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
車隊快速的離開鬧市區,四周的景物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入眼是荒蕪的廢墟,這裡是沒有經過改造的蠻荒之地。
子午線的防線建立在極遠的位置,保證人類活動區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所有從校園中走出的學生來說,這裡的一切都是神秘而又未知的,他們的認知單純的保留生活區的大街小巷。
對於生活區之外的世界一無所知,只曉得,成為武者,擊殺源獸,留存種火!
四周的景物不斷變化,漸漸地,遠處已經浮現出數百米之高的防線,厚重的金屬感,讓所有人一時間驚歎不已。
就是因為這一面延綿的金屬防線,生活在生活區內的人類,才能肆無忌憚的享受這個世界。
在防線的另一面則是令武者都談之色變的子午線!
源獸的天堂!
據史料記載,子午線降臨的最終原因是因為一塊巨大的隕石降落,穿越大氣層的途中分裂成無數小隕石,而它們散落的地方在一夜之間成為人類的禁區。隕石中帶有一種特殊的病毒,至今,以人類的科技文明都無法剝離病株。專家稱,就算人類剝離病株,也無法制作出救治源獸的藥劑。因為這本就不是同一科技文明的產物,聯邦只能被動防禦,猥瑣發育。
直到有一天,聯邦中走出一位足夠強大的武者,將子午線徹底清除出去!
陳楓知道,這一切都是放屁,經歷了數百年時間,已經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擺在眼前,那就是高階力量!全球有數十名高階戰神,然而,到目前為止,一個超越戰神級的武者都未出現過。不怎麼想著如何走出困境,只想著繼續內鬥,遲早有一天,子午線的源獸會降臨人類生活區。
車子停在補給站,眾人下了車後站在防線的腳下,一眼望去竟看不到防線的頂端,腦中不由發出靈魂拷問,這玩意兒到底是怎麼建造出來的呢。
張強帶領著戰隊隊員從一輛卡車上搬下來一箱箱的冷兵器箱,這些箱子裡裝滿了各式各樣的兵器,有刀、槍、劍、戟等。這些兵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彷彿在向人們展示著它們的鋒利和威嚴。戰隊隊員們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箱子搬下車,然後輕輕地放在地上。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讓人一時間,不敢輕舉妄動。
張強下令讓所有的選手集合,這些傢伙一個個都不敢觸黴頭,很快便以學校為單位列隊,這時他便說道:“這些武器都是巡察部提供的,各位能夠代表學校參加這次的大選,相信以各位的實力,進入武者學院已經是板上釘釘。所以在這裡,我由衷的邀請各位,往後畢業可以選擇我們鹿城特能巡察部的戰鬥科,相信我們戰鬥科給予的資源,會令大家滿意的。”
“現在以學校為單位,來選擇趁手的冷兵器。”
按照順序,鹿城一高是第一個進行選擇的,陳楓走了出來朝武器箱內看去,不過很快他就失望了。
巡察部提供的冷兵器都是適合中近程作戰的冷兵器。
要知道,他可是源武者,開啟‘臨’字真言之後無論是防禦力還是攻擊力都會得到大幅度的增長,所以他也一向喜歡近身作戰。帶著長刀長劍,難免不太方便,還是短而精悍的匕首適合他。
最後權衡了一下還是選擇一把長刀,相較於花裡胡哨的技法,他還是喜歡正面硬剛。
張強顯然也注意到了這點,連忙詢問道:“陳楓同學,你有什麼需求,可以跟我們戰隊提,戰隊會盡量提供你的所需。”
“匕首,足夠堅硬的匕首!”
聽到這話,張強有些驚奇,但也沒有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詢問,這可能涉及到源武的特性,而且陳楓口中的足夠堅硬,顯然不是一般的冷兵器可以滿足的。要知道,陳楓已經是一名初級戰者,還是源武者,他的目標已經不侷限於不入級源獸了!
“小伍,把你的匕首貢獻出來。”
一旁,一個身體不算壯壯的年輕人,身穿一襲黑色作戰服,整個人彷彿被包裹其中。小伍整個人看起來有點瘦弱,若是脫掉作戰服,恐怕也不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武者。
小伍都懵了,他很想問隊長你是開玩笑的吧?H級匕首就這麼貢獻出來,給一個要參加海選的選手?
不過隊長的話他不想忤逆,也不敢拒絕,只能依依不捨的將匕首遞出。
直到遞給陳楓,小伍的眼珠子還一直盯在匕首上,如今全球對金屬材料的需求量很大,入級武器的價格更是一天一個樣,特別是合金金屬。
這一件匕首可是花了他大半年的積蓄才購買到手的。
他不害怕陳楓拿著匕首,不建功勳,就怕陳楓把匕首弄丟,那他到時候哭都找不到地方。
陳楓把玩的手中的匕首,H級冷兵器,倒中規中矩。子午線內的源獸,不是說你有初級戰者的實力就能夠擊殺I級源獸,這是不可能的。你要考慮到源獸是否適合狩獵,這就要涉及到經驗二字,有經驗的老獵手,碰到一些皮肉堪比盔甲的源獸,I級冷兵器可能都無法破甲,這時候就只能選擇撤退,或者尋找其他的致命弱點。
但高等級的兵器卻對低階源獸有著絕對碾壓的破壞力,當然,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實力,展現兵器的縫紉。
注意到這一幕的施啟國很想開口阻止,可一想到,陳楓他們是坐著張隊的車來到這裡的,他又警惕的低下了頭,繼續篩選適合自己的兵器。
可能是從學校的選比開始,他已經記恨上了這倆走了後門的存在。他足夠聰明,知曉眼下不是指責二人行為的時候。
眼下馬上就是海選,施啟國想著一舉拿下排名,然後公然指責二人走後門!
相信到時候,會有媒體人來到現場,他要將這種行為公佈於眾,讓整個聯盟的人都知道。
就連標題他都想好了:震驚!倆學生為了大比名額,竟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