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對王之心這些太監不爽的駱養性隨即帶人前去逮捕王之心,不過駱養性沒在王之心的豪宅中找到他。

一打聽之後駱養性才知道,宮中這群太監現在在杜勳那裡。

這讓駱養性十分不爽,但杜勳是帶路黨,李自成沒有表示的話駱養性還真不敢對這死太監怎麼樣。

杜勳先前接受了李自成的口頭任務,清查宮中宦官太監各項不法所得,這項工作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相當有油水的工作:

許多太監懼怕被新朝清算,紛紛給杜勳送來各種金銀珠寶,杜勳也來者不拒,反正不拿白不拿。

不過讓杜勳頗為不爽的是,王之心這個宮中大夥公認的最有錢的傢伙一直沒有動靜,於是杜勳很快做出了決定:

無論王之心以後送多少銀子,他都死定了!

王之心之所以沒給杜勳送禮願意很簡單: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的家產百分百會受到新皇覬覦:

查抄太監的阻力可比查抄官員小多了!

於是王之心想方設法地給他能接觸到的順軍官員送錢,希望能直接見到李自成,當下只有李自成對他來說才是有價值的人:

其他人只會用他的錢去討好新皇,因此把錢給誰都沒有用,只有交給皇帝才是有用的。

王之心對於那些傻乎乎地指望杜勳手下留情的太監嗤之以鼻,這幫人這麼多年在宮中簡直白混了,分析形勢的水平差得沒眼看:

杜勳這個傢伙此時就指望著這些傻子的錢討好新皇,怎麼可能放過他們?

黃天不負有心人,王之心七拐八拐之後攀上了順軍大將劉芳亮,獲得了覲見李自成的機會。

等見到李自成之後,王之心還沒來得及說什麼,李自成便說道,

“王之心,你要錢還是要命?”

李自成一句話讓王之心準備良久的腹稿都成了無用功,他臉上顯現出非常明顯的掙扎之色,最後一臉無奈的說道,

“稟皇爺,奴婢想活下去。”

李自成點點頭,他只想要這群太監的錢,殺不殺倒是不重要,於是李自成說道,

“可以,那朕給你安排一個任務,你指認一些參與謀害皇子的勳貴和太監出來,朕可以給你算一個戴罪立功,這樣也有理由饒了你。”

王之心想起自己那豐富的家產還是相當心疼的,但他也清楚,李自成說的要錢還是要命絕對不是在說笑,當下只能二選一。

李自成接著對帶王之心過來的劉芳亮說道,“磁侯(劉芳亮在大順的爵位),你帶一些兄弟去查抄王之心的財產,順便告訴杜勳,他的動作太慢了,朕對他非常失望,以後清查宦官的事情一併交給駱養性處理。”

劉芳亮領命而去,很快,駱養性和杜勳都得到了訊息,杜勳有些失望,不過他到底還是撈了一些,而駱養性則加快了動作:

很明顯永昌皇帝“動作太慢”的評價不僅是針對杜勳的,也是針對駱養性的。

駱養性充當了原時空中劉宗敏的角色,對勳貴們下了狠手:

勳貴們一個個身嬌體貴,哪裡受得了這種委屈?

特別是後來李自成讓駱養性告訴勳貴們:

新皇並不想大開殺戒,只要勳貴們乖乖認罪,新皇可以保證只抄家,不滅族。

所以,擺在勳貴們面前的同樣也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

要錢還是要命?

事實證明絕大多數人眼中,命還是比錢重要的,絕大多數勳貴紛紛表示願意交出家產以求保住自家小命。

很快,僅僅只是勳貴這個群體,就榨出了超過一千萬兩白銀的鉅額財產:

這讓李自成有些相信歷史上順軍在北京搜刮出七千萬兩白銀的記載了…

宦官們同樣有錢得很,僅僅王之心一人,劉芳亮就帶著順軍士兵搜出現銀四十萬兩,如果加上古玩字畫和零零總總地其他財產,王之心一人財產就不下百萬兩。

收到訊息之後李自成不禁萬分同情崇禎帝,他為了幾百萬兩餉銀搞得整個大明亂七八糟的,而大明的勳貴和宦官們卻如此有錢…

不用說,文官的銀子肯定也不少,但李自成暫時還不能動他們,要動他們至少得等穩住清軍之後才行。

翻看著駱養性呈上來的賬本,抄家工作是順軍士兵負責的,順軍這幫人再怎麼貪汙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不是順軍將士節操有多高,而是因為他們還沒學會那些花花繞繞…

突然,李自成發現了一個問題,他發現賬本中並沒有周奎。

李自成記得這位大明國丈可是有錢得很。

於是李自成叫來駱養性,詢問為什麼賬本上沒有周奎,駱養性無奈地告訴李自成,周奎視財如命,他用盡方法折磨周奎,這老頭就是死不認賬。

李自成有些意外,不過他早就做了準備應對這種死硬分子:

李自成說道,“王之心已經招了,周奎就是主謀,你不用再審他了,既然他要財不要命,朕就成全他。”

沒錯,李自成沒有時間慢慢耗,殺了周奎,周奎的財產一樣是順軍的,最多抄家時多費一些功夫罷了。

而且,君無戲言,他說了要這群人錢和命二選一,就要說到做到。

於是,周奎等一些視財如命的死硬分子以戕害皇子的罪名被順軍處決。

處決了這些死硬分子之後,順軍同樣將這些人的財產盡數抄沒。

僅僅一天,順軍就從勳貴和太監這兩個群體中抄出財產共近三千萬兩,這個數字倒是讓李自成有些驚喜。

看起來就算是剔除官員這個大頭,北京城還是能抄出不少錢的。

李自成繼而想到,北京的勳貴都這麼有錢,那麼南京的勳貴會不會更有錢?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了,這些錢已經足夠讓順軍出征了。

李自成隨即叫來劉宗敏,囑咐他去集結北京的順軍人馬,先發制人,看能不能打吳三桂一個措手不及。

三月二十四日,和歷史上一樣,這一日吳三桂給李自成送來了降表,表示願意和山海關總兵高第,遼東巡撫黎玉田一起率領關寧軍歸降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