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索科爾現在萬分後悔之前沒把荷蘭東印度的艦隊放在巴達維亞,不然順軍哪能這麼猖狂的進攻:

有艦隊威懾的話,順軍至少得等海戰決出一個成敗之後才敢進行陸戰。

儘管馬特索科爾已經派出了使者,要求駐紮在莫臥兒帝國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駐紮在孟加拉和莫臥兒帝國的若干戰艦一起組成聯合艦隊,在南海和順軍海軍決一死戰。

但大海茫茫,誰知道使者到了沒有,甚至那些艦隊敢不敢來參與戰事都得打個問號,很明顯順軍海軍一定會像上一次進攻馬尼拉一樣,和英國人的艦隊聯手,那樣的話確實很難打。

儘管知道勝算不大,但是荷蘭人對於放棄巴達維亞還是心有不甘:

大順都沒談到要給荷蘭東印度公司什麼好處就這麼直挺挺過來搶,實在是太不講武德了!

然而,就在馬特索科爾焦急地等待海軍到來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個大大的壞訊息:

“什麼?萬丹王國和馬打藍王國的軍隊打過來了?”

萬丹王國和馬打藍王國是爪哇島上兩個比較強大的土著國家: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就是從萬丹王國手裡搶來的,而馬打藍王國也曾兩度進攻巴達維亞,不過都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

馬特索科爾和其他荷蘭人一樣,骨子裡壓根沒把這些土著當一回事,之前他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順軍和城中的華夏人身上。

巴達維亞城中有大量華夏人,或者說正是有了華夏人才有現在的巴達維亞城。

當然荷蘭人對待華夏人的態度也和西班牙人高度一致:

西班牙人在馬尼拉建立的殖民地是靠華人發展起來的,巴達維亞同樣是依靠華夏人才繁榮起來的,但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去卻並不感激華夏人:

他們一方面利用華夏人建設殖民地,但另一方面又扶持土著壓制華夏人,甚至會在華夏人積攢了足夠的財富之後策劃針對華夏人的屠殺來收割華夏人辛勤勞動所獲得的財富。

要是放在以前,馬特索科爾早就下令對城中的華夏人動手了,但現在的形勢和以前不一樣了,大順強勢出擊菲律賓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收斂了不少,相對應的,巴達維亞的華夏人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值得一提的是,對此大明也是有貢獻,畢竟大明在孟加拉建立政權以後跑到孟加拉的華夏人也不少。

所以馬特索科爾不敢對城中的華夏人動手,他害怕貿然動手之後會被順軍拉清單算賬,沒辦法只能宣佈全城戒嚴的同時讓城內的荷蘭僱傭兵盯著華夏人聚居區,防止華夏人搞事。

但馬特索科爾萬萬沒想到的是,華夏人沒搞事,萬丹王國和馬打藍王國這兩個蘇丹國的人跳出來搞事了!

對此馬特索科爾還真有點頭疼,他感覺自己實在太倒黴了,怎麼輪到自己當總督的時候就會遇上這種爛事呢!

沒辦法,馬特索科爾只能把城中的武裝力量抽調出來,先應付萬丹王國和馬打藍王國的進攻再說。

巴達維亞的軍隊不多,常備軍加上僱傭軍加起來撐死了也就三千人。

而且這次情況還和以往不一樣,現在海戰還沒開打,勝負未知不說,順軍很快就會從蘇門答臘島摸過來,所以不能再向以前拖到這些土著王國自己的軍隊崩潰。

馬特索科爾心裡清楚,拖下去的話更強的順軍就會抵達,所以必須在順軍到達以前幹掉這些個土著軍隊,好全力以赴應對順軍這個大敵。

於是馬特索科爾當機立斷,決定西攻東守,先集中力量解決掉實力較弱的萬丹王國的軍隊,再回過頭幹掉馬打藍王國的軍隊。

當然馬特索科爾也不得不當機立斷,因為現在情況緊急,他沒有太多時間去思考了。

於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在總督的命令之下當即出擊,進攻萬丹王國的軍隊。

萬丹蘇丹其實也知道自己大機率打不過荷蘭人,他這是為了給大順納投名狀:

眼下順軍強勢來襲,萬丹蘇丹思考了不到三分鐘便果斷決定給大順當狗,既然要當狗,那就好好表現一番。

而顯然馬打藍王國也是這樣想的,也是就有了兩國的軍隊進攻巴達維亞這一出。

萬丹蘇丹雖然不指望自己能攻下巴達維亞,但他想的是能在順軍表現一下也好。

不過顯然萬丹蘇丹想多了,雖然荷蘭人自認陸戰能力比不上順軍這種巨無霸:

馬特索科爾從商人那聽說了,順軍曾經打過多次萬人以上的大規模火器作戰,有些規模甚至接近十萬人,那種規模的大戰,馬特索科爾想都不敢想。

不過對於萬丹王國這種,馬特索科爾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荷蘭軍隊出城之外擺出了陣型,開始迫近萬丹王國的軍隊。

馬特索科爾對於這場戰鬥沒有絲毫的擔心,果然,幾輪齊射之後萬丹王國的軍隊就崩了。

馬特索科爾哼了一聲,萬丹王國這種土著國家的軍隊,其戰力果然還是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隊不是一個檔次的。

所以這麼多年下來,面對這些個東南亞土著,荷蘭東印度公司可從沒失手過。

輕易擊敗了萬丹王國的軍隊之後,荷蘭軍隊又迅速調轉陣型,突然轉而向東,馬打藍王國那邊剛收到荷蘭人往西出擊的訊息,突然沒過多久荷蘭人就已經殺到了面前!

馬打藍的軍隊倒是比萬丹王國要強上一些,沒有被荷蘭軍隊的幾輪齊射打崩,但也就僅僅強了這麼一點:

隨著荷蘭人搬出城中的火炮對馬打藍王國的軍隊進行轟擊,馬打藍軍隊也頂不住了。

看到這兩個蘇丹國的軍隊接連被荷蘭軍隊輕鬆擊破,馬特索科爾稍稍鬆了口氣,不過他心中也清楚,巴達維亞的危機遠遠沒有解除:

真正的大敵還沒到來,只有打敗順軍,而且是海上和陸上都戰勝對手,才能讓巴達維亞挺過這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