但他不是書呆子。
能夠成為經濟學博士,哲學學的一定是登堂入室。
“立冬,你看看本省經濟日報。”
李仲飛沒有對於立東的感激做出回應。
他要讓於立東感激的明明白白。
“經濟日報?”
於立東拿出手機快速搜到東山省經濟日報主頁。
在原創一欄中看到無比熟悉的標題和內容。
瞬間,他明白了原因。
也正是因為明白了原因,而無法表達感激之情。
只用“謝謝”兩個字夠嗎?
於立東眼眶瞬間通紅。
他對著李仲飛拱手作揖,用古代文人的禮節表達了來自內心最真誠的感激。
“李鎮長,您的知遇之恩立冬無以為報。”
“今後我願為士,願為知己者死!”
李仲飛搖頭笑道:“現在也不是春秋時代,你也不是刺客豫讓,我也不是智伯瑤,更沒有趙襄子讓你刺殺。”
“你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吧!”
聽完這番話,於立東整個人放鬆下來。
他知道李仲飛是在開玩笑。
但玩笑中的典故和傳世佳句又怎能用玩世的態度面對?
都是同齡人,都有同樣的思想抱負。
他能“看”到李仲飛在平靜的外表下有一顆不安分的“雄心”。
於立東搖頭嘆道:“李鎮長,你說的我做不到,且太遙遠。”
“我只能慎思之,篤行之,勤於求知,細心做事。”
李仲飛微笑:“遙遠嗎?”
“事事精細成就百事,時時精細成就一生。”
“學無息止,巔峰之上有巔峰。”
“誰說吾輩不能超越古人的巔峰?”
“龍國是世界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太平盛世。”
“我們很慶幸能夠出生在這個年代。”
“在這個盛世中,如不留下我們人生重彩的一頁,去的如何安心?”
“古人的遺憾被我們現代人做到了無憾。”
“同樣,我們也有遺憾,也會被後世人無憾。”
“古人尚知知行合一,儘管知道一生無法完成,但也會去做。”
“更何況我們現代人呢?”
“只要我們俯仰無愧於天地,行止無愧於人心,不管是哪個行業都會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
許多年以後,當二人站在權力巔峰時回憶過往,這一段對話時常被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