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城高池深,共有八個城門。

城門越多,往往說明城市越繁華,人口越興旺。

但有時候,城門多也並不是好事。

比方說,守城的時候,城門越多,兵力就越分散。

你也不知道對方到底要進攻那個門,實在傷腦筋。

石祇大軍將鄴城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連營數十里,他們完全有能力同時對八個門發起進攻。

趙軍首先選擇的進攻目標正是鄴城的主門德勝門,此門寬廣平闊,十分適合大規模進攻。

石祇決定,就從這裡發起總攻!

拂曉時分,趙軍的先批攻城部隊發起進攻。

大隊大隊的趙軍架設簡易製作的雲梯,向著城樓快速前進。

由於事態緊急,所以趙軍幾乎沒有時間來準備大型的攻城器械,只能依靠兵力優勢,靠著簡易製作的雲梯攻城。

可無奈這樣的攻城方式實在效率太低,趙軍扛著雲梯向城牆移動,簡直就是活靶子。

守城的魏軍不斷把準備好的滾石擂木向城下的趙軍砸去,這種從天而降的大傢伙用血肉之軀是無法抵擋的,趙軍被砸的頭破血流,慘叫連連。

除此以外,城樓上的守軍還不停的向他們傾瀉箭雨。

戰鬥打了一上午,趙軍幾乎沒有什麼進展,城樓下倒是堆滿了屍體.

正午時分,趙軍鳴鑼收兵,攻城的軍隊陸續撤回。

......

趙軍大營中。

靳豚說道:“陛下,我軍沒有攻城器械,這樣強攻傷亡太大。”

“要不,攻城緩一緩?等建造好了攻城器械,再一鼓作氣,發動猛攻。”

劉國皺著眉頭,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我軍要想破城,必須速戰,遲則生變,冉閔的勤王大軍想必已經在路上了。”

聯軍裡最能打仗的,恐怕就是這個張賀度了,他面露擔憂之色,向石祇進言。

這東一個主意,西一個主意,搞得石祇也很為難,不知道聽誰的。

“容朕思謀......”

“我軍只要圍住鄴城,那麼冉閔就不過是一隻困獸,等到城中糧草枯竭,自然城破。”

“劉將軍,照這麼拖下去,我軍的糧草恐怕也難以支撐啊。”

“那你說怎麼辦?”

劉國見張賀度處處針對自己,有些慍怒。

“眾位將軍聽我一言。”

侍中呼延盛站起身,制止了兩人的口舌之爭。

“如今冉閔孤軍被困鄴城,各地勤王軍即便想勤王,恐怕也有心無力。”

“此話怎講?”

“魏國河內軍八萬,卻要防備氐人和羌人,臣料想他們不會輕動。”

“說下去。”

“清河郡守軍七萬,要防備慕容鮮卑南下,亦不會輕動。”

見眾人紛紛聚精會神的聽著,呼延盛又開口說道:“合肥軍二萬,為防晉軍,也不會輕易北上勤王。”

“唯一有可能趕來勤王的,便是齊王李農。”

“哦~”

呼延盛這麼一分析,眾人思路一下就開啟了。

“李農與冉閔,好似天中二日,難以共存。”

呼延盛頓了頓首,再次分析起來。

“李農在魏國朝內,聲望如日中天,而且魏國軍中掌權之人,多為李農舊部。”

“國內有這樣一個實力強勁的諸侯王,臣不信他李農沒有非分之想。”

“那你認為李農不會勤王?”

石祇越聽越來精神,追問起來。

“臣雖然不敢妄下論斷,不過臣認為李農是可以爭取的。”

“喔。”

“陛下如若信任臣,臣願意出使一趟,為陛下爭取李農。”

“那就有勞愛卿了!”

石祇心情大悅,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另外,末將啟奏陛下,我軍當一面加緊圍城,一面趕製攻城器械。”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