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
既然有王大壯、王二壯他們先開了一個頭,那麼後面就變得容易了許多。
於是,在王大壯他們大同軍帶頭表示願意跟隨張翰之後,百人明軍的隊伍之中出現了騷動,又有另外的一個團體從一口谷較遠的地方走上前來。幾十名明軍基本上沒有披甲,每個人全身上下除了棉衣也就只有那一把大刀。
他們在領頭人的帶領下上前抱拳表示願意跟隨張翰他們一起搏一條生路,聽他們的口音很像是南方的人。
一口谷之中剩下的明軍看到了現在的情況,有想法的,立馬就上來抱拳施禮;不太願意的明軍,雖然臉上很明顯的表現出了不滿,但也還是上前表達的該有的禮儀;剩下的人看到大多數人都表示了這樣的意願沒有辦法,大的潮流就是這樣,只好跟著大流一起。
張翰看到一口谷的明軍不管是不是真心的願意,至少此刻是意見統一的。
於是,張翰開始向這些明軍開始介紹起來何宇他們,也是為了後面好安排工作,一個團隊之中至少要有幾個人是大家都認識的。
何宇、李斯他們在聽到張翰的介紹時也向前一步,揮了揮手錶明位置,他們的衣服不倫不類,倒也是很好辨認。
整個介紹的過程很快,也就不到一分鐘,等到介紹完周雄等人,張翰立即安排何宇帶人去清點一下他們現在的人數,知道了具體的人數,他們才能夠好安排下一步的活動。
約摸兩分鐘,何宇回報資訊,“張隊!現在一口谷共有人員七百三十七人,其中輕傷員四十三人,重傷員十二人。而這七百多的明軍編制非常混亂,雖然絕大多數計程車兵來自大明的九邊部隊,但是也有一些是一些南方部隊。
張翰聽著彙報上來的人數,在回想之前一口谷也就不到百人的清軍,數倍於敵,卻被壓制的毫無還手之力。
更為關鍵的是,這還是大明的九邊精銳之師。張翰想到這裡心裡很不是滋味,大明真的氣數已盡?大明真當亡矣?
張翰來不及多想,時間也不允許他失望,他只能按壓下心裡的情緒,快速的思考隊伍接下來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編制。
但是,他們現在隊伍十分的雜亂,張翰沒有辦法,只能先按照隊伍原有的樣子,然後各部分明軍按照各自原來的建制組建起來,並且推舉出小部隊的臨時負責人,從而實現對明軍的管理。
安排好建制問題,張翰立即帶人開始掩埋屍體,打掃戰場,收集糧草馬匹武器,以備不時之需。
“大壯?”
“在!”王大壯正在不遠處整理隊伍,他聽到張翰在喊他的時候,他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他手下計程車兵基本上都是他原來的手下,管理起來也是十分的容易。
“你的隊伍裡面有多人是弓箭的好手?”張翰看著繳獲來的弓弩,想要組建一支弓箭手部隊,也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下遠端的支援。
“我的手下大概有十幾個弓箭的好手,其他的隊伍應該也有不少,我想張將軍抽調一下,還是可以湊出一支不弱的弓箭手的。”王大壯思索了片刻回答道。
“那行,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可以嗎?這個弓弩,箭矢就交由你來調配。”張翰現在秉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將一部分的工作交給其他人來執行。
一切工作差不多解決了,就要處理唯一的那個清軍俘虜,張翰的想法是由所有人一起仲裁,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隊對於清軍的懼怕,打破軍隊的恐清症。
於是,在張翰的一聲令下,一批一批計程車兵向前,朝著清軍的身體發洩著怒火,拳打腳踢都是輕的。
起初的幾批明軍壓根不敢動手,隨著越來越多的明軍大打出手,起了帶頭作用,後面的明軍下手一個比一個狠,邊打邊流淚,口中嘟囔著家人的名字。
整整的流程持續了十分鐘,最後明軍憤怒的都沒有了秩序,直接一窩蜂的擁了上來,等到張翰讓眾人退下,清軍俘虜的身體完全被擊打的破碎,早已失去了生機。
處理好這一切,張翰抬頭看天,日頭已落,時候不早。
一口谷的一處石臺處,十幾個人圍在一邊,召開著臨行前的臨時負責人大會。狹小的空間瀰漫著濃郁的菸草味,每個人都帶著疲憊的表情,因為長時間的作戰已經讓每一個人都身心俱疲。
突然,一個沉重的問題被提出,讓整個屋子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蓋州?這不是離大明越來越遠?"一位年輕的邊軍將領睜大了眼睛,他的聲音中透露著一絲不安和懷疑。
隨著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張翰的目光也在眾人之間穿梭,沉默凝重的氛圍讓人窒息。張翰緩緩站了起來,他的眼神堅定而冷靜。
"是的,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向南走就是大明,所以韃子也知道向南走就是大明,那你們可以猜想,現在所有向南的路上不知有多少韃子的哨騎和探子,隨時都會有大隊韃子前來截殺,就憑我們這些人,正面硬扛突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蓋州方向,大明的水師無力,自然韃子的水師也就不會多加防備,敵人的疏忽,這是我們的機會,走海路,才能迴歸中原!"張翰的聲音響徹在屋子的每個角落,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周雄看著張翰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佩之情。他身上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讓他佩服。
張翰繼續說道:"我比任何一個人都想帶著大家回家,現在大明勢弱,我們也補給不足,海路還有一線生機。"
張翰的聲音在十幾個人的響起,每個人都被他的話所感染。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人在江山在!……”張翰的聲音漸漸變得激昂起來,他的話語如同一股助推劑,注入了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