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房子到手
黃金年代,我奪舍了穿越者 工程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哎呦!”李主任哎呦一聲,然後臉上一陣輕鬆。
“張主任,您這醫術真神了,我這腰不疼了!”李主任欣喜道。
“李主任,您現在雖然不疼了,但是也不能大意,我再給您開幾副腰,回去好好調理一下。
你這腰疼,看上去是今天扭到的,實際上是日積月累的操勞,留下的病根。
這病根積攢的時間長了,就會在一次偶然不注意的時候,爆發出來。”張新平耐心的給李主任解釋著病情。
“哦,我就說嘛!
我這個後勤主任看著挺風光,可實際上一天到晚的淨事。”李主任一聽,心裡頓時舒服了,臉上堆起和善的笑容。
自已這不是瞎搞導致的,自已這是工作累的。
“我給您號一下脈,然後給你開幾副藥!”張新平領著李主任又回到自已的辦公室。
“張主任,我這腰疼,不應該用膏藥嗎?”李主任坐下之後問道。
“李主任,你這腰的病根是操勞過度,外傷只是誘因,咱們治療的治本不是?
我給您開的金烏骨通湯,是滋補肝腎、祛除風溼、活血通絡的,您腰疼的根在於肝腎不足、骨質疏鬆,所以,我開的這個藥,專門治療您這種情況。”張新平耐心解釋了一遍。
其實,膏藥也能治療,可是這是五十年代,各個醫館的膏藥,都是人家的秘方,名字什麼的也不統一,張新平開藥,沒辦法告訴李主任你去某某藥鋪,拿某某膏藥。
至於他自已熬製膏藥,這不剛剛履任,還沒來得及安排這個嘛。
再一個,現在醫務室裡就他一個人,另外三個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哪有時間去熬製膏藥?
張新平也沒有和李主任繼續閒扯,走進藥房裡給他抓了七副藥。
“李主任,怎麼煎藥,不用我交代了吧?一天一副,喝完之後,再過來複診。”張新平把藥交給李主任。
“謝謝啊!張主任,您這醫術沒說的,是這個!
真不愧是王老神醫的徒弟!”李主任感激的對張新平挑了挑大拇指。
“您捧了!”張新平客氣一句。
不要誤會,這個李主任可不是四合院裡的那個李懷德李主任,這位李主任是婁振華的心腹,今年都五十多歲了。
四合院裡的那個李懷德,估計現在還沒張新平年齡大呢。
中午吃完午飯,張新平正在辦公室裡午休,保衛處的人帶著一個人來到醫務室。
“喲,王主任,您有什麼吩咐,捎個信,我過去找您啊!”張新平熱情的把王主任請進辦公室。
“張醫生,我這也是正好到軋鋼廠來有點事,順便通知你一聲,你的房子已經騰出來了!”
“騰出來了?那我得好好謝謝您!
正好我這找了個物件,想著結婚,您真是及時雨啊。”張新平笑道。
“張醫生找到物件了?我還想著等你搬過來,好好給你物色一個物件呢!”
“這不是緣分到了,我這也不小了,遇到合適的就趕緊定下來。
早點結婚,多生孩子,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張醫生說的沒錯,現在多生孩子,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王主任贊成的點頭道。
這個時候,因為領袖喊出的口號是,人多力量大,所以多生孩子,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不僅僅是多生孩子,街道上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勸適齡寡婦改嫁。
這個年代,國家真的給你發媳婦,街道上的男青年,只要年齡到了,沒找媳婦,街道就會上面去,給你介紹物件。
有文化有工作的黃花大閨女,沒有工作的黃花大閨女,有工作的寡婦,沒工作的寡婦,農村的黃花大閨女,農村的寡婦。
總之,只要你想要媳婦,街道上總能給你找到。
國家就只有一個目的,多生孩子,增加人口基數。
王主任和張新平聊了一會,把房間的鑰匙交給他,又聯絡了一下關係,才告辭離開。
說什麼到軋鋼廠有事,順路過來,其實都是託詞。
王主任的目的就是和張新平打好關係。
張新平可是王老神醫的徒弟,還去美利堅留過學,那醫術還不槓槓的?
這樣一個好醫生,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會想著和對方打好關係。
下午,又有幾個人過來看病,都是擦傷,挫傷之類的小外傷。
張新平都沒有出手,直接交給了李長生。
他則在一邊看著李長生給工人處理傷口。
考察李長生的醫術。
李長生除了對用鑷子、酒精棉這些醫療器具不太習慣,其他的都還行。
等工人走了之後,張新平拍了拍李長生的肩膀。
“老李,多習慣一下如何用鑷子,還有清理傷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儘量不要用手直接觸碰傷口。”張新平稍微提點了一下李長生。
下午下班之後,張新平騎著腳踏車來到南鑼鼓巷95號院,他想著先過來看看自已的房子。
“同志,你找誰?”剛要進門,一個乾瘦的中年人攔住張新平問道。
這人,張新平還真認識,大名鼎鼎的閆富貴。
“我是這個院的住戶,何大清的鄰居。”
“哦!您就是新來的住戶啊?”
“呵呵,我可不算是新來的,當初我和何大清一起買的房子。”張新平輕笑著解釋了一句。
“哎呦,口誤,口誤!
您是張醫生吧?我聽老何說起過您!
歡迎您搬回來住!
哦,對了,我姓閆,在交道口小學當老師。”閆富貴很是熱情的和張新平說著話,最後還不忘自我介紹。
“您好,閆老師!
沒想到您還是老師,那以後家裡的孩子,可就要麻煩閆老師了!”張新平一邊說著,一邊給閆富貴讓了一根菸。
“喲,這是白錫包?這可是外國的好煙啊!”閆富貴讚歎道。
“呵呵,一般吧,您別嫌棄就行!”張新平淡淡一笑。
白錫包是外國香菸,五零年國產的香菸都是不帶過度嘴的。
後世的華子,要五一年才開始建廠生產。
張新平不差錢,自然不會吸那種不帶過度嘴的煙。
要不是擔心太高調,張新平都想直接吸雪茄,還是那個過癮。
原主在滬市的時候,都是吸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