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獻禮國慶,那肯定是以紅色歌曲為主。寫出一首紅色歌曲對於牧念念其實不難,她有前世幾十年的愛國教育基礎,再加上這一世的十幾年,特別是她非常喜歡歷史,對那段屈辱史更是知之甚詳。

難得的,是寫一首優秀的、能讓人產生共鳴的、還朗朗上口、擁有傳唱度的紅色歌曲。

並且,腦中的故事太多,素材堆疊也是一種難度和煩惱,需要選擇和取捨,每一個都很好,很難抉擇。

想了幾天,都想不好主題,開不了頭。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她決定主動出擊,尋找靈感。

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什麼的,總能帶給她點什麼。

當然,首選就是學校圖書館,其一是學校圖書館近便,方便她常常查詢資料,其二是學校圖書館藏書也非常豐富,反正足夠她看了。

之後,她常常利用休息時間去到圖書館的歷史書籍區,也沒有什麼目的性,就是隨意走走看看,隨意翻翻,以獲得一些啟示和思路。

這一天,她拿出一本宋詞集隨意坐在地上翻閱起來,比起現代詩歌的直白,牧念念更喜歡古詩詞的婉約和那種‘山朦朧水朦朧’的意境感。

她翻閱著,發現書本里的詞很多都是她背過的,熟悉的詩詞快速地瀏覽過,將目標集中在一些陌生的詩詞,看有沒有什麼新鮮的詞或者觀點。

忽然她翻到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這首詞她很熟悉,前世年少時讀到這首詞她還有些不以為然,心裡反駁說你怎麼知道少年沒有憂愁呢,少年的憂愁也很多呢。後來長大了,知道了辛棄疾生活的時代背景,知道了他鬱郁不得志的原因,才理解了這首詞裡深深鬱卒。

辛棄疾創作此詞的時候,是在被彈劾去職、閒居上饒帶湖時期。雖然當時他的居住地風景優美,但他卻無心賞玩。他心向家國,又嘆自已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寫下了這首詞。

現在再次細細閱讀,反而有一種隔著時空和稼軒居士共情之感,詞中的每一句,都能激起心裡的絲絲漣漪。

不過,這首詞倒是給了她一些思路,既然自已現在是少年,為何不從少年的角度來講述那個時代的意志呢。

在那個時代,前赴後繼奮勇獻身的少年們也是不計其數,比如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比如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還有大家熟知的劉胡蘭死的時候不到十五歲,還有在牢中長大的小蘿蔔頭犧牲時年僅八歲。

他們小小的身軀,卻有著頂天立地的龐大意志。

想到這裡,她快速起身,將宋詞放回去,然後開始翻找民國的詩詞。

找尋半天之後,她終於在《飲冰室文集》裡找出了一首符合她想法的詩詞,那就是梁啟超的那篇《少年夏國說》。其實這首並不是詩詞,而是一篇文章,很長,最有名流傳最廣的就是那幾句“少年強則國強”。

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當時他們製造輿論汙衊夏國是日暮西山的東亞病夫。當時梁啟超已經經歷變法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救國,為了喚醒國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寫下了這篇《少年夏國說》。(原文:梁啟超 《少年中國說》)

仔細閱完全文,每一個“嗚呼”、“悲哉”、“哀哉”的感嘆能深深感受到梁老對國家命運的的牽掛,和對國人麻木的痛心疾首,甚至能感受到梁老下筆時近乎穿透紙張的力度。

牧念念決定了,她就寫夏國少年,以梁老這篇文章為底,用自已的語言、用音樂的語言描寫夏國少年。

有了靈感,但一時間沒法回家,她拿出紙筆匆忙記下心中迸發的靈感。

放學後一回家,她便迫不及待地給還沒回家的好大爹打電話,讓他給老師打電話幫忙請假,然後把自已關在樂器室裡開始寫寫畫畫敲敲打打。

她先將這篇文章列印出來,貼在自已面前反覆誦唸方便自已尋找靈感。她沒有用前面辯駁‘老大夏國’的那些句子,直接採用了最出名的那一段。

她一鼓作氣很快就寫出了曲子的雛形,然後自已反覆彈反覆打磨的過程。修改很多遍之後她自已還是不滿意,總覺得差點什麼。

她站起身在樂器室裡轉來轉去,有些焦躁。

這時牧俊彥回家了,他推開樂器室,手裡端著晚餐。

“洪姨說叫你吃飯你沒聽見。”他將飯菜放在桌上擺好,“怎麼轉來轉去的?被卡住了?”

牧念念將初稿拿給他看,牧俊彥拿起吉他彈了一遍,“嗯,確實一般,上面貼的是歌詞?你準備用這個?詞曲配合起來的話還算可以。”

牧念念搖搖頭,“不行,這個曲配不上這個詞。”

牧俊彥安慰她,“你也知道一首歌曲成不成有幾方的因素,詞曲、編曲、演唱,你不要把什麼都攬在自已身上,放鬆點。”

牧念念還是堅定地搖搖頭,“不,我一定要寫出配得上它的曲。”

牧俊彥無奈,“好吧。”他拉著牧念念坐下,“先吃飯吧,慢慢吃慢慢想,爸爸等下幫你一起想。”

吃了飯,牧俊彥建議先不要修改曲了,先聽一點其他的音樂找點靈感。父女兩人縮在沙發上,關了大燈,只留一盞小夜燈,閉著眼聆聽。

因為牧俊彥想讓牧念念靜心,所以放的是古典樂,而且都是純音樂。

牧念念聽著聽著有了靈感,她忽然坐直身體,抓著牧俊彥的手臂,“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哪裡?”牧俊彥眨巴眨巴眼睛。

“搶戲了。”她探著身子拖過自已的電腦指給牧俊彥看,“這首歌裡,曲是給詞作配的,我的曲子節奏感太強,有點搶戲了,沒有重點。”

她越想越覺得自已找到了思路,“對,就是這樣。因為詞很有力量很熱血,反而曲應該柔和。我想想……對,編曲時可以加上箏曲,然後再找一個聲音很有力量感的男歌手。對,得是男歌手,這不是看不起女歌手,主要男歌手力量感更強,而且高音要很好才行。”

她自言自語著,也不管牧俊彥什麼表情什麼想法,邊說手下不停啪啪啪地編輯著。

牧俊彥只能看著她,主打一個陪伴作用。

唉,女兒一專注做事就陷入一種瘋魔狀態怎麼辦?線上等,挺急的!

一小時後,作曲初步完成,“你看看”,牧念念將電腦推給牧俊彥,眼睛亮晶晶地盯著他。

牧俊彥拿起吉他演奏一遍,咦,真的不錯,他又看向歌詞,跟著曲演唱了一遍,咦咦咦……真的不錯!好大一個驚喜!

牧俊彥給牧念念比了一個贊,牧念念笑了。

寫歌是很費神的事,寫完初稿,她忽然覺得身體中的一股氣被抽走一般,感覺很累。打了個哈欠,趿拉上拖鞋對好大爹揮揮手,“我去睡了,累死了。”

雖然詞曲初步完成,第二天牧念念仍然沒有去上學,她準備今天一鼓作氣將歌曲改好,再寫上自已的編曲意見。

牧俊彥今天沒有通告,所以也沒有去工作室,在家幫助女兒一起磨曲子。

經過一天的調整,終稿終於完成,傳送給牧俊彥,剩下的事就不是自已的事啦。

不過她還是建議好大爹自已試試能不能唱這首歌,他覺得他完全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