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豬蹄子風流鬼,寫詩狂魔敗家子!
短影片通古代,開局刷到叫門天子 則安大大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大清。
乾隆看著天幕上對自己的誇讚,欣喜不已,他指著天幕對身旁的和珅說道:
“看到沒,朕自小便飽讀詩書、文武雙全!”
“由此看見,製作天幕之人用心之歹毒!”
“竟然敢說朕是千古罪人,朕看他才是這千古罪人!”
“竟敢汙衊於朕,抓到此人後,朕定要他生不如死!”
“朕要讓他知道,有時候,死亡,也是一種渴求!”
聽著乾隆這陰狠的話語,和珅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哆嗦:
“陛下說的是,竟敢汙衊我大清的皇帝,臣看他就算有九條命,也不夠為我大清贖罪!”
......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弘曆即位,改元乾隆。】
【乾隆,後世談論他最多的就是他的功績、詩文以及花邊新聞!】
【大豬蹄子風流鬼,寫詩狂魔敗家子!】
......
“愛卿,他竟然說朕是大豬蹄子。”
乾隆抬手指著天空上的光幕說道:
“他竟然還說朕是敗家子!”
“馬上給朕把此人找出來,朕要現在立刻馬上看見此人!”
眼看乾隆即將發飆,和珅用衣袍擦了擦額頭上滲出來的細膩汗珠:
“陛下,臣這就辦!”
說完,和珅立馬躬身行禮,逃似的,離開了皇宮。
他雖然是皇帝的寵臣,但皇帝要是發起飆了,他可不管你是誰,惹他不高興,一陣板子都是輕的...
......
大唐。
“很喜歡寫詩嗎?”
李世民看著天幕上對於乾隆的介紹:
“看來是同道中人!”
“朕也十分熱愛寫詩!”
“要是能拜讀一下他的詩作就好了!”
說著,竟自顧自的吟起詩來: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
“智者必懷仁”
看著李世民一臉陶醉的樣子,長孫皇后一陣無語:
“陛下,您沒看天幕前面的解釋嗎?”
“這乾隆一生做了四萬多首詩,但好像都不咋地!”
“您怎麼還將他奉為知己了啊!”
思緒被打亂,李世民也不惱:
“你覺得一個被稱為文武雙全的皇帝,他寫的詩再差,能差到哪去?”
看著李世民那一臉認真的模樣,長孫皇后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陛下,您還是接著往下看吧,臣妾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
大明。
朱元璋有些氣不過的看了一旁的馬皇后一眼,然後轉頭將目光聚焦在天上的光幕之上:
“不就是個文武雙全嘛!”
“就趕上誰不是似得!”
“都被這天幕列出來,成了昏君的人了,還有什麼值得誇讚的!”
“咱今天倒要看看,這個被稱為文武雙全的昏君,究竟有何才能!”
......
【乾隆的詩,內容豐富,語句直白】
【上寫國家大事,下寫一飯一湯】
【微服出巡的時候曾遇見一驢肉火燒,頓感驚為天人】
【隨即作詩一首】
【河間處處毛驢旺,巧婦擀麵似紙張,做出火燒加驢肉,一陣風來一陣香】
......
“就這!”
朱元璋看到天幕上乾隆的詩句,整個人瞬間就精神起來了,嘲諷道:
“就這還敢自稱文武全才!”
“咱老朱今天算是開了眼了!”
“堂堂一代帝王,寫出來的詩句竟如此不堪!”
“難怪被這天幕列為昏君,他這首詩,簡直就是丟帝王的顏面!”
“咱老朱一個放牛娃出身,寫的詩都比他強!”
看著朱元璋那一臉嘚瑟的表情,馬皇后忍不住的白了他一眼:
“是是是,你最厲害了!”
聽著馬皇后這陰陽怪氣的話,朱元璋滿臉不悅的看向馬皇后:
“不是,妹子,我說這話有錯嗎?”
“你至於這麼陰陽我嗎?”
“咱老朱寫的詩,絕對比這什麼狗屁乾隆寫的強!”
“妹子,我念給你聽聽啊!”
說著,朱元璋便思索起來,緩緩開口道:
“晨駕旌旄列隊行,龍旗遙映鳳城明。”
“護霜雲外天顏碧,籠水煙邊山色青。”
“新歲野郊春氣靄,今朝村市曉晴生。”
“鞠躬稽首參天處,四海謳歌賀太平。”
“聽聽,這對句,這辭藻,不比那什麼‘河間處處毛驢旺’強啊!”
......
大唐。
李世民尷尬的將手放在額頭之上,不是,你一代帝王,寫出的詩,怎竟如此,如此的接地氣兒。
此時的李世民,一臉懊悔之色。
看著身旁一臉壞笑的長孫皇后,李世民感覺到無地自容。
“愛妃!”
“朕也沒想到此人竟如此不堪!”
“朕就想不明瞭,他一個自幼飽讀詩書的皇上,怎麼寫的詩竟如此粗鄙不堪!”
“莫不要拿朕的的詩同他相比了,就算是從我大唐隨意拎出一個三歲幼童,寫的都比這乾隆要強啊!”
“這樣的人,是誰給他的勇氣寫詩的?”
“他又哪來的底氣敢自稱文武雙全?”
“朕要是寫出這種詩句,拿出去不得讓那幫子文臣武將笑掉大牙啊!”
......
大漢。
劉徹看著在一旁偷笑的霍去病說道:
“去病啊!別忍著,想笑就笑出來吧!”
霍去病一聽劉徹這麼說,急忙行禮道:
“陛下!”
“臣真的是有些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
看著霍去病捧腹大笑的樣子,劉徹也是開心不已。
平日裡群臣見他都太過恭謹,生怕犯錯,也只有去病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敢在自己的面前開懷大笑了。
隨即,劉徹再次將目光放在這天幕之上,嘆息道:
“沒想到這後世之君,竟是越發的不堪大用了!”
“如此文筆,竟成了一國之君,可笑,可笑啊!”
衛青此時也聽出了劉徹的擔憂,開口道:
“陛下,這天幕之上所列之人皆為昏君之流。”
“即為昏君,陛下何必對他們給予期望呢?”
聽到衛青這麼說,劉徹那古井無波的眼神略微的動了動。
是啊!
我華夏傳承千載,而這天幕之上所列的昏君也只有區區十人。
朕何必對他們給予期望啊!
他們都成昏君了,朕還在期盼什麼呢?
期盼他們改邪歸正嗎?
可笑!
劉徹搖了搖頭,將腦海之中雜亂無序的想法一掃而空。
就是不知者天幕,何時能出現千古明君?
朕倒是真心想看看這後世明君之列了!