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耀挫敗了皇太后之後,本應是喜上眉梢,然而,隨後接到鵬銳的來信,卻讓他的心情再度沉重起來。
在寢宮中,司馬耀焦急地等待著信使的到來,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鵬銳的來信必定是有關軍中糧草的緊急情況,而這恰恰是他最為頭痛的問題之一。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進來,手持一封書信,恭敬地呈給了司馬耀。
“陛下,這是鵬銳將軍的來信。”侍衛說道。
司馬耀接過書信,開啟來看,果然如他所料,是鵬銳的親筆信。他目光緊緊地貼在信紙上,一字一句地讀著。
“陛下,我願效忠於您,繼續領導鵬雲軍,戰鬥到最後一刻。”
司馬耀心中一動,感慨萬分。鵬銳的忠誠讓他倍感欣慰,也更加堅定了他解決軍中困難的決心。
然而,接下來的內容卻讓司馬耀的眉頭再度緊鎖。
“但是,陛下,我們的糧草已經所剩無幾,若無及時補給,恐怕無法支撐軍隊繼續作戰。”
司馬耀心頭一沉,他明白,糧草是軍隊生存的根本,沒有充足的糧食供應,軍隊將無法持續作戰,戰事也將陷入僵局。
“陛下,您是我們的領袖,我們將聽從您的命令。”鵬銳的信中又寫道。
司馬耀沉思片刻,決定立即採取行動。他不能辜負鵬銳和鵬雲軍的忠誠,也不能讓北金軍趁機發難。
“去,立刻傳令,調集糧草支援鵬雲軍!”司馬耀下達了命令,語氣堅定而果斷。
在他的心中,已經沒有絲毫猶豫,只有解決問題,保護國家的決心。
然而,當戶部的尚書向他彙報國庫的情況時,他心中頓時一沉。
“陛下,國庫早就空空如也了,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來支撐軍隊。”尚書的話讓司馬耀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空了?”司馬耀的聲音有些顫抖,他沒有想到情況會如此嚴重。糧草問題已經嚴峻到了這個地步,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陛下,現在我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否則北金軍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一位大臣焦急地說道。
“我們該怎麼辦?”另一位大臣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司馬耀默默地思索著,他知道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必須想出一個解決糧草問題的辦法,否則戰局將會變得更加不利。
“我們可以從民間徵糧。”有人建議道。
“不行,現在正值秋收季節,民間的糧食已經很緊張了,再徵收糧食只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另一位大臣立刻反對道。
“那我們該怎麼辦?”司馬耀的聲音有些沙啞,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突然開口道:“陛下,我有一個想法。”
司馬耀立刻轉過頭,望向那位大臣,希望能夠聽到一線希望。
“請說。”他的聲音有些急促。
“我們可以向周邊的州郡借糧,先解決眼前的危機,然後再想辦法補充國庫。”那位大臣的聲音堅定而果斷。
司馬耀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這個想法似乎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好,立刻行動,讓戶部負責向周邊的州郡借糧,儘快解決軍中的糧草問題!”司馬耀下達了命令,語氣堅定而果斷。
他知道,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只有儘快採取行動,才能挽救這場即將失控的局勢。
隨後,群臣便選擇了告辭。
“呵。”
在出來之後,有人冷哼一聲。
群臣對司馬耀的決定和態度表現出鄙夷之色,他們或許認為司馬耀的做法有些懦弱,不夠果斷。
在他們看來,向周邊州郡借糧雖然解決了眼前的危機,但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根本解決糧草短缺的問題。
“咱們這位殿下,這樣做未免太過苟且了吧。”一位臣子忍不住開口道,他的聲音中透露著不滿和不信任。
“等到回頭,看著咱們這位陛下怎麼失敗就是了。”一個官員恥笑一身說道。
至於這些話為什麼不當面說……
龍玄軍擺在明面上,誰也不敢亂動不是嘛?
調集各州縣的糧食的命令,很快便得到了回答。
回應是……沒有餘糧。
司馬耀的命令下達後,各州縣紛紛回覆,表明前段時間的戰爭已經耗盡了它們的糧食儲備,無法再提供更多的糧食支援。
這個訊息讓司馬耀心中一沉,他原本寄望於調集各地的糧食來支援軍隊,但現實卻讓他碰了個釘子。
群臣們看著司馬耀,表面上雖然裝作尊重的樣子,但心中卻滿是不屑和不信任
他們覺得司馬耀這個紙糊的皇帝,不過是憑著運氣混上了皇位,根本沒有統治才能,更不用說領導國家抵禦外敵的能力了。
各地的回覆讓群臣們更加確信,司馬耀領導下的國家已經岌岌可危,若繼續跟著他走,只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他們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暗中要採取行動,以保護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司馬耀雖然知道群臣們對他的態度,但眼下國家危急,他無法輕易放棄。
他冷靜地思考著接下來的應對之策,必須找到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辦法,否則軍隊將無法支撐下去。
司馬耀面對群臣的不信任和郡守的無力回應,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他冷冷地命令群臣們退下,獨自留在大殿中。
一時間,殿內靜悄悄的,只有他孤獨的身影站在那裡,顯得異常孤單。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激動和憤怒。
然而,這樣的平靜只是短暫的。隨著郡守們的無能回覆陸續傳來,司馬耀再也無法控制內心的怒火。他憤怒地拍打著手扶,口中喃喃自語,滿是不滿和怨恨。
“一群無能之輩!全都是廢物!”司馬耀咬牙切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