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下一個昏君會是誰呢?
短影片通古代,開局刷到叫門天子 則安大大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明末。
崇禎看著天幕上的字,陷入了沉思之中:
“扶大廈之將傾,說的是朕嗎?”
“如今我大明搖搖欲墜,早已不像太祖當年那般,四方來喝!”
“可朕為這大明赫赫業業,未有絲毫懈怠!”
“難道朕是個昏君嗎?”
“朕自繼位以來,殫精竭慮,生怕這祖宗基業毀在朕的手中!”
“難道後世之人對朕的評價,就是昏君嗎?”
......
大唐。
李隆基看了眼天幕,便不在去理會了:
“扶大廈之將傾?”
“我大唐如今盛世空前,四夷無不低頭臣服!”
“這顯然說的不是朕!”
“朕將這大唐盛世帶向巔峰,比之那太宗皇帝也有過之而不及!”
“說朕是那千古一帝,不為過吧!”
......
大秦。
嬴政看了眼天幕,對身旁的李斯說道:
“愛卿,你覺的此人會是誰呢?”
李斯在一旁聽到嬴政的發問,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掉落了下來。
陛下啊,你莫不是在打趣臣啊!
這後世之事,臣怎麼會知曉啊!
這皇帝一詞還是陛下您創立的,也就是說,這評選昏君,是從陛下您這開始往後計算!
微臣雖說是個讀書人,可臣也沒有本事去預測未發生的事情啊!
可陛下問話,李斯又不得不回答:
“陛下,臣不知!”
嬴政轉過身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冰冷的視線上下打量著李斯。
被嬴政這麼盯著看,李斯此刻只覺得周圍的空氣冰冷刺骨。
片刻後,嬴政緩緩收回視線:
“朕竟忘了,這昏君,皆是後世之人,愛卿怎會知曉呢!”
隨即,便大步的回到了大殿之上!
......
大漢。
劉徹看了眼天幕,對著身旁的衛青說道:
“衛青,你說這次出現的昏君,有沒有我大漢之人?”
衛青低著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聽到劉徹這麼問,衛青答道:
“陛下,恕臣愚鈍,臣不知!”
劉徹撇了撇嘴,看著衛青的樣子,只覺無趣。
“去病,你覺得呢?”
霍去病抬頭看了眼天幕:
“陛下,如今我大漢正是強盛之時,南並百越,北伐匈奴,四夷無不臣服!”
“這扶大廈之將傾,這顯然說的不是我大漢啊!”
聽到霍去病這麼說,劉徹笑著點了點頭:
“朕也是這般看法,我大漢如此強盛,怎麼出現昏君!”
......
大明。
徐達看了眼正在怒頭上的朱元璋說道:
“請上位放心,臣這就帶兵前去絞殺那些蠻夷,保證斬草除根,絕不留絲毫後患!”
朱元璋輕輕的擺了擺手,示意徐達離開。
片刻後,朱標來到朱元璋跟前:
“父皇,你是在擔心什麼嗎?”
朱元璋輕輕的點了點頭:
“朕擔心,這個昏君,依舊是我大明的!”
朱標有些疑惑的看向朱元璋:
“父皇,你為何會這般猜想?”
朱元璋輕聲開口道:
“你還記得朱祁鎮那個混小子不!”
朱標輕輕的點了點頭,朱元璋繼續說道:
“那混小子葬送了我大明五十萬精銳,然後京城更是被那也先大軍所包圍!”
“我大明此刻算不算的上搖搖欲墜!”
聽到朱元璋這麼問,朱標略一思索,開口說道:
“父皇,您的意思是,下一個昏君是那朱祁鈺?”
朱元璋點了點頭:
“是啊!”
“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打退也先大軍,可不就是扶大廈之將傾了。”
“而他在位也沒幾年,就被那朱祁鎮再次復辟!”
“試問,如果這朱祁鈺足夠英明的話,我大明的群臣怎會支援一個被俘虜過的皇帝重登帝位!”
聽到朱元璋的這番分析,朱標想了想:
“父皇,此事您也不必太過擔心!”
“一個能在我大明朝最為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的帝王,他可能會平凡,但絕不會昏庸!”
“父皇,您就把心放在肚子裡吧!”
“兒臣反倒是覺得,這次出現的昏君,絕對不是我大明的皇帝!”
......
大隋。
楊堅看了一眼天上的光幕,喃喃自語道:
“難道是漢朝的皇帝?”
“秦二世而亡,晉朝的皇帝更是沒幾個是正常的!”
“也就只有這大漢,綿延傳承四百餘年,當中出現幾個昏君難免正常!”
“只是,這個昏君會是誰呢?”
楊勇聽到父親的自言自語,開口說道:
“父皇,這天幕顯然是盤點我華夏所有的帝王!”
“如今我們只知前朝往事,對於後世之事,除了天幕上所展現出來的那兩個昏君,其餘更是一概不知!”
“我們何必現在貿然猜測呢!”
“等天幕將此昏君展現出來,一切不都真相大白了!”
楊堅聽完後,輕輕的點了點頭:
“說的也是,現在咱們從這裡瞎猜也沒什麼用!”
“還是靜等這天幕公佈吧!”
不過,楊堅話雖是這麼說,但在內心裡,還在默默盤算著下一位昏君是誰。
......
大清。
康熙看著身邊的弘曆,內心裡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這個乖孫打造了康乾盛世,平定了叛亂,將大清推向了萬國之首!”
“可也是這個乖孫,親手將大清從神壇的位置上踢了下來!”
看著如此乖巧的弘曆,康熙陷入了兩難抉擇。
“難不成,朕要明令下旨,禁止弘曆後面的荒唐行為?”
“可等弘曆繼位後,朕都成一帆枯骨了,朕的旨意還有什麼用嗎?”
“罷了罷了,弘曆啊,為了咱們大清,你還是安心當個閒散王爺吧!”
康熙在內心之中暗暗的下定了決心,隨即便抬頭看向光幕,不再看身旁懵懂無知的弘曆。
此時的弘曆並不知道,就因為眼前的光幕,徹底的改變了他的一生。
康熙看著天上的光幕,開始從自己的大腦之中不斷搜尋記憶,他想現在就知道,天幕所說的下一個昏君究竟是誰!
“楊廣嗎?不對,他接手的是一個盛世,應該不是!”
“李隆基?也不對,他帶著大唐走向了盛世的巔峰,應該不是他!”
“崇禎帝朱由檢?他接手大明的時候,大明雖然搖搖欲墜,但如果沒有他的那些騷操作,大明應該還能再堅持幾年!”
“對,就是朱由檢,這一次又是老朱家的人!”
“哈哈哈哈”
“不知道那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大明,連出兩個昏君,得氣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