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汴梁的熱鬧
穿越北宋的我成了武林盟主 愛吃山東辣子雞的閻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還有,去告訴皇后,將富弼的夫人也給我趕出去。
富弼,撤官罷爵,追毀出身文字!”
趙禎這是直接將富弼給打進了泥地裡,再也無法翻身的那種。
“陛下,萬萬不可啊……”
敢在這個時候開口的,也就只有包拯了。
只不過這一次,趙禎連包拯的面子也不給了。
“你還是先看看這個混賬東西做了什麼吧!
看不清自已的位置,他富弼枉為人臣。”
這話就有點重了。
撿起趙禎扔在地上的信封,包拯認真讀了起來。
等看到富弼見到飛鷹堡堡主夫人紫霞仙子的時候,不僅不避嫌。
甚至於還敢明目張膽的觀看,甚至於還要吟詩頌揚。
如此也就怪不得飛鷹堡頭領,會直接下死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焦俊的本事被一一證實之後,富弼還有膽子如此做,那可就真的是在找死了。
他要是不死,或者是朝廷不表明態度的話,怕是要引來飛鷹堡的報復啊!
“哎,彥國,糊塗啊!”
富弼怎麼想的,包拯很清楚。
不就是內心之中根本就沒有看得起人家嗎?
以為焦俊也就是一個武夫而已,憑藉聰明才智,完全可以將人家玩弄於鼓掌之中。
可惜啊,他遇到的是一個喜歡用拳腳說話的武夫。
還是一個對朝廷,根本就沒有任何歸屬感,沒有任何敬畏的武夫。
如此一來,富弼不死,誰死?
默默的將書信遞給了其他人之後,包拯就沉默不語了。
他可不想因為為一個死人說話,就引來飛鷹堡的敵視。
看看相州韓氏,就能夠明白得罪飛鷹堡的下場了。
陳執中,龐籍,歐陽修看完了之後,也是默默搖頭。
飛鷹堡,他們照樣惹不起。
因為相州韓氏已經只剩下兩個男丁了,其中一個就是韓琦。
這還殺人誅心啊!他們可不想步了韓琦的後塵。
至於皇帝的決議發出去之後,引起來計程車大夫反彈?
稍微引導一下,轉移一下仇恨,讓這些人去找飛鷹堡的麻煩就好了。
到時候就看有沒有人頭鐵的真去幹了。
種珍早就到達了汴梁,政事堂的諸位也都見過他了,更是知道了焦俊那個狀元人頭換功法的事情。
只是這件事兒,暫時被政事堂掩蓋了下來。
畢竟這要傳出去的話,肯定是會要造成文武對立的,到時候那場面可就更不好收拾了。
只不過,這件事兒好像皇帝跟賈昌朝都有些意動啊!
這一次的事件,最後以四位相公敗退結束。
為了信念,他們或許能夠淡漠自已的性命,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還沒有辦法將家族的生死存亡置於不顧。
而且從這一次的事件當中,他們也發現了隊伍之中已經出現了叛徒了。
那就是當任同平章事賈昌朝,這傢伙竟然不聲不響的將兒子派到了飛鷹堡去了。
要不是今天被暴露出來,他們還真的是不知道這個事情吶。
剛剛離開了御書房,幾個人就直接將賈昌朝圍了起來。
“賈相,你這是打算背離士大夫,背離儒家了嗎?”
包拯說話可是相當不好聽的。
這是打算直接跟賈昌朝攤牌啊!
就連跟著他一起圍堵賈昌朝的陳執中,龐籍也是有點錯愕。
咱們只是問責,或者是讓賈章那個小子提攜一下自已家的後輩子弟,你這麼搞,那可就不好收場了。
因此這兩位,直接後退了一步,表示跟包拯不是一路人。
“哼,包龍圖,你要清楚,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前提,那是在這個天下,沒有太過強大的個人。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武聖焦俊可以一人敵國。
你覺著這個時候,士大夫還能高高在上嗎?
或許以後的情況,就要變成武修與皇帝共治天下了。
至於儒家,那隻不過是為了當官的敲門磚而已,你真的以為儒生的身份,對我很重要嗎?”
反正自家兒子已經抱上了飛鷹堡的大腿,賈昌朝這個時候也是徹底的放開了。
連偽裝都不打算偽裝了。
“你,你就不怕士林譴責,口誅筆伐,甚至是遺臭萬年嗎?”
對於已經不要臉的賈昌朝 ,包拯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呵呵,那可就要看看是士林儒生的嘴硬,還是飛鷹堡武修的刀快了。
相州韓氏,宰相富弼,殷鑑不遠,包龍圖這就看不到了嗎?”
對於包拯的這個說法,賈昌朝嗤之以鼻。
以後還會不會有士林,都還不好說吶!
我會怕什麼士林譴責?
不知道焦用是怎麼死的嗎?他可是韓琦以東華門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兒為由給殺的啊!
而且看焦俊的態度就知道,對方恐怕是對儒家非常反感了。
如此情況下,以後的儒生恐怕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了。
至於口誅筆伐,士林譴責?
真以為手下數十萬人命的焦俊不敢焚書坑儒啊?
對方可不是王朝統治者,真要是想做這件事兒,可是沒有多少顧慮跟負擔的。
懟了包拯之後,賈昌朝就徑直離開了。
至於另外三位,可沒有包拯這麼固執的。
富弼身死飛鷹堡一事,在汴梁城之中開始了廣泛的傳播。
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普通老百姓也只是讚歎飛鷹堡厲害,就連當朝宰相都敢殺。
至於太學生,以及很多朝官可就有點坐不住了。
不少人都開始串聯請願,希望朝廷出兵征討飛鷹堡。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尤其是士大夫出身的官員,已經開始意識到,飛鷹堡的崛起,或許就是他們地位由盛轉衰的開始。
要是這個時候不將飛鷹堡打下去,那麼以後他們這些隸屬於士大夫階層的儒生,恐怕日子就要不好過了啊!
大宋成立之前的儒生文人是個什麼地位,他們可是還沒有忘記吶!
要不是宋太祖趙匡胤,以及後來的兩個皇帝趙光義,趙恆都非常重視文人,他們哪裡來的這麼高的地位啊?
只不過相對於文臣,儒生的群情激憤。
武勳將門,可就有點高興了。
雖然他們被賈昌朝列為武夫,不能跟武修相提並論,可是武夫,那也是佔了一個武字啊!
或許,這也是武勳跟將門世家崛起的機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