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不是家裡武場比俊,戰場得有一個機靈勁,~你家哪的?”

“大青山”,聶巖有問必答,剛剛被老兵的歡樂氣氛感染,心情放鬆了不多,面上掛著微笑。

“練氣期?”

“5級”聶巖不好意思的回。

“哎,才5級,這苦命娃.”

一個煉氣期混戰場,預期顯然不好,這讓場面一黯。

不過,既來了,都有自己的原因,這裡本來就是生死看淡的地方,老兵們看聶巖老實只道是有難言之隱,沒在細問。

岔開話題,場面又復談笑風生。漸漸聶巖熟絡起來,對當地情況瞭解了許多。

這片區域聚集的多是年長垂暮的築基期老人,身患暗疾修為漸退,想著在最後的歲月為族人後輩謀個軍功出路或呆久了情懷難酬不捨得離開。平日子裡,最喜扎堆圍坐聊說前情後事,過著湊一天少一天的日子。

周圍還有幾個村,其間住著散修也不少。

聶巖每日凝道勤勉,老獵戶留在鄰村回來看過一次,見聶巖一切如常就走了。

這天傍晚聶巖邊收拾房前雜草,邊聽老人們說起異族人。

……“那異人都是祖先吃過人肉的,是上個苦劫中分化出去的。”

“現在不能視做人了,與妖獸通婚,人不人鬼不鬼的”……

聶巖對異人族也是好奇,湊近細聽,被一面善老人招手叫了過去。

“說說,你小娃子怎麼來這裡的,我們是來墊棺材腳的,你來作麼?”

聶巖老實說是來脫罪籍的。

“這裡從沒有你這大娃能回去的。”

“過幾天就是異人狗祭奠之日,他們最喜歡抓嫩娃了。”

大家七嘴八舌也無禁忌有啥說啥,都是勸聶巖快點回家鄉去。

聶巖默然也不作聲。

老人們也不好再勸,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這幾天我可看見烈火老哥,又把回魂箭拿出來了。”

“那幫異人就是欠收拾……射死丫的”

“換酒了!換酒了……”說話的正是老烈火。手一招,一張舊弓弩挽在手中,瞄了一眼聶巖“不想回去就幹,這弓可是沾了異血的,怎麼樣,敢試不?”

聶巖知道再扭捏會被笑話,“敢”挺了挺胸膛學著豪邁勁頭就去拎弓。那烈火老爺子把弓一躲:“呵,還真敢試!”

周圍人鬨堂大笑。

聶巖巴不得與他們打成一片,抱拳道:“老英雄,這弓?願聞其詳。”

“老英雄?叫我老英雄,這娃會說話,我愛聽,那我就講一講”

周圍都安靜下來,靜靜聽聽他說。

故事老套,被講過很多遍了,時不時的有人補充……

原來,這則弓施展的回魂箭技原名叫噬魂箭,因為名字太兇,討個吉利才改名回魂。

需要以魂力入箭,獲得暫時的魂器效果,可以在一箭程的時間中提升等級。集精神衝擊力與箭技打擊為一體的箭技。回魂箭的難點主要是附魂。要求一瞬間可以做到身魂分離,相當於射出那一剎那有了器靈。最大威力可比擬金丹一擊。

那回魂箭本是合擊技,亦正亦邪。數百年前脫胎於一聞名門派的箭陣合技,威力雖倍增,但那被附魂的修士扛不住靈魂的拉扯往往會一命嗚呼,被戲稱為送命箭,有一命換一命之說,後被棄用流失江湖。

老烈火得到後以陣法匯聚戰場的煞氣代替魂力,才勉強使用,在邊疆小有名氣。

臨了,老烈火拍了拍弓道:“這弓跟我幾十餘年,要陪我送終嘍”

聶巖掏出一株珠子:“老英雄為民守疆可敬可佩,這顆火珠子略表敬意。”聶巖也是真被故事感動著了。

“咦,你這娃子……”老烈火推脫不要。架不住周圍人起鬨,聶巖堅持要給,推桑幾回就收下了。

老烈火接過火珠看了看:“好東西!”這珠子是聶巖修復的最好的火性珠。

老烈火突然沉默了,隨即猛然抬起頭:“那,不白要你的,這弓拿去!”

聶巖愣了一下隨即忙說,“這哪行……”

話音沒落,老烈火就把弓硬塞進了聶巖懷裡。

周圍人看老烈火的神情變化,彷彿也明白了他的心思……皆黯然。

聶巖哪敢接,剛要推送回去,卻被周圍人給拉住了:“拿著吧,這弓耗精血,老頭子怕也用不了了,拿走也能多活幾年。”

聶巖手持著弓也明白了什麼,手中突然一輕,是兜裡的樹椏扯著弓飛走了。

眾人笑語紛紛,這浮幽木是個寶貝,不比那些歷練計程車子的差。

老烈火把聶巖拉到一邊。

“這火珠我是真的喜歡,小哥不必多心,那弓滿是煞氣,格到身邊引得我身子痛,你拿走我也算釋懷了,算是幫了我。”

聶巖不知怎麼安慰人,只會點頭稱是。

“…你年輕火力壯勉強一用,實在用不慣就毀了吧。”

老烈火又多講那些弓的來歷和用法。

聶巖答知道了。

從這以後,聶巖愈加懂事。年齡小又沒年輕人的傲氣,平時有時間就替大家跑腿辦事,伺候老人們得樂顛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